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的一些民俗研究中,对仡佬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说明和介绍。比如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府志》中,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与介绍。还有在一些学术论文中也对仡佬族的一些文化进行了阐述。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对一个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务川人玩的东西很多,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棋就是一种务川人们智慧的结晶。务川的棋和其它棋不一样,它的名字为五步棋。它的存在使仡佬民族在劳动之余性情得到愉悦,智力得到开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东西越来越边缘化。对此我将介绍仡佬棋文化的基本形式及特征。棋作为仡佬人民的精神文化产物,它承载了仡佬民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棋文化进行研究和发掘,揭示仡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棋这样一种精神产物对仡佬民族智力的塑造以及对仡佬民族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务川仡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它内在和外在的文化蕴含.而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体味它内在的美.文章将从仡佬太龙人熊棋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部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对仡佬民族意识进行一种高度的概括,从而对仡佬族有不同维度的认识.仡佬族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发掘仡佬文化内在优秀特质,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务川仡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它内在和外在的文化蕴含。而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体味它内在的美。文章将从仡佬太龙人熊棋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部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对仡佬民族意识进行一种高度的概括,从而对仡佬族有不同维度的认识。仡佬族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发掘仡佬文化内在优秀特质,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仡佬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个民族创造了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而三子棋便是众多仡佬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尚没有太多的人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为了补救仡佬民族文化发掘过程中所没有被及时或加以介绍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章将从仡佬三子棋的棋法及其运棋规则对蕴含在仡佬三子棋中的仡佬民族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从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对仡佬民族思维的建构做进一步的探讨.仡佬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所创造的特色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来说是继承也是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小兄弟,他具有自己的个性.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独特的个性才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三子棋的解构分析的过程就是对仡佬民族外文化尽情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仡佬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个民族创造了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而三子棋便是众多仡佬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尚没有太多的人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为了补救仡佬民族文化发掘过程中所没有被及时或加以介绍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章将从仡佬三子棋的棋法及其运棋规则对蕴含在仡佬三子棋中的仡佬民族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从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对仡佬民族思维的建构做进一步的探讨。仡佬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所创造的特色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来说是继承也是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小兄弟,他具有自己的个性。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独特的个性才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三子棋的解构分析的过程就是对仡佬民族外文化尽情的展示。  相似文献   

6.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仡佬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多神,祭之可得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仡佬族的祭祀文化产生了变异,我们试就该民族的祭祀文化作一梳理,并对其传承与变异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仡佬族历史悠久,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的一个民族。仡佬族民居建筑是仡佬族精神的栖息之地,人神共居之所,在民居营造仪式中体现了独有的宇宙空间自然观以及神灵演化现象。对仡佬族民居建筑仪式的解读,从仡佬族对神灵的膜拜及心灵的体验中,可以窥探贵州这一古老民族在历时性演变中的生活信仰和精神追求,试图了解仡佬族建筑文化的演进历程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凝聚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中华先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真知灼见.我们从中国书法中可以集中地体验到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它作为作品精神内涵的载体,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时代风尚等文化精神,大力开展书法教育,对培育健全的人格、情操,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书法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指出了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交际环境变小、与其它人口多的民族杂居等原因,越南的尔都、布依、仡佬、阿连和马良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正在出现逐渐消亡的危机。要保留和发展这些濒危语言,笔者认为这些民族必须得到良好的普通话(即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以便创造与各民族进行平等交际的环境。同时,要多种形式地组织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为他们使用母语进行交际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的高速发展,全世界各国人民在各自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本土媒体承接着人类社会的多样化和繁华的使命.与此同时,融合、排斥现象时刻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于是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就民族文化传播与本土媒体的文化使命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但是,现代化也对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冲击,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索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共赢道路.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多民族聚集之地,有49个少数民族世居在这片土地上,侗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在此男耕女织、薪火相传,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厚重多姿又弥足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本文试图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英雄史诗、节日文化、民族信仰、革命历史、谚语俗语等几个方面挖掘出丰富的德育性内容,以便丰富我国国民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和方式,并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认为 ,在人们提出以“自愿”和“不自愿”作为标准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张时 ,实际上已经隐藏了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否定态度。在对待文化多样性方面 ,不能照搬生物多样性的思维方式 ,因为在文化多样性中没有哪一个民族有权取得当然的中心地位。每个民族的文化要生存发展都必须获得一个自由的空间。合理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任何美好的主观愿望都不能代替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自身的道路选择和现实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音乐教学在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概念和重要性;其次,讨论了音乐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最后,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和创新精神引导措施。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强调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思维方式,是民族智力、智慧和智能水平的整体凝结,是精神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总的体现。从时间上看,它在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从空间上看,它在地域分布上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具有同一民族内部的一体性,是相对定型化的,为其全体成员共同所  相似文献   

16.
回回民族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伊斯兰文化是回回民族精神文化的另一方面,它是回回人的精神支柱。伊斯兰文化是一个没有中断过的世界性的大文化,它包含着认一论的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诸多方面,它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综合体。同时,中华民族养育了回回民族,使回回民族具有了儒学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这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构建了回回民族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以丰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著称的阿拉伯香料在阿拉伯民族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独特的阿拉伯香料是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的产物,其中蕴藏的精神情结被传承和延续了数千年,不但体现了阿拉伯香料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对东西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黎族的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丰富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间信仰活动得到呈现。这些积淀下来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黎族群体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情感诉求等,也成为黎族的种种标识。它们共同构成了黎族的符号文化系列,并主要通过口头上的传承、生活中实践享用、民族精神与心理积淀等层面得以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海南现代旅游业的影响,黎族符号文化日益受到商业化的冲击,同时黎人的逐步汉化都在影响黎人原初本能的某种退却,如何实现黎族符号对于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重建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和贵州民族研究所在编写苗、佈依、侗、水、仡佬各族简史简志的过程中,对这些民族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和研究,目前尚存在着一些分歧意见,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对各自文化的影响,指出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与文化中,因此,在学习语言时,我们不仅要了解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对这种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识,以避免交际的失败及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