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清末民国初年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我国历史风云变幻,为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重庆龙潭古镇可以看作我国百年历史变迁的缩影。本文通过研究重庆龙潭古镇百年变迁现象,希望能够揭示我国民生变化规律,同时为古镇的发展方向提供对策建议,促进我国类似古镇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龙潭古镇老街是商人们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修筑的一处文化遗产 记录田野 考察成果 展现社会 历史变迁 它是依靠老百姓自身的力量修建的 正是这点让我十分感动 龙潭古镇:你让我十分感动! ——一位日本学者的心里话 龙潭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古镇。 1999年秋,由中日学者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南民族物质文化调查”课题组惊奇地发现它“可与云南丽江四方街相媲美”。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们十分关注西部发展中许多类似龙潭古城这样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命运。由此,我们特请亲自考察过龙潭古镇的一中一日两位学者,谈谈他们眼中的…  相似文献   

3.
龙潭古镇地处渝东南边陲,距重庆酉阳县城30公里。古镇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为330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龙潭古镇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镇因其渤海伏龙山下有两口类似龙眼的水井,四季出水,水质清澈透明,冬暖夏凉,积水成潭而得名曰:“龙潭”,沿袭至今。自清代以来,龙潭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陆运输繁忙(后来,水运因湄舒河下游修坝筑堤而中断),来往客商络绎不绝而繁荣,在渝东南一带很有名气,曾有“货龙潭”之说,享有“小南京”之称。这里曾先后是县、州、总政,联保办事处,是近代川东南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如何打造出符合自身地域、自身文化发展的现代古镇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建设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古镇开始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并且力图最大化地完善自身古镇特色.本文正是基于此以白坭古镇为例,对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古镇特色的融合来发表己见.通过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古镇的特色相互融合,可以为我国现代古镇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如何打造出符合自身地域、自身文化发展的现代古镇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建设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古镇开始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并且力图最大化地完善自身古镇特色。本文正是基于此以白坭古镇为例,对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古镇特色的融合来发表己见。通过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古镇的特色相互融合,可以为我国现代古镇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由于酉阳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交汇处,近年来,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重庆八小时交通、渝怀铁路的建设,即将上马的渝长(沙)高速公路以及我县境内打通了西至龚滩古镇、乌江画廊的旅游交通通道;东面正在打通至湖南的出口,将逐渐串起酉水河旅游景区一串串闪耀的明珠。重庆市和我县正着力打通北至大板营原始森林至湖北卯洞的高原之路;南将贯通龙潭古镇、赵世炎故居及南腰界红二六军团会师处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的革命纪念凭吊旅游黄金通道。同时,酉阳地处梵净山、张家界、凤凰古城、长江三峡旅游富集区的核心地段,开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酉阳必…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中间,有关部门制定出大约20套语文教学大纲及类似文本,它们反映了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脉络.今天,关注它们,既能帮助语文教育工作者了解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发展,又可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镇来说,如何协调好文化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地方政府在今后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首先对束河古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随后就近年来束河古镇文村落化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传承、保护、创新和弘扬四个方面,就新时期如何做好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水紫陶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后,已从最初的生活实用型向艺术型转变,今天的建水紫陶,已成为诸多文人雅士追捧的艺术品.笔者多年一直参与建水紫陶的制作与装饰,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建水紫陶业近十来的发展,纵观其历史,试图将今天的制陶业与传统民窑相比较,最终发现其文化核心(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黄琼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27-128
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在现代文化展演中我国鼓舞艺术也在不断变迁发展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鼓舞艺术也经过了有效的调适,更加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鼓舞艺术是我国苗族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而且苗族鼓舞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古代唐朝时期就有击鼓歌舞文化的内容,其鼓舞的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过程也是经过了多种的挑战,本文就根据不同的鼓舞表演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在现代文化展演中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从鼓舞服装道具、鼓舞表演动作、鼓舞表演形态的变迁和调适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鼓舞艺术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各民族生存环境的选择及确定又与民族历史变迁密不可分.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选择及其特色是侗族历史变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民族论坛》:198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各省就开始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如今,古村镇旅游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湖湘大地历史悠久,古代城镇和村落资源极为丰富,大湘西地区尤其突出。请问大湘西古村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如何?高扬先:大湘西境内古村镇资源众多,境内分布着诸多特色古村镇、百年老宅及特色古民居。目前已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的土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的互助、民和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等地.土族服饰与其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艺术状况与民族特性.本文通过对土族服饰特征的梳理,分析其服饰源流变迁因素,从而对影响土族服饰演变的因素做出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一 风俗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窥测这一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研究一个民族、国家风俗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也就成了研究这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较早进入浙江,仅在省内主要城市中传播,清真寺少,穆斯林不多,基本为回族。数百年来,历史变迁,教门内、回族中的组织多有变化。兹根据组织的性质,时期的不同,按地区分门别类列表展示,表后辅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教育观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近年传入我国的较为崭新的教育思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多元文化教育,并热衷于多元文化教育观的研究和介绍,因为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呼吁国内教育界应该提早地关注多元文化教育观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只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因我国民族构成和发展历史不同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所以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及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发展并不是匀速前进的,在特定时段会有倒退,也会有跨越.西藏近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两种制度两重天的活剧.  相似文献   

18.
建水紫陶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后,已从最初的生活实用型向艺术型转变,今天的建水紫陶,已成为诸多文人雅士追捧的艺术品。笔者多年一直参与建水紫陶的制作与装饰,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建水紫陶业近十来的发展,纵观其历史,试图将今天的制陶业与传统民窑相比较,最终发现其文化核心(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极不平凡,是中国人民改变历史命运的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百年,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百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从未中断,经济社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了鸦片战争以后任人宰割的历史,让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我们面向世界和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新起点和新征程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在现代文化展演中我国鼓舞艺术也在不断变迁发展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鼓舞艺术也经过了有效的调适,更加适应现今社会发展。鼓舞艺术是我国苗族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而且苗族鼓舞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古代唐朝时期就有击鼓歌舞文化的内容,其鼓舞的表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过程也是经过了多种的挑战,本文就根据不同的鼓舞表演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在现代文化展演中鼓舞艺术的变迁和调适,从鼓舞服装道具、鼓舞表演动作、鼓舞表演形态的变迁和调适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鼓舞艺术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