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新媒体微博、微信、微视频来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微课堂,是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一项创新性实践,迎合了当今数字时代人们碎片化学习的特殊需求。加深教育者对微课堂的了解,降低微课堂的设计制作难度,提供微课堂的应用环境,增加教育者建设和应用微课堂的内在动力,完善微课堂的评价考核标准,是推动高校民族团结微课堂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巨变的新时期,我国高校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选择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首先对有关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然后指明了在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接着从制度、物质、思想三个方面就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保障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课堂教育、活动教育、实践教育、其他途径等四个方面就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后迅速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公众网络使用率不断攀升,网络民族情绪的发酵与分裂势力的网上渗透给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在网络时代下,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暴露出权威弱化、教育者媒介素养较低、教育对象过于单一等问题,网络民族团结教育也存在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形式较为死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网络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研究网络时代新情况,做好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重要场所,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要把它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当前民族团结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民族团结教育当作政治任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化、知识化;教育方法采用灌输和宣传简单的方法;民族团结教育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如何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以M中为例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维创新是搞好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开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天地,这就要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思维对象、方向、模式、手段和趋势等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保障要素.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机制由组织领导机制、协调配合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应急维稳机制、条件保障机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等二级机制构成,二级机制又由不同的次级机制构成,从而形成机制系统.在具体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中,机制系统既发挥着引导、引领效应,也发挥着提高、提升效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紧要的工作.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民族年轻的力量,做好他们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于我国当前民族关系的处理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对某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实证研究,对他们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进行梳理,对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希望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对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位于汉口繁华的中山大道武胜路口,1947年建校,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中心城区老校,现有18个教学班852名学生。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融入课堂,形成常态,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2021年,学校分别获得"武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少数民族类暨武汉市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民族团结是国家兴旺的标志,也是实现四化的重要保证。要把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内要容,经常地、持久地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的教育要抓住重点,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是搞好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之间的团结,是各民族团结的关键。各级领导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柳州市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持续优化“九个课堂”,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续引向深入。2021年,柳州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订单”课堂。为提高宣传教育的精准度,柳州市民宗委干部深入各单位进行“订单培训”,先后到柳江区、两面针公司、市商务局、市委党校等近40多个单位培训60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关系着民族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将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科学的发展策略,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3,(9):27-29
湖南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实施“四化两型”的富民强省战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湖南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坚持开展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逢十周年庆典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带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13.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黔东南州以关注民生、解决民困、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和社区等方式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促进了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团结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理解、尊重与认同。基于文化视角理解和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使命与路径,是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性解读,有利于人们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走向实效、长效、全效。  相似文献   

15.
"四个认同"是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与民族团结和谐文化的内核,将推动我国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对他们开展增强"四个认同"意识的教育,能够从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与理想信念基础四个方面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他们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与政治意识,进而增强高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校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神农中小学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立足课堂主阵地,创新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推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和长效育人机制,学校先后获得恩施州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成为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类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建设,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云南民族大学以完善的机制作保障,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以各类基地的建设为载体,开辟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新途径,对高校的民族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民族》2012,(10):22-23
国家民委出台《意见》支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民委近期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经济工作、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训教育、支持发展和规范清真食品产业等5方面,扎实做好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意见》指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未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省份中居第一位,回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中原经济区发展事关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乡、村创建活动,积极支持河南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河南日报》)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类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建设,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云南民族大学以完善的机制作保障,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以各类基地的建设为载体,开辟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新途径,对高校的民族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这不仅是对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层次和形式提出新要求,更是对其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予以重视。实效性是对民族团结教育自身价值的关注,其评估标准应掌握理论导向、主题、内容、形式等几个层面,影响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针对性,因此必须在教育活动中落地精细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