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业禁止在入刑之前,刑罚预防再犯的功能屡受质疑.从业禁止在入刑之后,其性质受到广泛争议,以非属资格刑的意见居多.从业禁止通过剥夺犯罪人从业资格来预防犯罪人再犯是从业禁止入刑的一种立法考量.在未来可能将从业禁止增设为资格刑的背景下,需要思考诸多的逻辑问题.刑法的保障性更多体现在评价体系和刑罚报应功能上,而刑罚预防再犯的功能却未必能够为其他部门法律提供最终的保障.由此可以理顺资格刑在预防再犯功能的合理形式:资格刑只适宜被规定为附加刑且立法形式可更加灵活,资格刑预防再犯功能的实现不能仅依靠针对资格刑的立法,还需其他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资格刑是刑罚种类之一,完善资格刑立法及其适用对于健全刑法体系,预防和惩治犯罪具有巨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资格刑立法的分析和与外国资格刑立法的比较,提出完善我国资格刑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中并无有关于食品安全犯罪资格刑的相应规定,属于刑罚结构上的严重缺陷。已有的行政处罚措施并不足以也不应当代替资格刑发挥作用,食品安全犯罪增设资格刑仍然具有必要性。而且,从遏制食品安全犯罪的角度来看,必须在资格刑的修订中重视增加"禁止从事一定的行业"的内容,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刑法对渎职罪的刑罚仅限于自由刑,而没有资格刑的相关规定.在渎职罪中规定剥夺公职资格刑,不仅是我国法制史的传统,也顺应了世界潮流.在刑法中应当规定剥夺公职资格的相关刑罚,才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渎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著作权经济价值不断增加,而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加强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著作权保护的立法趋势。资格刑通过剥夺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和能力,最终达到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目的的独特功能。在单位犯罪、高技术犯罪日益突出的今天,引进并适用著作权刑法保护中的资格刑,主要是限制侵犯著作权犯罪中的单位或直接责任人员,防止其利用从业条件再实施同类犯罪。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职务犯罪,属执法犯法,亵渎了公权力,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予严惩。但由于刑罚种类单一、司法裁量权过大等原因,职务犯罪缓刑免刑率畸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职务犯罪分子动辄缓免刑,除欲逃脱刑罚制裁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企图保留公职。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古今相关立法,设置剥夺其担任公职权利的资格刑,实现罚当其罪,从而更加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单位犯罪现有处罚制度上的缺陷,特别是单一的罚金刑制度无法达到处罚和预防单位犯罪的刑罚目的,来论证改革罚金刑和增设单位资格刑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完善单位犯罪处罚制度的立法建议,如改革现有罚金刑,增设限制单位营业活动,取消单位营业资格等针对单位犯罪的资格刑。  相似文献   

8.
宋代承唐律之制又有损益 ,针对官员这一特殊社会身份的犯罪者 ,设置了多种资格刑 ,以补充“五刑”。其刑罚有除名、免官、免所居官、展磨勘、降名次、勒停、冲替、差替、追官、降官等 ,对官、职、差遣、阶、勋、爵诸方面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中的渎职犯罪以有期徒刑和拘役作为主要处罚方法.但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渎职犯罪中应增加财产刑和资格刑的适用。渎职罪章的罚金刑主要可适用于过失的渎职犯罪,宜采用确定数额制;对渎职罪中有徇私利情节的,可以单处或并处罚金刑。宜采用倍比罚金制,做到罚当其罪。同时.渎职罪中应增设资格刑.实行资格刑的分立,以专条规定剥夺公职资格的一般原则.并将资格刑的内容扩大为剥夺担任某种特定职务或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权利的资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在金融犯罪的刑罚体系中设置了除管制以外的所有刑种,与金融犯罪的特点及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相适应,应废除死刑在金融犯罪中的适用,进一步完善罚金刑并扩充资格刑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自由刑中应然的自由是犯罪人为实现其自身需要不受他人阻碍地进行选择性行为的状态.由于社会的发展,自由刑被纯粹化,自由刑中的"自由"经过不断的分化最终限定为狭隘的人身自由,即为满足正常生活和交往的需要而按自己的意志所进行的选择性的活动.由于人类自由的相对性和各国现代化水平的不同,自由刑中的"自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恤刑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恤刑"在现代意义上通常是被理解为与酷罚相对的、防止刑法滥施而使刑罚适中的一种制度.但是作为我们意识中存在的一种制度,恤刑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内涵显然不只是这些.其在历史的内涵上大致包括如下三种:其一,慎用刑法.其二,恤刑特指减刑.其三,恤刑一词在明际清初是指由中央派往地方审录刑囚、清理滞冤的官员,该制度始于明太祖时,于成化间定制.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时,曾有人提出将"按日处罚"写入该法,但是未能成功。经过一年多的改革,重庆和深圳率先尝试了"按日处罚"制度,并且获取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按日处罚"能不能在我国全面实施、如何设计该制度的条款,尚未有深入考虑。因此,将"按日处罚"作为一个新兴的制度加以详尽,一旦该制度被写入环境法律中,就有可以借鉴的标准和尺度,为环境法的发展提前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7.
质疑“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著名刑法学者张明楷教授提倡的“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 ,不仅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而且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及现行刑法理论体系存在若干“不兼容”现象 ;此外 ,在价值趋向角度 ,该概念有客观归罪之嫌 ,不利于刑法保障人权功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惠士奇“罚修镇江城”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应宪 《东方论坛》2006,(3):108-113
惠士奇“罚修镇江城”一事,传文记载甚略。今据相关史料稽考此事来龙去脉,并通过士奇广东学政任内政绩的再考核,驳斥雍正对士奇的不实评价,再将此事置于雍正初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雍正治国用人策略下,蠡测雍正“龙颜大怒”之缘由。“罚修镇江城”为惠门一大厄,对乾嘉汉学吴派的形成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理清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二者的衔接关系,是行政处罚与刑罚竞合法律适用的制胜法宝。当一行为触犯行政处罚,又触犯刑罚规范的,若不严谨执法,可能会出现“以罚代刑”或“以刑代罚”的乱象,轻则损害刑法的权威,重则国家公权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在处罚竞合的衔接上,首先是依据立法指导原则确定二者在衔接上的优先级,以明确处罚规则;其次是加强处罚竞合的实质审查,强化对处罚竞合的监督;再者要在处罚竞合视域下构建行政处罚与刑罚竞合的衔接机制,保证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