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了在一个落后国家武装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在落后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严峻困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国内外形势不断突变的环境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又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创新研究》对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进行了全面阐述,以创新的崭新视角,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维度,对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创新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根据对《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创新研究》的内容和学术价值进行探讨,指出本书所提到的观点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创新路径的启示。此种探索和研究是个动态的、平衡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探索、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中国道路”为指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初步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镜鉴价值和实践拓新启迪,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及其历史经验为例,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方法,秉持理论和现实相比照的实践态度,通过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历史创新和实践探索等方面理论文本和历史文献的分析,呈现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理论创新在主体维度、方法维度和制度维度的理论成果,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群众路线普遍的思想范式和行动方式,发掘其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研究认为,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理论概括,也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充分借鉴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科技立国”为目标的毛泽东科技思想、以“科教兴国”为指引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技思想和以“科技强国”为旨归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坚持党领导科技工作的“科学性”、坚持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以人为本地发展科技的历史经验,探索出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为目标导向、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要求、以注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为关键依托、以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为重要保障的实践路径,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创新过程。基层治理的创新,不仅需要对民众的组织整合,也需要信息的有效传播,其路径在于提升组织力。中国共产党引领基层治理提升组织力在建党百年的历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群关系是主线,群众路线是核心机制。基层的"善治"既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民众的有效组织,也需要加强有效的传播机制。有效的组织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有效路径,通过有效的组织与传播,实现中国共产党对群众的组织、动员、整合和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信任、共识、参与,实现治理与自治的契合,从而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基层治理提升组织力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经过我党80余年特别是建国以来60年的探索表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应与世界现代化文明接轨并同步发展;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经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十八大"前后党内法规执行活动为线索,分析"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执行的创新,以及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理念,如改变"重立不重行"、增强党内法规权威、强化各级党委和纪委的执行责任与意愿、坚持全链条协同推进等,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党的建设规律的进程以及所做的创新,从而深化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既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问题,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民生探索中,经历了以解决人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生存型民生、以解决人民实际生活困难为根本的保障型民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改善型民生阶段,积攒了与中国民生逻辑遥相呼应的基本经验。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习近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实到民生价值内涵中,把党的领导与民生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民生实践过程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和民生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为指导,参与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回顾和梳理党倡导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再塑劳动教育新体系,对于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与民盟共同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与民盟在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问题上共同语言越来越多,民盟不断地向中共靠拢并最终接受了中共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与民盟在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问题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在改革开放时期,民盟积极配合中共推行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共同探索并不断奋斗。历史证明,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追求,也是民盟努力的目标,他们的共同奋斗必将促进并不断改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作了科学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回顾近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时,充分肯定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贡献;十七大提出的"十个结合"是对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精辟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科学分析是毛泽东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凸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固有的先进性,回击了党内外的责难和攻击,阐明了我党立党之基。毛泽东所分析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和弱点(如"人数较少"与"力量集中";"年龄较轻"与同农民有天然联系;"文化水准较低"与受压迫深等)实质上是同一种事物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侧面。毛泽东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党建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美军观察组来延安,是罗斯福政府扶蒋联共政策的体现,标志着美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种"半官方"关系,但是由于受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美苏冷战等因素的制约,美国政府还是执行了片面的扶蒋反共政策,所以美国政府眼中的中国是有偏差的,而美军观察组对中国现实的认知和判断是真实的,他们预言国民党政府将要真的陷于崩溃,中国的未来属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斗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理论进行创新的开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创新理论明确了中国革命的舞台、基地、途径和中国革命所必须依靠的主要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设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奠定了建党建军的理论基石。井冈山斗争时期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成果,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执政理念的概念界定、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容、核心与本质的定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形成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理念的探索等方面进行的。这些研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还需要从研究的内容、方法、视角等方面加以深化和拓展,而这又恰是今后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旨在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指针。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外交中认真贯彻落实和谐世界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展现出新的风貌和特色,明确主张统筹兼顾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强调各种文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更加注重倡导以人为本,着力谋求大国政党深化机制性交往,特别重视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这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特色将为中国共产党开拓更加广阔的舞台,有力的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推进国际社会民主化。  相似文献   

18.
伟大奋斗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优良作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处提出要进行接续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深刻了解我们党伟大奋斗的历史过程,充分认识伟大奋斗的精神内涵,全面领会伟大奋斗的重大意义,把握坚持接续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的根本要求,对我们更好地在理论创新中阐释奋斗、在实践引领中贯彻奋斗,并用伟大奋斗的精神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坚定不移地落到实处提供思想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育人为本,构建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眼“人本”思想,融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于高校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中,以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并从“育人”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力图找到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和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总结了建国七年以来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并根据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如何保持党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组织纯洁、队伍纯洁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这对于当前进一步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教育是基础,加强监督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