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儒教文化与韩国现代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长期以来在韩国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并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影响着韩国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及整个经济文化生活。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社会已从农业社会发展成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本文对儒教文化在韩国现代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将如何演变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代韩国大众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目前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最为普遍的 文化消费方式。韩国作为东亚新兴的现代化国家,近年来大众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甚至对于周边国家(如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历史视角,对韩国大众文化的成 长环境、发展脉络和主要表现形式做了系统考察。  相似文献   

3.
韩国作为亚洲较早对女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国家之一,对女性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韩国女性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韩国女性教育的状况,从而极大地推动着韩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并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参与程度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以女性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来分析韩国女性总统执政以来其国内女性的参政变化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女性参政的"玻璃门"正在被逐步打开,但量的增长还未引起质的变化,社会文化对女性参政的接纳度、女性自身政治参与意识和性别比例制度等方面长久以来的负面作用依然是影响女性参政的最大障碍。随着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不断增强以及政治改革的持续推进,韩国女性参政的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韩国电视剧、流行歌曲为首的韩国大众文化广泛流行,大众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韩流",意指浸透着韩国气息的文化产品和生活方式所掀起的流行风潮."韩流"作为一种文化表象,根源于韩国独特的融合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儒教文化一直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儒教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儒教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深深扎根于韩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文章简单概括深受儒教文化渗透和影响的韩国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再论述了儒教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文章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三个层面剖析儒教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之后,总结了韩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韩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韩剧的叙事结构很大程度上与家庭主妇们的日常生活节奏吻合,韩剧的种种叙事特征体现出了女性观看世界、处理问题、观照自身的独特方式,也提供了一种女性话语的言说空间。从韩剧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韩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韩国不开放大众文化市场,对日本大众文化采取“封杀”政策。这一文化封锁政策不仅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也影响了韩国民众对当代日本和日本文化的了解,给两国关系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1998年,韩国正式向日本开放大众文化市场,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亲近感。  相似文献   

9.
在亚洲几个存在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国家和地区中,韩国被公认为成功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范例。韩国出生性别比下降无疑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韩国各类女性公民社会组织为提高女性地位、形成全社会关爱女性的氛围和淡化性别偏好观念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尤其不能忽视。韩国女性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出生性别比治理的经验,对于在出生性别比问题上正苦苦寻觅有效治理路径和笺略的中国暑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与女性的关系是近年来在女性文化批评中引起激烈争论的一个领域,其原因是大众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20世纪后半期对于女性生活方式的塑造。一方面它起到满足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需要,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延伸女性心理年龄,增加女性生活丰富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电视等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跨国商业活动的普遍化,民族国家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大众文化常常潜在或显现地起了强化男权社会文化的作用,而它的商业化运作更是为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女性的种种偏离行为留出了空间。女性主义批评是从社会结构、社会情景中来分析性别互动的场景的,自然要指向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董向荣  李永春 《国际论坛》2012,(6):45-50,78,79
历史教科书是透视韩国人中国观的窗口,有助于了解韩方在某些中韩认知冲突中的基本立场。研究认为,"文明古国"是韩国人中国观的重要标签,但是,韩国教科书虽承认中国文明对韩国的巨大影响,亦强调韩国并不是全盘照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教科书详细描述"中国多次侵略韩国"的"劣行",形成了"霸权国"刻板印象,并作为国家的历史记忆不断传承。在意识形态方面,韩国教科书没有摆脱冷战思维,依然将中国视为"共产化"异己。教科书在间岛问题、长白山问题上的渲染,埋下了中韩领土争端的隐患。  相似文献   

12.
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友好关系全面发展,文化贸易合作不断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然而近期中韩文化贸易的逆差严重,从近年中韩文化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产生当前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在中韩文化贸易的发展上起到参考借鉴之用。希望能促进我国未来在韩的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对韩的文化贸易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中国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对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初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在短短两百年的时间里,韩国由对基督教一无所知,发展为令世人瞩目的世界主要传教国家。而今年初发生在阿富汗的韩国人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对韩国基督教迅猛发展与韩国基督教会多年来步履匆忙的宣教行动的关注。究其原因,这与基督教对韩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摘要:20世纪60年代韩国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依据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与跨越式发展。韩国新村运动发展是在国民伦理水平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农业濒临崩溃、工农与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难以及文化颓废、乡风堕落、环境污染、管理混乱的农村背景下进行的。韩国新村运动以农民脱贫致富为内在动力,使运动上升为新国家建设运动,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官民一体和“民主导”,学者广泛参与,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和谐文明的公民社会是新村运动的最大成就。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韩国经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完善财政投入体制,加强调查研究和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推动组织体制创新,保证新农村建设做到善始善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公元372年中国佛教传入韩半岛,韩国佛教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始终与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众生活紧密相联,成为韩国文化、甚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又以人类福祉化、佛教生活化、佛国净土化的方针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古老的佛教不仅没有被现代社会所抛弃,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研究轨迹,对韩中两国的学术界都有重要意义。20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研究方向差别不大,中国当代文学及港台文学研究方面较落后,研究对象集中。21世纪的研究倾 向是: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更多起来,并脱离中国研究的既定道路,韩中比较文学研究相对活跃。  相似文献   

17.
韩国伦理道德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大量的文献材料分析归纳 ,指出韩国伦理道德的三大特点 :多元价值体系的支撑、注重实际问题和儒家文化传统根基。具体说明了不同特点的形成情况、表现、发展前景。最后 ,强调韩国的道德伦理 ,力图保持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中的问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流行音乐即“韩流”以其鲜明的特色开始席卷中国、东南亚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正是因为“韩流”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发挥其另类现代化的优势,才能在亚洲国家获得空前的成功并产生强大的经济波及效果。然而“韩流”过分依靠包装且模仿过度,加之韩国对流行音乐投入减少和黑幕频现,造成了“韩流”的昙花一现。中国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应该通过对“韩流”现象的反思,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渊源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引用大量中韩文献史料论证韩国古展韩居民是楚国的罗氏、卢戎之后裔,他们是在秦朝来年跟随着方士韩终到的韩国.檀君神话是在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出现的,韩终可能就是檀君神话中桓雄的原型.新罗以熟练使用汉字的优势,创造并记录下来了开国神话,神话中融进了大量中国楚文化的色彩.事实说明,韩国文化主流与中国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韩国文化不仅拉动了韩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在亚洲掀起了一股"韩流",极大地增强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韩国文化形态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