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日语语言中,起篇章纽带作用的语法手段很多,其中指称替代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指称词所替代的所指有人、物、概念等,这些大致分为人称指称和指示代词等.从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两个方面分析,日语指示词在替代上是根据离说话人的远近和离听话人的远近决定的,而汉语指示代词在替代上取决于说话人的心理价位.从日汉指示词在替代方面所存在的不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日两种不同语言反映出的不同思维及意识方式.  相似文献   

2.
日语的人称代词数量多,却不经常使用。而汉语恰好相反,汉语人称代词数量少,却频繁使用。中日人称代词用法迥异,中国的日语初学者,往往会把汉语与日语这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称等同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由于汉日人称代词的用法差异很大,因此很多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人称代词的用法上出现困难。为了正确地理解、使用人称代词,本文拟就人称代词的省略现象、人称代词在句子中的潜在形式及少用人称代词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日语代词分类详尽、用法复杂。其人称代词使用率偏低,表达形式多样,与汉语、英语中的代词用法有较大差异。人称代词的特点及指示代词的多元性恰恰成了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掌握日语代词的难点。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受到了英语、汉语代词用法对其的迁移影响。基于这种现状,对日语、英语、汉语三语代词的分类及功能作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学习者易受迁移影响的地方,目的是使学习者能有效利用正迁移,警觉负迁移影响,从而获得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从汉语的历史看来,汉语的代词同别类词一样,不断地添加,也不断地消失。因此汉语的代词不但数量不少,而且各个时期所常使用的代词也不完全相同. 六朝时期很有几个在当时是常用,但在现在却不免感到生疏的代词。这种代词,无论是在人称代词里或是在疑问代词、指示代词里都有,把它提出来研究一下,对于汉语发展史的研究不是没有帮助的。不过本文不打算全部加以研究,只先提出几个比较特殊的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代词是代替实词或短语的词,可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小类。人称代词的主要作用是代替,指示代词的主要作用是指示,疑问代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疑问。这些都是它们的一般用法。代词由于它的极大的概括性,就有许多活用的情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人称代词不表示代替,指示代词不表示指示,疑问代词不表示疑问,而带有种种感情色彩,具有许多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殷墟中不用“其”作人称代词,可见它不是和“余”“汝”等人称代词同时产生的。“其”可能先用作指示代词,然后发展为人称代词。这种用作人称代词的“其”字,大都表示领属关系,作宾语。下面拟讨论人称代词“其”的发展与用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主观性具有跨语言的共性,中日人称代词都是语言中的主观性标示,但二者的用法却不尽相同,这同说话人的认知方式有着内在联系.日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反映出日本人习惯从主观识解方式出发认识客体对象,而汉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反映出中国人的识解方式比较灵活多变,时而从主观时而从客观识解方式出发认识客体对象,听话人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不断作出调整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语(以下简称彝语)的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如:ne你、nga我;指示代词,如:cyx这、azzyx那;疑问代词,如:kaxddi谁、xix什么,三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语法形式同汉语大致相同,本文不多赘述。本文主要就人称代词表达“数”和“格”等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代词根据其作用和分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反身代词.在实际生活中,代词的分工常常被打破,从而出现各种“移位”现象.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第一人称代词向第二人称代词的“移位”.其次,事物指示代词用作人称指示代词、指示代词之间以及反身代词的“移位”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体,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结合语用移情理论,以汉语广告语篇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以各类广告为例,深入探讨广告语篇第一、二人称的语用指示功能.广告词中使用了许多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目的是试图创造一种交互氛围,使潜在消费者在阅读广告时有一种亲切感,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以及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广告这一特殊的语篇决定了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在该语篇中的语用指示特征及其语用功能是和日常对话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的指示和功能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藏汉语代词用法比较马如珍现代汉语里有一套比较简明的代词来表示指称,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司。藏语的代词就其语法功能与汉语代词大致相同,现比较分析如下:人称代词在藏、汉语里都有单数和复数。复数要在单数代词之后加复指成份。在藏语里加“8”或,在...  相似文献   

12.
日语人称代词及表达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人称代词词汇量丰富、用法复杂、使用率低;表达形式多样,往往省略或隐含于谓语。日语人称代词的这些特点恰恰成了非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难点。为了正确理解、运用日语,本文对日语人称代词的多样性、所受制约及隐含于谓语等表达形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刁晏斌对“定语+人称代词”的看法有一个深化过程,他后来支持汉语固有说,而魏志成是持“日化”说,汪化云、张凤琴、冯鸣持“综合说”.有些“定语+人称代词”的“定语”非单一的“体词性”或“谓词性”,而是综合性的.持“综合说”的学者有一共同处,即承认汉语有“定语+人称代词”现象,但数量很少,这不符合汉语事实,“五四”前的汉语中有大量的“定语+人称代词”现象,因此,“定语+人称代词”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今文《周书》的指示代词包括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无定指代词和旁指代词四类。从称代范围、格位选择、句法功能和发展变化情况等方面对这些指示代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今文《周书》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描写子长方言的代词。子长方言代词中合音词比较丰富;人称代词有一定的数和格的形式;指示代词中处所代词有近指、中指和远指三分的区别,其他代词没有三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汉泰人称代词无论在称谓功能方面,还是在语法意义上都是差异性大于共同性.泰语人称代词中的谦敬称谓较丰富,泰语人称代词的选用必须严格遵循势位原则.汉语人称代词有并不完善的谦敬称谓.泰语人称代词的语法意义比汉语丰富得多.  相似文献   

17.
有关日语中的主语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既旧又新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直到现在有关日语主语是否存在也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从教育的角度和世界各国语言的一般性出发,承认日语中存在主语。但是主语在句中的地位不像英语和汉语那样重要,按照日本人的语言习惯,经常被省略了。而且被省略的主语以人称代词最多,主要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代词"这"和"那"可以直接与名词性成分组合,构成"这/那"短语即"这/那(+数词(量词)(NP","这/那"短语再与人称代词组合,从而构成"人称代词(这/那(+数词(量词)(NP"之类的格式。但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这/那"之间的组合不是任意的,其组合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且不同的组合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和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人称词分人称代词和人称名词两类。人称词有数量多但使用频率低、意义变化频度高、使用方式受社会地位限制等特征。人称词在使用上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中的"间人主义"特征,而且与"他人中心主义"和"对象依存主义"有密切关系,并有其特殊的功能与作用。这些特征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会话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语的“タ”与汉语的“了”是这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也是中国人学习日语时常常容易出错的词。这是因为“タ”与“了”既有相对应的一面,也有不对应的一面。本文集多年日语教学经验,立足于中国人学日语的角度,采用比较的方法,从时态、体、语气三个方面,着重对两词不对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以求为广大的日语学习者减少学习的障碍。 1.关于时态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