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干预越位、投入不到位和监管缺位,致使高校债务问题逐步形成并愈演愈烈,公办高校沉重的债务负担已成为当前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由政府主导高校债务危机化解,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政府直接介入债务化解、政府支持和鼓励高校多渠道筹资等途径来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债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特殊发展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在高校自身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债务所形成的风险。文章在分析高校银行举债原因及其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了化解高校负债的有效做法,提出化解高校债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方高校举债办学和债务危机问题,一直是近期学术界和社会舆论关注、讨论的焦点和热点,地方高校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高校和银行要齐心协力、协调一致、各尽其能,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避免和化解债务危机,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公立普通高校贷款问题的形成与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贷款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当前随着我国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它已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承受之"重".高校贷款问题的产生可以归因于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高校贷款使用中的低效与浪费以及政府在高校贷款行为中的监管失责等.因此,化解高校贷款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政府的还贷责任,确立政府还贷的政策口径;然后促成相关各方理解,筹措必要的还贷资金;最后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并提高高校融投资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贷款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负债谈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筹集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高校负债筹资现象普遍,由此带来了较高的财务风险。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针对我国高校的债务风险,宜从改革高校经费财政拨款模式、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建立高等教育经费多元筹集模式、化解现有债务风险及实行制度创新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后,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高等学校学生的大众化势必增加了学生的基数,在此基数上贫困生的数量也必然增加。高等学校经济困难生问题的凸现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教育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必然现象。贫困大学生工作开展的如何,事关中国高等学校收费改革在内的各项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事关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事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认真分析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查找现行解困方法中的工作难点,由此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形成有效的解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我国经济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经济风险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融资平台盲目扩张及财政体制内在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债务规模庞大,增长速度过快,债务负担沉重,资金使用率低,期限错配严重,部分地方违规融资、违规使用债务资金、偿债资金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重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当务之急。明确政府职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赋予地方合理财权,促进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创新政府融资模式,完善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机制等措施应该成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主要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支撑能力,优化地方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推进高等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发展等措施,由国家、省、地市共同促进高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的债务危机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在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行动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自身应共同努力,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土地财政”收入下降明显,中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受到广泛关注。202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是重中之重。因此,全面深入地认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成因和影响进而寻找破局之举,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人口面临的生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的发生是与生计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联系在一起的,生计风险是脱贫人口返贫的核心因素之一,基于脱贫户生计风险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脱贫人口面临收入结构不合理、来自政府转移性收入偏高、对扶贫福利政策依赖度大、家庭病残抚养比偏高、易地搬迁导致的耕地等自然资本减损、生计多样性下降、家庭负债、社会资本匮乏等诸多生计风险。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要注重保持巩固脱贫财政投入的持续稳定性,把健康中国建设与健康扶贫结合起来,把易地搬迁扶贫社区产业的全面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注重培育脱贫人口社会资本,发挥好资金互助会等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进一步筑牢脱贫人口生计资本基础,降低生计风险,真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变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采取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采取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到以下启示: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重视指导社会评估组织的发展;注重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评价组织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市场萧条、内需不足和货币政策不甚明显的情况下,更要重视运用财政政策如财政支出、税收、国债等来刺激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为经济增长创造基本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教育部颁布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英语语言学习性阅读或语言应用性阅读的能力,就必须有效地引导学生成功阅读。要进行成功阅读,就要打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量的原则,要讲究阅读的方法;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研究语义单位关系,借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投资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方面,我国过去的公共投资领域累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另一方面,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需保持较大规模的公共投资。而融资困难多、债务风险大是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投融资行为、整合资源、分类控制,从而缓解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融资困境、系统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价重在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科教学评价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行政部门对高校工作的指导与管理,也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促进学校的发展.文章还从评估专家的视角,深析评价指标体系的精髓,认为学校建设应从基础抓起,旨在建立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在空间范围内扩展延伸的同时,也呈现出集聚的态势。基于区位熵理论,通过对我国2012年排名前200所大学的分布统计,计算出高等教育空间集聚系数,并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2002—2011年在校生人数与地区总人口的比值测算出人力资本集聚程度,分析得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性,并通过计量统计得出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是影响高等教育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建议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集聚与规模效应的同时,注重高校自身的建设以及高校间的合作,并从区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以提升高等教育集聚区内高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成为一种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方式.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扶贫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商扶贫目标备受关注.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研究法,结合对淘宝村成功案例的分析,对传统扶贫的痛点进行梳理,并尝试探究适合电商扶贫工作的理论支撑.通过研究认为,实施精准扶贫,辅助供应链理论、协同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能有效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进过程中,要关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与电商扶贫的协同推进以及政府、企业与个人的示范效应,还要依托平台、技术支撑,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多元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在内外交困和举步唯艰的发展中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近代化,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层面”和“制度层面”,而“理念层面”的近代化却相对较少。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在大学里相对充分的实现,将是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20.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一年多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作者结合其他学者的探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和国际经验来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多重背景下的产物,而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社会环境来看,新农村建设切实可行。第二,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第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必然要求;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第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要注意把握体制性创新是新农村建设之基,优先序选择是新农村建设之端,城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之路,公共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之源。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