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矿生产物流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结合煤矿生产物流的时序动态特征,对其效率进行动态评价。本文首次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煤矿生产物流动态效率,在建立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动态效率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了某矿区的煤矿生产物流动态效率及变化趋势,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动指数,结果表明该矿区煤矿生产物流效率的增长趋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非技术前沿变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目前的668座城市中,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煤矿城市有63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近1/10;煤矿城市人口有1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0。这63座煤矿城市全部诞生于20世纪。确立煤矿城市的概念,追溯中国煤矿城市的缘起与演进,梳理中国煤矿城市的兴起、发展、转型,分析煤矿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总结煤矿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煤矿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进行长时段的研究,对煤矿城市的发展、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可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煤矿城市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的产物。研究煤矿城市发展史首先要厘清其基本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研究打下重要的基础。煤矿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煤矿城市何时起源?数量多少?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有何特点?是每一位研究煤矿城市兴起、发展、转型面临的基本问题。早期的煤矿城市大抵经历了从煤窑到煤矿、从煤矿到矿区、从矿区到城市这样一个过程。煤矿城市最初的基因和禀赋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探讨煤矿城市的兴起与演进,总结其特点,对于煤矿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诞生于20世纪的63座煤矿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10。煤矿城市在中国城市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期出版的《20世纪中国煤矿城市发展史研究》首开中国煤矿城市史研究的先河,从概念界定,煤矿城市分类,煤矿城市转型,六大区域煤矿城市的区位、发展过程及特点等四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煤矿城市的发展演进。该书在概念厘定、煤矿城市发展历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新颖见解,是一部系统、全面的专题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标管理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模型对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论述了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管理在煤矿企业的应用,构建了基于目标管理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煤矿企业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煤矿空间独特的叙事和表征意义,使煤矿题材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叙事类型得以成立。煤矿空间是煤矿叙事的关键环节,形成了煤矿小说特定的叙事主题和审美意义,它具有独立的文化指涉功能,象征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困境。同时,煤矿空间是一种文化政治场域,它集中体现了不同身份的矿工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7.
焦祖尧的《跋涉者》和刘庆邦的《断层》是20世纪80年代描写煤矿的著名长篇小说。在改革视域下,两部小说展现了煤矿空间结构中不同力量的角逐,在男性形象的塑造上,依靠改革者话语权和领导权的强力操作,实现男权中心意识形态的建构。在煤矿文化的展现上,把改革精神和煤矿精神结合在一起,以采掘光明为精神隐喻,唤醒沉睡的人们,向人们诉说人应该在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具有现代化的意识。两部小说将煤矿与权力、性别、社会心理、人的精神气质紧密结合,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和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煤矿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煤矿的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提升、排水、通风等煤炭生产的主要环节采用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二是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或多或少地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近代煤矿经历了起步、发展等阶段,经历了煤炭工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矿数量不断增加、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的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中外资本大量投入中国的煤炭业,中国出现了外资煤矿、中外合资煤矿、国家资本煤矿、民营资本煤矿等多种形式的企业组织。在近代中国,一方面煤炭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方面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排挤之下又难以顺利的发展。整个近代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堪称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我父亲长年在王台铺煤矿当工人的缘故,我对煤矿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我的老家在长治郊区,距潞安石圪节煤矿约有30多公里。1974年和1975年的两个冬天,我曾两次徒步前往石圪节煤矿拉煤,那时我刚刚十一二岁。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现有的煤矿水灾害救治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应用CRM的思想对流程进行了改善,提出了建立灾情互动中心和基于CRM煤矿水灾害救治信息系统,并以煤矿水灾害的防治为主,降低煤矿水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也提高灾情的反应能力和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1.
徐州煤炭的开采可以追朔到宋代,而采用近代技术与组织形式大规模开发则始于晚清,先后经历了利国矿局、贾汪煤矿公司两个时期。民国时期,徐州煤矿曲折发展,先后经历了贾汪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煤矿公司前期、柳泉炭矿和华东煤矿公司后期等四个时期。徐州煤矿展现了既"建立早"又"发展慢"、既依赖"官府"更依靠"市场"、既采用"土法"又引进"洋法"等鲜明特点;受到时代、区位以及经营者决策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产生了促进徐州城市发展、促进江苏产业结构平衡、促进中国近代化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经济转型绩效是对城市经济转型效果和现状的描述,转型绩效评价可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持.通过对2007年上海和重庆42个部门原始投入产出表进行调整,得到包含一般产业部门、资源部门和民生相关部门的三大类2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基于该表建立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DEA模型对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具体分析两座城市的经济转型绩效水平、相同产业的效率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煤炭行业仍然属于高危行业,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内涵,着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煤矿本质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实现煤矿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煤矿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但是,近些年来,煤矿人才队伍面临着人才匮乏、流失严重的困境,给煤矿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深刻分析了煤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矿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从而实现煤矿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近代煤矿史的研究主要分为帝国主义的掠夺、矿难与工人运动以及近代煤矿的开发与城市的发展等几个重点研究方向。除此之外,在对近代煤矿业发展的总体和分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近代煤矿史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在资料建设及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等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30年代,刘鸿生组建华东煤矿公司,用企业家精神,解徐州煤矿之困于危难之中;抗战后,刘鸿生重掌矿山,以坚定灵活的策略,促徐州煤矿发展于战乱之后;刘鸿生引领徐州煤矿从低谷走向繁荣,继续从传统走向现代。同时,徐州煤矿促使刘鸿生与外资企业从“合作伙伴”转向“竞争劲敌”,加速其企业集团结构从“贸易”为主转向“生产”为主;徐州煤矿作为公司股份化、技术现代化、经营一体化、投资分散化等经营策略的实验场所,丰富了刘鸿生的经营理念。刘鸿生与徐州煤矿的互动关系展现了企业家同企业结合的重要性,为现实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大力发展新式煤炭工业,但苦于资金不足,无奈允许商人以"官督商办"的模式参与煤矿的创办。徐州近代化煤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起步,在具体经营中煤矿的创始人胡恩燮父子一改惯例,坚持完全商办的原则,从而使企业具有明显"商办"的特点,但却因时代的局限性,最终无法摆脱对封建政治势力的依赖。徐州近代化煤矿的事例,也是中国近代商办煤矿艰难起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城市经济发展为例,从投入产出系统的角度,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资本、土地和人员等资源要素作为城市经济系统的输入要素,以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作为产出要素进行经济运行绩效评价,探索城市经济运行效率产生差距的原因,通过效率分解全面了解影响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技术因素和规模因素,研究发现造成城市经济运行DEA效率不高的原因来源于技术无效和规模无效两个方面。在城市决策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有效推动城市发展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大力发展新式煤炭工业,但因资金不足,所以允许商人以"官督商办"模式参与创办煤矿,成为近代商人办矿的难得契机。徐州近代化煤矿名义上属于"官督商办"性质,但在具体经营中,煤矿创始人胡恩燮父子一改惯例,坚持完全商办的原则,使企业具有明显"商办"的特点。然而时代的局限性最终使徐州近代化煤矿也无法摆脱对封建政治势力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以安徽省2000年至2015年发生的139起煤矿事故案例死亡人数为数据样本,对比分析不同周期、不同季度安徽省煤矿企业事故特征。考虑到安全的系统属性,近期预测较远期预测更具有真实性,且不同周期数据的权重值也应有所迥异。据此,以季度为分类点,运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四个季度的回归模型,然后整合成一个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组,模拟测度2016—2017年各季度煤矿事故死亡状况,并同一般的时间序列预测进行差异对比。结果表明:第四季度的煤矿事故发生率和死亡人数较其他三个季度高;加权线性回归模型组的显著水平及拟合程度明显高于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