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是清季名臣重儒,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发展留学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积极主张出国留学,尤其主张留学日本,并身体力行,大批派遣留学生,为留学立法,制定了奖励和约束留学章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留学体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政治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晚清时主张废科举、办新学、鼓励和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为培养中国近代化人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晚清教育事业,尤其是晚清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鉴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下的种种原因,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受到来自外国的影响。留学教育直接沟通不同国家的教育系统,可以作为研究此类影响的一个切入角度。本文论及近代中国留英概况、对比中国留英与其他留学教育、中英庚款问题、后世相关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史实,对英国因素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严修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其教育主张及教育实践极大促进了直隶教育的近代化。他提出了改革进而废除科举制的主张,这为直隶教育向近代化方向迈进清除了最大的障碍;在学部主政期间他创立新的教育体制,为直隶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此外,他兴办了各级各类的新式学堂,形成了直隶近代教育体系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长期留学海外的容闳立志"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大力倡导"教育救国"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积极进行"科教兴国"实践,意义十分重大:从觅"制器之器"到培养"制器之人",促使中国人学习西方由"师夷长技"的器物层面,升华到"师夷长智"的文化层次,最早倡导了制度层面的变革,从而抓住了与民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教育制度,其文化意义已经深入到"精神层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百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据此可以说容闳是晚清思想界、文化界主张从制度层、精神核心层变革的最早倡导者.在此意义上说,容闳称得上是杰出的爱国者、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和中国现代化的卓越先驱.  相似文献   

6.
严复(1853—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闽侯)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向西方寻找科学真理的代表人物。 1876年,他被派送到英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耳濡目染,博览群书,使他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之道不决定于船坚炮利,而决定于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1879年回国后,就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主张,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努力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厉行高等教育改革;坚持教育独立主张;提倡妇女解放;针对不同对象实行不同教育;积极倡导社会教育。这些内容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医学的开拓者刘瑞恒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恒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中国近代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早年留学哈佛大学,立志学医,学成归国,先主持北京协和医学院,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门负责人。他热心医学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携后进,积极推进近代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中国近代实验医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他执着地投身于近代中国报刊编辑事业,使中国近代的报刊在戊戌维新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他办报是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救国热情,为了彰显报刊的党性原则,为了培育维新人才。他的编辑思想是围绕着报刊的宗旨,登载有利于其变法主张的内容,对国人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他的报刊实践,在中国近代报刊编辑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赴日留学浪潮中,法政留学教育尤其突出,从1896年至1911年中国共有数千人赴日学习法政。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清末乃至民国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其负面影响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就首批留美学生的概况及留学破产给近代中国所带来的影响略作探讨。 一 第一批留美学生是在容闳百折不挠的努力下正式赴美学习的。 早在留美期间,容闳就痛感近代中国社会的腐败和落后,立志要把西学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他设想有更多的中国青年也能象自己一样到国外留学。在他看来,中国只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才是出路。这便是容闳后来致力于促请清政府派遣首批中国官费留学生赴美学习的指导思想。 容闳派遣留学生教育计划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出自己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摆脱对洋人的依赖,振兴近代中国。然而,近代中国的黑暗与腐败,使他遇到了难以言状的艰难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与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女子教育,最早始于教会女学,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自办女学的产生、留学教育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中学男女同校、大学开放女禁使女子教育趋于完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心理学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学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哲学。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很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他是现代心理学积极的倡导者和扶持者:在北大创建了心理学系,建立第一个心理研究所,重视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关于心理学的性质,他继承了其师冯特的观点,认为心理学采用了实验科学方法,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作为教育家,他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提出了五育及完全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按照儿童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这些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心理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美育是蔡元培思想中的一大特色,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提出将西方心理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为了推进留学教育的发展,教育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留学教育政策,调整、规范留学生的派遣。由于政局不稳,政府财政紧张,民初的留学教育政策总体而言不够稳定,缺乏全盘规划,成效有限。但是它毕竟给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极力推崇王阳明的教育主张;第二阶段主张取法近代西方教育;第三阶段反思西方教育存在的缺陷,分析新旧教育的不同,提倡新教育,主张教育应与社会结合,重视平民教育。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现实仍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汝纶是晚清时期一位著名学者、桐城派代表人物、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积极探求西学,介绍西学,被时人誉为"东方第一人".在探讨西学的过程中,他关注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倡导引进西方近代农业科技,主张兴办近代农业教育,堪称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本文就吴氏对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的态度进行了简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美国传教士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他们开创了具有西方近代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教育;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推动和协助中国创建新学,并且直接参与改革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容闳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即将西方近代文明输入中国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没有同时代中国人身上过重的传统包袱,所以能毫无顾忌地向中国引进西方文明。他提议并帮助洋务派建成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新式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建议并竭力促成了中国派出近代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建勋教授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行政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建勋先生的教育行政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张教育立法、教育行政要科学化、教育行政要民主化,他的教育行政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改革和未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1847年中国民间第一批学子留学美国到辛亥革命爆发,晚清知识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留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洋务时期的官派欧美留学教育以及甲午战争后的日本留学潮。晚清的这两次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