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源于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超越,它在批判和解构现代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种种弊端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后现代思维、方法与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与借鉴作用。后现代视域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当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设性批判原则、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原则等。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借用《哈姆雷特》中的幽灵意象比喻共产主义的当代出场,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退场”后如何看待异质性共产主义思想形态出场的问题.德里达认为,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必将成为全体人类继承的遗产.在后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必须借助共产主义“幽灵”的出场,才能建构理想的生活.晚期资本主义的诸多矛盾需要凭借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才能得到说明.所以,成为“幽灵”后的共产主义理论形态的当代出场形式,就是随着理论形态的改变继续对现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里达阐释了冷战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当代出场的幽灵政治学进路,揭示了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了对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制度未来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奥尔曼是美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基于内在关系哲学提出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新方案。在批判理由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当代处境为奥尔曼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批判方法上,奥尔曼重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内在关系的辩证法"并由此展开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规定、研究和叙述。在批判价值上,奥尔曼实现了方法与现实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的联结,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双重本质: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波德里亚是当代知名的后现代理论家,他曾经深受马克思及其后学思想的影响.在马克思诸多思想中,给波德里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艺术生产理论和异化理论.从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觉到马克思的理论对波德里亚思想的启发和指引.即使波德里亚后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一个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折,他依然未能摆脱马克思的庞大身影,他所继承和发展的艺术生产理论和异化思想仍然是其思想中的内核.并且,波德里亚一直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持批判态度,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继承.因此,我们在研究波德里亚时,千万不可人为地割裂他与马克思的关系,否则会有片面之嫌.  相似文献   

5.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同时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它实现了对唯物史观、传统历史学和文化理论以及其它理论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德里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观;面向当代世界的批判精神和朝向共产主义的人类解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保持当代性的两个维度.德里达对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作出“幽灵”化地隐喻,并以此审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获得解构式表达.在共产主义论题上,德里达则以“将临性”为视角,指出面向未来进行持续不断的现实求索.正是在批判精神与人类解放主题上,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7.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它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俄国"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批判地吸收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总结党处理私人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而形成和发展的。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开启了对理性化资本主义的批判,沿着马克思理性批判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异化劳动理论,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延伸至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中。在当代视野下,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工业社会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等方面,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都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质。  相似文献   

9.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是在对苏东剧变后的当代社会现象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审思中出场的,其中蕴含着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致敬和复归,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情景的建构.它作为贴近现实生活的批判理论,有着自身特定的出场形态: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复归决定了其生成逻辑;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实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表征了其批判维度;批判伦理追求理想生活的本性彰显了其伦理主张.“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学会更好地生活有真切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新流派之一,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引发了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在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本·阿格尔、威廉·莱易斯、美国的詹姆斯·奥康纳、约翰·B.福斯特、法国的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是通过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进而展开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技术理性批判、消费主义文化和价值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和内在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应当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文化维度"与"自然维度",对于克服过去理解和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倾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他们的技术理性批判对于我们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技术合理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他们的消费主义文化和价值批判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消费观、幸福观,以及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