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231年秋,拖雷统帅蒙军三万强行假道南宋四川,深入金朝河南,并于次年正月击溃金军主力于三峰山,将大金帝国推到了覆灭的边缘。历史上将这一重大事件称为“假道灭金”.蒙古通过这一军事行动取得了全歼金军精锐、突破潼关——黄河防线和扰乱南宋四川,窥探南宋实力的多重战果。自元及今的论著对“假道灭金”总是极力称道。元初郝经称此举“得兵家之诡道”。元朝史家说:“天朝取道襄、汉,悬军深入,机权若  相似文献   

2.
忽必烈在其先辈统一蒙古及灭金亡西夏的基础上,于1279年最终灭亡南宋小朝廷,完成了全国大统一。在元王朝统一管辖下,四百年来四分五裂的中国重新振兴、强大起来,国内各民族之间以及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在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国内的民族大融合,也再一次出现新高潮。元朝大统一是符合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的,是依时顺势推动历史前进的。忽必烈本人,在这惊心动魄的政治、军  相似文献   

3.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形成了假道大理经南宋广西北上灭宋的"斡腹之谋"。前四汗时期,因受宋蒙关系及宋蒙战局影响,吐蕃、大理一线即今藏彝走廊地区成为蒙古军对宋战略主攻方向和进军路线要道,大理及周边诸蛮被迫卷入蒙古军征服计划与行动之内,因而其时蒙古与大理关系带有鲜明武力假道借路的军事色彩。  相似文献   

4.
前言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是元朝的一支重要军队,它与侍卫二十六卫及山东河北、河东陕西、四川的三个蒙古军都万户府共同构成了元朝中央军。《元史》卷八十六《百官志》二记载了元朝军队的全貌。据此,河南淮北蒙古军如表1所示,是由四个万户队及两个附属千户队构成,全军共有千户队三十四个。平定南宋后,元朝将蒙古军、汉军和新附军混编成三十七翼万户队,配置在以河南,江北一带为中心的地区。但不知何故,河南淮北蒙古军没有被编入这三十七翼之中。萧启庆指出,由于帝国京城大都和上述在政治上不受信任的汉军、新附军驻守的南方在地域上相隔甚远,所以在黄河沿线集中了山东河北四万户(后为六万户)及河南淮北四万户的蒙古军队。  相似文献   

5.
李宗勉早年长期在两浙西路基层任官,后于宋理宗朝嘉熙年间入朝为相,宋理宗朝前期为南宋、金、蒙古三方政权鼎力、交替之际。李宗勉意识到了蒙古的崛起对南宋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李宗勉的主要事迹均与御蒙有关。针对山东红袄军在南宋、蒙古之间的时纳时叛,李宗勉认为山东红袄军并非忠义,实为盗贼,在南宋一方并不可靠,切并不可招抚并加以利用。针对端平年间决议收复三京之役,李宗勉并不赞同草率出兵,主张应积极防御。在对蒙作战准备充分、充分了解蒙古作战意图之后,再行收复;对于收复三京之役失败后宋蒙战争全面爆发,朝中准备与蒙古议和的主和派逐渐占据上风。李宗勉并不赞同史嵩之等主和派的议和主张,李宗勉认为蒙古的意图并不是与南宋讲和,应加强江淮、四川一线的防御,防备蒙古大举南下攻宋。李宗勉的御蒙对策部分被宋理宗所采纳,有益于稳定宋理宗朝前期政局。  相似文献   

6.
云顶城位于四川金堂海拔968米,相对高度513米的云顶山巅。它东与炮台山锁江相望以扼沱江金堂峡江防;西控成都平原以拱卫成都;南凭水磨河之深谷险水以临怀安军通往成都东山五场之通道;北恃危隘高定关与小云顶山互为依托而控成都至潼川府之孔道,实扼成都东面之门户而为东西川之要冲。宋代建国之初,即以此地形势险要而于山下建立怀安军,以使东西川有事皆可扼之于此而不得越境以西东,使之成为东西川之锁钥。南宋末抗蒙战争中建城于此,确有卓见远识。 云顶城是由于南宋末年宋蒙战争形势需要而筑设的。公元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以后,蒙  相似文献   

7.
一、元代在鄂西民族地区统治地位的确立忽必烈予公元一二六○年即位,是为元世祖。至元十年(一二七三年),元军攻陷襄阳,挥师东下。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占领南宋都城临安。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年),南宋亡。同时,元军在陆续攻陷襄阳、沙市、江陵后,占领了施州(即今鄂西地区)。  相似文献   

8.
二、元明清时期的草原文学公元12O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34年,蒙古与南宋军联合灭金。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版图。元代的疆域,史称“北逾明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乙。)实际上是东、南到海,西到新疆及以西,西南包括西藏和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游牧民族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发展到力量最强的时期。蒙古最早见于《旧唐书》之蒙兀室…  相似文献   

9.
南宋的灭亡,主要原因固然是南宋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所造成,但蒙古成功地运用高超的军事方略也是不容置疑的一个因素。蒙古征服南宋的过程,与蒙古帝国三位统治者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的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三者都采取了蒙古民族传统的先实施包围,再重点进攻的战略,但由于个人才能、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又决定了他们在灭宋的战略过程中各有自己的特征,阶段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反映南宋末年四川军民抗元斗争的几件历史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春,崛兴于我国北方境内的蒙古(1271年改国号元)贵族,正式发动了对宋朝的大规模战争。此后四十多年的时间,蒙古(元)与南宋之间战争频繁,直到公元一二七九年元灭南宋。 在宋、蒙长期战争中,四川地区是蒙古贵族军事进攻的重点。战争伊始,蒙古军队即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