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中国疆域发展过程中,辽西走廊发挥着重要的榫卯作用。自燕秦汉以来,中原农耕民族与东北游牧渔猎民族、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以辽西走廊为交流、交往、交融纽带,通过自然凝聚与政权整合,完成从多元到一体、从分立到一统的过程,而独特的区位和地理环境为辽西走廊及其辐射地带诸民族三交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基础。辽西走廊地区诸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地方证据,是中国诸民族通过自然凝聚、政权整合实现大一统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历史上,农耕文化前所未有地越过长城,深入游牧,在辽阔的大漠地区,两种文化相互交融与作用,对蒙汉民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追述这一历史过程,并对两种文化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存在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游牧文化是与农耕文化相对存在的文化系统。形成两大文化类型的主要原因不仅是生态环境 ,还有中国古代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和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特有的中原为“中心”思想。从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关系的角度而言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河套文化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互惠共生和相融共生的共生关系。文化接触带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对河套文化形成、发展和演进起了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绿洲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是东西方文化、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聚合的地方 ,是西域文化的缩影。该地具体文化现象和基本史实揭示出吐鲁番绿洲文化具有多元性、独特性、开放性的特点。分析这种文化形成的原因 ,对于从多视角认识西域文化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元代特殊社会形态下,游牧文化与中原传统农耕文化在冲击和融合中形成二元消长之态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诗歌,诗人群体成分复杂,诗歌内容异彩纷呈,诗歌重实用功能,两种文化的交融碰撞给传统诗歌注入了新的质素而具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7.
辽金两朝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社会形态和民族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不但对辽金国力的强盛和北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辽金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条件和特点促成了契丹、女真人侵入中原地区的内在动力;中央集权统治强化了北方地区各民族整合,奠定了多民族政权的治理体系格局;经济结构转变使得北方地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经济上形成相依与互补的关系;军事征伐成为诸政权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了解和联系的催化剂;对儒家文化的倡导和学习加快了契丹、女真人的儒化进程,使各民族之间共同性增多,最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河套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这里既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也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军事争夺的焦点,还是秦汉王朝经济开发的新区。特殊的历史渊源与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点。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尚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旅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秦汉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中国处于政治统一格局形成的初期,各区域间的差异还非常明显地保留着,长期以来历 史地形成的各区域文化,还具有十分显著的个性特征。由于政治上的统一,各地区间联系的加强,各区域 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间存在着碰撞或冲突,但更主要的是交融、结果是各区域文 化间差异的逐渐缩小。这对于国家的政治统一,对于中国文化同一性的加强,起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现代西部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现代西部精神”,应当被看作是中国西部不同民族的游牧文化与中原内地的农耕文化和都市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以及西部独特的宗教底蕴和不同身份的作家自身所独有的生命体验与个性等诸种因素相互交融的产物。由此才形成了西部文学的那种集自然、神性、流寓与悲情子一体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美学品性。  相似文献   

11.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之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和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草原文化、渔猎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形成的一种新的独特文化。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集中展示中国古代历史上和亲文化的丰富内容,突出"和亲、和平、和睦、和谐"主题,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建好"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一是应对"和亲文化"概念作出清晰界定,对中国古代和亲文化做一说明;二是补齐相关内容,使其成为齐全、完整的"中国古代和亲文化馆";三是深入研究和亲问题,大力弘扬和亲文化;四是推进和亲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人类文明内涵。  相似文献   

12.
腾格里沙漠中有多条沙漠运盐驼道。随着时代变迁,汽车、火车代替了传统运输方式,也形成新的交通线路,它们有些地段与古代道路重合。腾格里沙漠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地区,也是草原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古道盐道以及黄河水道交错相连的重要路网区,文化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13.
河湟民族走廊是我国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蒙古高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诸多民族在这里迁徙、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走廊”地带。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作为本地自然物种的牡丹得到各民族的共塑、共享、共赏,并被构建为一种“多民族共有符号”,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现实案例和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形成发展于“五帝”到清末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华儿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客观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史上,有过战争与割据,有过和平与统一,各民族之间或因战争而导致的大迁徙加速各族交往交流与融合,或因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而逐渐自然交融。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以统一中国为目标,形成了各民族间的强大凝聚力,从而强化了文化认同,情感纽带,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正是在这样的民族融合中形成与发展,并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大基石。我们通过把握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的形成发展史,得到以下启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整体向好;中华儿女追求国家统一是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大势,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在谋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道路上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15.
祭祀风俗与民间信仰,是宗教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西域中亚文化的碰撞交融地带,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传统典籍记载了早期固原祭祀与民俗文化的经历和表现形式,包括秦汉风俗文化对历代的影响;国家层面上的祭祀载体是朝那湫渊祠和六盘山;地方宗教文化的变迁,体现在龙王信仰与民间宗教信仰的传承;当代意义上的东岳山、须弥山宗教文化活动,是民间宗教文化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国家政权。元朝统治时期,中原传统的儒家法律思想受到以草原游牧文化为背景的蒙古法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蒙、汉两种法律文化相互激荡、融合,形成了元朝独具特色的二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繁荣时期,不仅中原农耕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惯、生产工艺与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深受西北游牧文化影响,西北游牧文化也在中原农耕文化的巨大冲击下表现出强烈的汉化趋势,不同游牧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亦在悄然进行。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唐代主流话语人群对胡文化在中原的飞速传播持明显不同的接受态度,这是异质文化交流、转换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上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可以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立和融合,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游牧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文化亚形态,不同文化间的转化和解读相当繁复,以服饰文化为代表的非语言符号是文化亚形态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北方游牧民的不断迁徙及其与中原农耕民的频繁往来,推动双方不同服饰文化元素、服饰制度以服饰文化符号的形式汇聚和交融。服饰文化符号的形象性与意向性,是加速服饰文化凝聚性结构形成的前提。通过战争、礼仪、和亲、礼物馈赠等交往情境下服饰符号意象的再生产,服饰从地域性、族群性符号转变为双方共同使用、共同享有的文化符号与视觉形象,成为建构中华文化象征体系的重要文化来源。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教受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演变的影响,带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科尔沁草原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交融地带。17世纪藏传佛教开始深入草原,佛教文化广泛地影响着科尔沁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游牧、农耕和藏传佛教文化都渗透到科尔沁萨满教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使科尔沁萨满神歌带有鲜明多元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