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网络媒体时代下,生猪疫情网络关注放大了生猪疫情事件的影响,引致猪肉及生猪产业链价格异常波动。基于信息传播视角,根据微博、微信与百度网络爬虫数据构建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度指数,采用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和TVP-VAR-SV模型探究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显著时变影响,生猪疫情严重暴发时,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生猪疫情网络关注的猪肉价格波动冲击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短期内生猪疫情网络关注抑制猪肉价格波动,而中长期则会加剧猪肉价格波动且影响具有持续性。非洲猪瘟时点下,网络关注的猪价波动冲击效应在2个月由负转为正,且非洲猪瘟集中暴发期下冲击效应高于疫情初始期。(3)进一步地,在网络关注冲击下,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呈现出短期内抑制和长期加剧的反转效应,且产业链价格波动的纵向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对冲击的反应速度、程度更大。农业部门应密切观察生猪疫情网络关注动态变动趋势,及时预警猪肉价格波动并调整猪肉储备策略。  相似文献   

2.
养猪业上中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变异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养猪业视作一个由饲料产业,仔猪饲养,生猪养殖屠宰以及猪肉的销售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把养猪业上中下游产品定义为玉米,仔猪,生猪,猪肉,即玉米价格和仔猪价格为养猪业上游产品价格,生猪价格为养猪业中游产品价格,猪肉价格为养猪业下游产品价格。从价格变异率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养猪业上中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影响养猪产业链价格稳定的重要产品。通过对2000~2009十年间的养猪业上中下游产品价格的统计描述分析、价格波动测度分析得出了影响养猪业价格稳定的关键因素,即仔猪和生猪价格。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产业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揭示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风险与特征,在可储存商品市场理性预期的假设下,基于产业链视角建立扩展的GARCH簇实证模型,运用2000-2015年月度价格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特征。结果显示:我国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和非对称性,价格上涨信息引起的生猪饲料市场价格波动大于下跌信息引起的价格波动;我国生猪饲料市场并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该市场的多数交易者在做决策时非理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中,玉米价格收益率显著影响了生猪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为此,未来我国应从产业链视角进一步完善包括玉米价格在内的生猪饲料价格波动的预警系统;提高对饲料价格上涨及驱动因素的关注度和警惕性,并不断完善生猪饲料市场,引导饲料市场相关主体理性投资与决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猪业市场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对价格方法,选取从生产到消费的玉米、育肥猪配合饲料、仔猪、待宰活猪、猪肉五种商品的价格共同组成养猪业价格体系,分析中国养猪业市场整合情况。结果表明:2000—2009年,我国养猪业市场一体化进程是逐渐收敛的,市场整合程度在调整中逐步提高;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养猪业市场整合程度也在不断改善,但三地区养猪业市场整合程度存在差异:位于生猪主产区的重庆—四川、河北—山东、河北—辽宁和京津冀省市间,养猪业相对价格方差波动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市场整合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VAR模型的安徽省猪粮价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价格的波动影响生猪产业的发展,玉米作为主要的猪饲料来源,对生猪价格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根据2000年1月~2014年3月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安徽省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生猪价格、玉米价格均具有传导作用,二者相互间的影响低于各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法,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周期性及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从河南中牟生猪收购到浙江余姚猪肉销售各环节价格变动及成本费用的构成数据,分析价格波动对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繁自养方式的收益高于专业育肥方式;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价格波动的振源,并以非对称方式传递到猪肉价格,生猪养殖环节收益波动最大,是产业链中最脆弱、风险最大的一环,生猪市场的供求矛盾取决于供给。因此,推进生猪产业链一体化、推动生猪保险产品多元化、提高养殖户专业知识水平等对于解决生猪价格大幅度周期性波动问题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猪期货对冲产业链风险理论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非对称误差修正和门限模型,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生猪八阶段产业链价格传导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中多阶段存在长期非对称传导关系和短期均衡关系,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仔猪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相互传导、仔猪价格对玉米价格的传导这五个阶段的价格传导存在门限效应;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玉米价格是仔猪价格和生猪价格的Granger原因;生猪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对中游的短期修正调整速度较快,而中游对下游和上游的短期修正调整速度相对较慢.生猪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积极主动地发挥期货避险职能,低买高卖,实现差额收益,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降低企业生产风险;生猪产业链下游企业参考市场生产以保证原料供应,下游零散农户推荐采取保险和期货相结合的避险模式,避免个人进行期权交易,应当通过农民合作社统一向保险公司或期货期权公司购买价格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8.
运用相关性分析法考察海峡两岸的凤梨、芒果、冰冻大黄鱼和猪肉市场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运用协整分析法考察以上农产品价格间的整合关系,以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整合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两岸凤梨和芒果的价格时间序列进行了检验,考察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两岸凤梨和芒果的市场价格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并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大陆凤梨价格会影响台湾凤梨价格,两岸芒果价格会相互影响;两岸开放程度较低的冰冻大黄鱼和猪肉市场之间的整合程度较低。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两岸农产品市场整合程度的措施建议:(1)降低关税壁垒;(2)减少非关税壁垒;(3)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猪肉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价格波动备受关注。采用X12模型和H-P滤波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7年12月四川省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将其波动分解为季节性、不规则波动、趋势性和周期性4种类型。结果表明:四川省生猪生产、消费的季节性规律是猪肉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天气变化、市场突发事件、政府政策措施实施等因素是猪肉价格不规则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猪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猪肉价格趋势性上涨;猪肉价格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波动周期约为32个月。对此,需扎实推进猪肉生产各环节稳定发展、健全猪肉全产业链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生猪价格保险制度,确保养殖户收益稳定增长和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价格传递非对称性使猪肉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扭曲了养猪业市场资源配置,是引起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以纵向市场结构理论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纵向分离市场结构和一体化市场结构下的猪肉价格、猪肉销售量和纵向产业链整体利润情况。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压价效应,不但扭曲了生猪市场价格、降低生猪养殖者利润,也误导了生猪养殖行为;数量众多的生猪散养户、可维持信息不对称和过多纵向关联环节是导致猪肉价格传递非对称的内在原因。因此,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和减少纵向关联环节数量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价格传递非对称性和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猪养殖效益受养殖规模、价格、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分析2003-2011年山东省生猪养殖效益的走向,运用相关分析法检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具有综合成本优势,散养的主产品产值增长速度慢于规模养殖,生猪和仔猪价格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并且生猪价格与投入要素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因此,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稳定生猪饲养产业链中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是发展生猪生产、增加养殖收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猪肉市场总供给波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我国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采用Nerlove供给模型分析了生猪供给的价格预期和成本调整周期,结合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ARDL-ECM)模型对猪肉总体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价格的长期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饲料价格对猪肉供给的短期影响最大。由此认为,由于价格预期对猪肉供给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国家宜采用逆周期补贴政策对生猪的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猪市场供需及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调控是推动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及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探究政策变化对生猪市场供需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生猪市场供需基础数据及政策指数,在构建中国生猪市场模型把握生猪市场供需未来形势基础上,模拟政策变化对生猪市场供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中国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将达到4060.83万头和44505.18万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将增至70808.10万头和5535.81万吨,生猪出栏率及胴体重达到159.10%和78.18千克/头;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总量分别达到3197.36万吨和1180.86万吨,生猪及猪肉价格维持在23.11元/千克和31.44元/千克。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增强可推动生猪生产、提升猪肉消费,抑制猪肉净进口增加和生猪市场价格上涨,政策减弱对生猪市场作用相反;政策实施对生猪生产作用最为明显,生猪市场价格所受影响次之,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和猪肉净进口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建议优化生猪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强化应对重大动物疫情能力,科学引导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进一步夯实生猪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85年至今的猪肉价格为研究对象,将我国猪肉市场分为城乡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根据均衡转移模型的理论,从供给、需求及营销三个方面,分析外部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生猪供给受投入品价格、养殖技术及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而猪肉消费受替代品价格、收入及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变动,都会刺激市场产生新的均衡,发生价格波动.城乡两市场对外部因素波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3年生猪旬度价格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北京及其主要生猪供给省份(冀、豫、鲁、辽、吉)市场间价格联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存在各省市生猪市场整合程度较高,北京生猪价格受供给省份主导,对冲击反应周期较长,各供给省份对其影响力差异较大等问题。为此,需要提高生猪价格信息流通速度与质量、维持区域供需平衡,达到稳定生猪价格与提高生猪市场流通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18年以来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猪肉作为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且在CPI构成中权重最大的商品之一,价格变动不仅影响通胀水平,而且对通胀具有放大效应。本研究基于政策漂移影响、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风险的现实,选取2011—2019年的月度数据,采用具有时变性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政策漂移、猪肉价格波动与结构性通货膨胀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漂移、猪肉价格波动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之间以中、短期效应为主,长期效应偏弱;政策漂移对我国生猪产业和生猪价格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猪肉价格。而猪肉价格上涨产生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叠加,推动CPI指数增大,结构性通货膨胀风险升高;同时,猪肉价格上涨与CPI水平的提升具有互动循环效应,这使得我国通货膨胀自我实现机制较强。因此,政策制定部门应当审慎调整与增加政策内容,协调配合政策实施;完善市场机制,确保与民生相关商品价格稳定,降低通货膨胀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实证分析非线性非均衡蛛网理论模型框架“猪周期”是否满足稳定的条件。研究表明,利用非线性非均衡蛛网理论模型框架下价格趋于收敛的充要条件:每一期价格对前期价格的一阶导数恒小于1,再结合可变参数模型可以对猪肉价格等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时序数据是否趋于收敛进行实证检验。该分析框架下猪肉价格缺乏稳定性条件,并有发散的趋势。相对于猪肉市场的需求,供给对猪肉价格变化更为敏感,以致“猪周期”反复出现。基于此,政府有必要平衡猪肉市场“高价”和“低价”情况下出台的支持政策,加大“猪肉低价”状态下的支持力度;其次是推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降低“低价”时养殖户的损失,保证生猪供给的稳定;最后,尝试试点生猪期货交易,提高“预期价格”在养殖户生产决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把握猪肉价格和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阈值协整模型研究猪肉价格与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肉价格以19.45元/千克为阈值,分别出现两种机制,即猪肉价格低于19.45元/千克时,猪肉价格变动对消费价格指数影响较小,猪肉价格偏离均衡时调整速度较快;当猪肉价格高于19.45元/千克时,猪肉价格变动对消费价格指数影响较大,猪肉价格偏离均衡时调整速度较慢。猪肉价格对消费价格指数作用机制的非线性特征的政策意义在于,政府一方面应以生猪产业政策调控为基础,稳定猪肉供给和价格;另一方面,理性对待猪肉价格波动,猪肉在低价区间波动时,应以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为主,政策不宜过度干预,猪肉在高价位区间波动时,需要政府加强调控力度,降低猪肉价格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7年3月—2012年12月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的动态冲击;同时运用DVEC和DVEC-TARCH模型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和非对称性。结果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大豆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大豆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次之,对小麦价格影响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主要来自自身前期波动,而大豆价格波动同时受到自身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豆价格波动呈发散趋势,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趋于收敛;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和小麦价格的非对称性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