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北方渔猎民族服饰符号是渔猎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经过长期实践创造、传承而来的独特服饰类型.其中蕴涵的萨满文化、地域文化和所表达的人生礼仪,对渔猎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民族审美意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因此,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渔猎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装饰艺术是渔猎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外壳,是表达民族审美心理的特定符号,因而也是最易判明其文化内涵的显著标志.由于特定的渔猎生产方式,北方渔猎民族对自然的依赖是绝对的,其装饰艺术的母题与自然亦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从北方渔猎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及宗教信仰入手,研究其传统装饰艺术中广泛存在的朴素而深刻的自然母题,并试着将其分类并探寻各自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北海道是阿伊努民族的居住地之一。本文介绍了北海道阿伊努民族的文化遗存———民居、用具、服饰等民族文物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该民族的悠久历史、多神信仰、民俗文化,揭示出古代北方渔猎民族的亲缘关系,北海道周边区域文化对阿伊努文化的影响,阿伊努人与通古斯人共同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利用北方渔猎民族采集业的资料 ,并结合文献资料及其他民族学资料来论证人类酿酒的起源。认为人类最初是以野生果实及野生植物为原料来酿制果酒。酿酒的起源与人类采集经济密切相关 ,是采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酿酒起源于人类的采集渔猎时代 ,是采集渔猎民族的发明和创造 ,是采集渔猎民族留给人类的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之一。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星辰知识体现着人类天文学萌芽时代的特点。本文从天文学、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等层面探讨北方渔猎民族的星辰知识。北方渔猎民族利用天象变化定时间、定方向、定季节,正处于从观察物候向观察天象的过渡时期。其星辰知识虽简单幼稚,却是科学的萌芽,体现了人类对天体认识的起点。同时,其星辰知识大多在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形式下表现出来,充满渔猎文化内涵,正体现着萌芽状态的天文学与原始信仰交织在一起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6.
滑雪板既是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的主要雪上交通工具,也是狩猎工具之一,在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狩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滑雪板狩猎是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狩猎生产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狩猎手段,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自古以来,绵延不绝,影响深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滑雪狩猎文化和一条滑雪狩猎文化带。这条滑雪狩猎文化带从东北的长白山(白云峰以北)开始一直向北,包括大小兴安岭,最后沿着蒙古高原的北部延伸到阿尔泰山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从中央与地方政府(民族地区)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国家—民族关系.国家治理的理论是深化认识国家—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中央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民族关系的重要机制;项目则是中央处理国家—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通过财政支付和项目制,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体现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人类学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民族志材料来阐释北方渔猎民族的物候历,并进而探讨人类社会历法起源问题。认为物候历起源于人类的渔猎经济文明时代,而非农耕畜牧时代。物候历是人类最原始的历法,是其他历法的基础。但其他历法产生后,物候历仍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物候历是渔猎民族认识自然的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满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小民族.20世纪初,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苏联时期,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苏联解体后,北方小民族的渔猎、养鹿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了极大破坏,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其经济社会状况日趋恶化,人口状况严峻,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平均寿命下降,民族语言逐步消失,民族文化只保留下片段.面对北方小民族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俄罗斯联邦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经济困难,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方小民族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对渔猎民族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明确认识:生产还很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生活较贫困;民族素偏低;二是正确认识:历史原因;自然环境原因;发展历史短暂原因;某些政策和工作失误的原因;三是对渔猎民族现代化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是起点低;二是还要面临两个转型问题;三是还须拿握新型产业;四是传统观念须完全转变。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黑龙江地区是蒙古、索伦及东海女真等游牧渔猎民族聚居的地区,清兵入关对这一地区各民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清兵入关缩小了清朝中央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政治影响,延缓了清朝政府在黑龙江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削弱了清朝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军事支持,减少了清朝中央政府与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经济联系,在政治、军事及经济等方面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沙俄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 ,探讨了明清时期台湾少数民族的农业开发。明清时期 ,台湾少数民族的农业开发主要表现出渔猎经济与粗放农业的内容与特色 ,除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生态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 ,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 ,常常不得不被动地受制于生态环境的变迁 ,其生产方式长期保持了一定的原始性与落后性 ,明清时期台湾少数民族的农业开发也正是如此。对于如何进一步认识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关系 ,本文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古今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在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逐渐成为濒危文化遗产之际,"乌日贡"大会无疑承载着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民族融合是促进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重要因素,不仅加速了岭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促进其生计方式的变迁,而且推动了岭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经济文化类型嬗变是吸引和加速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物质基础。从岭南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镂刻着民族融合的历史痕迹。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加快了民族族内融合的力度,推动着民族族际融合进一步深化,形塑着岭南民族融合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民族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以物候确定年岁、季节的自然物候历, 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由于萨满教仪式常常与经济活动的节律相关, 北方民族萨满祭祀的时间、内容和祭祀重心都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活动以及物候历的影响, 反映了原始萨满教与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胡族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材料分析探讨历史上的东胡族。从分析结果看,东胡族从商至战国时期就已存在,而且主要活动在商周的正北方和燕、赵的东北方。其经济主要以游牧为主、兼营游猎、山林采集和农耕。东胡族在战国时期政权强盛,至西汉初年被匈奴击败,余部退聚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了后来的乌桓与鲜卑族,从此东胡之名也从历史上消失。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鱼皮服饰及其制作工艺的传承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巨变,赫哲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处于弱势地位的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濒危态势日益加剧,鱼皮服饰及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