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着重大的作用,中俄两国有着漫长的国界线,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能源领域方面,两国的能源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能源合作,两国可以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高涨,能源安全问题受到了国人的普遍关注。俄罗斯作为我国重要战略协作伙伴,有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蕴藏量,且两国山水相连,具有发展能源合作的良好政治基础和天然地缘优势。我国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一直对通过发展中俄能源合作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抱有厚望。2002年中俄原油管道“生变”后,中俄能源合作一度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有关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确定了双方合作的目标,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两国地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不仅对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国家经济发展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中俄产业合作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俄产业合作进行新的研究,提出中俄产业合作梯形新模式,以能源和科技产业为支撑行业,向下辐射,带动三大产业发展,同时提出一系列对策推动中俄产业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步入新时代,正是中俄两国全面加强经贸合作的最好时期。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才能够大有作为,从而推动全球力量对比关系走向新一轮的战略平衡。因此,必须加快落实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已经达成的明确共识,抓紧在能源贸易、科技开发、农业项目、文化交流等方面落实项目合作与市场开发,进一步夯实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晶 《经营管理者》2009,(21):242-242
能源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要,俄罗斯石油资源极为丰富,两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但两国能源合作同时又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目前的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本文将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李玉环 《经营管理者》2009,(23):215-215
能源问题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本国最佳的石油战略,我国也正在积极寻找自身的石油战略。本文通过对我国和俄罗斯的石油现状,以及对中俄进行能源合作的现实可能性的考察,分析中俄能源合作对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两国间经济贸易与科技交流日趋活跃,地区间合作在两国经济技术合作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中国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相邻相近,二者的区域合作(以下简称为中俄“西—西合作”)已具备了政治优势、地缘优势以及经济基础。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俄罗斯实施开发西伯利亚计划的大背景下,中俄“西—西合作”拥有发展经济、能源等多方面合作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一、迅速发展的中俄边境贸易 80年代初,我国与前苏联恢复和发展了原来中断的边境贸易,至80年代后半期,边境贸易日益活跃,迅速发展。中国与前苏联是政府间贸易,两国的公司按政府的规定执行其计划。而现在,中俄两国经贸相当部分是两国企业之间直接贸易,1992年中俄之间经贸额的46%为边境贸易,1993年边贸额达32亿美元,占两国贸易额的42%,突破了过去以两国政府间贸易为主的格局,形成了国家贸易、地方边境贸易、企业间多种贸易的多层次、多形式经贸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1994年5月30日,《关于俄罗斯联邦主席访华新闻公报》指出:中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愿意充分利用两国作为邻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扩大各个领域的合作,“使之达到同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更高水平”。在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期间签署的《联合公报》中,中俄双方再次强调要努力使中俄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过渡到与两国政治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新阶段。本文拟就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现状、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以及和中俄的经贸关系的潜力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俄的地方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中俄元首分别到新西伯利亚市和西安市访问并非偶然,说明中国的西北地区与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地区(以下简称为“中俄‘两西’区域”)的合作在两国地方合作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边境贸易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苏联解体之后中俄两国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中国在边境线上开放了多个对俄口岸城市,口岸城市的开放促进了中俄贸易发展。但是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中俄边境贸易发展。本文试图梳理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能源社会核算矩阵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扩展建立了2005年中国能源SAM,通过设定能源效率不变和提高两种情景,构建了能源SAM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定量测算了不同情景下四万亿元投资对各部门总产出、GDP、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测算结果说明在能源效率不变的情景下这一投资将带来GDP增长59702亿元,能源需求增长52739万吨标准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耗4.932%;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5%的情景下则可以带来GDP增长59795亿元,能源需求增长51212万吨标准煤,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效应降低单位GDP能耗5.419%。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12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也将能源和环保合作作为主要议题。能源问题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热点。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量大幅度增长,在全国货物贸易和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关注中国能源贸易,则是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本文将分析我国能源贸易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能源经济效率、能源环境绩效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资本、劳动和能源作为投入变量,以各省份GDP为期望产出变量,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变量,在全要素生产理论框架下,基于DEA方法定义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环境绩效两类能源效率指数;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分析其演变规律与地区差异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实证分析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整体水平均较低,地区差异明显,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或U形曲线关系;产业结构、人口密度、能源结构和外资利用对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均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深化合作是应对政治和安全挑战的需要,实现各自发展复兴的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但总体看,中俄经贸合作规模相对有限,结构有待改善,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进一步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稳步提升相互投资规模,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要增进共识,扩大战略和利益的契合点;把握重点,进一步拓展关键领域合作;互利共赢,发挥金融合作的带动作用;多方合力,促进多层次的沟通交流,以中俄经贸合作的硕果,带动两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中俄产业(科技)互补与共生性合作新思想,阐述共生性合作的理论内涵和共生性合作的条件与要素,为建立站与共生性合作,需要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载体与合作平台,重点围绕提升中俄两国产业结构水平,规划筛选出不同类型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7.
崔连标  孙欣  宋马林 《管理科学》2016,29(1):147-160
新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战略,而贸易畅通是中国推进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已经宣布将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区域合作潜力。 为探讨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经济影响,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新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中国和中亚五国)为分析对象,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①新丝绸之路推进会给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战略。受益于关税减免,中国和中亚五国总GDP增长0.011%,总的福利水平改善671.065百万美元。②新丝绸之路会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改变参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向中亚五国出口增长31.402%,中亚五国向中国出口增长14.143%。③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会带来复杂的行业分布效果,中国纺织业受益较大,但农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与之不同,哈萨克斯坦钢铁金属业产出增幅最高,吉尔吉斯斯坦受益最大的是农业。 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符合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中国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针对那些受损严重的行业可能需要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近10多年来一直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双边贸易额已连续4年创下了历史新纪录,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8大贸易伙伴,我国则是俄罗斯的第4大贸易伙伴。中俄经贸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中俄经贸关系意义重大俄罗斯西连西欧,东接亚太,将欧盟、美国和东南亚这三大块当今世界最富有、最强大、人口最多、最具发展活力的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对独联体及其周边国家有着极强的辐射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储备丰富,石油、天然气、木材、铁、煤等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俄…  相似文献   

19.
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连接着中俄大片广阔的土地,是亚欧大陆桥的枢纽,承担着中俄两国贸易60%以上货物运输量,在国际商贸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满洲里对俄贸易带来了一些影响。本文就进出口、服装贸易等方面对金融危机发生后满洲里对俄贸易的现状做了相关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俄美在中亚能否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深刻影响了这一地区战略态势。中俄美是中亚地区最有影响的三个大国,三国在中亚地区已成鼎立之势。中俄美都将中亚视为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地区,三国都将在中亚保持长期存在。未来三国关系如何处理对中俄美都将是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中俄美三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各自在中亚的态势、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合作的可能性。一.背景中亚地区是冷战结束后新出现的一个独立地缘政治空间。这一地区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但总体而言,在“9.11”事件之前,这一地区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仍是一个在地理和心理上都遥远和荒凉的存在。“9.11”事件以爆炸性的方式把中亚推到了国际关注的中心,中亚地区从国际战略舞台默默无闻的后方成为它的前沿,也成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