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敢于挑战的勇气 前几天我和同学去了抱犊寨。那儿的海拔不高,但要想爬到山顶,必须走过三千多个台阶。我向上看了看,真是好长啊,密密麻麻的台阶一个接着一个在山上蜿蜒着。有的同学已经有些退缩,我鼓励他们说:“我们只要一步一步地走,肯定可以走完的,不要还没爬就害怕。”他们终于肯爬了,我们使出发了。  相似文献   

2.
交际热线     
编辑老师: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几年来,应试教育的重压几乎今我们窒息。囊近全国都在倡导为中小学生减负,我们学校电有了具体行动,我真的好高兴。可同时,我也发现班级里一些同学一下子松懈了下来,看课外书、玩电子游戏,完全没有了迎战中考的状态。我真替他们担心,如此下去,几年的辛苦岂不付之东流?湖南长沙五中李晓兵晓兵同学:你好!你在信中谈到的是一个十分敏感而且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减轻学生负担,重视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在此也提醒广大学生朋友,且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3.
《中外书摘》2007,(6):1-1
宽容是一种心态,将忌恨、仇恨抛开,心情归零,人就会轻松。这里有一则老师教育学生如何撞得宽容的故事,很值得一读: 一天,老师叫班上每个同学各带一个大袋子到学校。并叫大家到杂货店去买一袋马铃薯。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叫大家选出一个马铃薯来,将自己不愿原谅的人的名字以及犯错的日期写在上面。再把马铃薯丢到袋子里,这是这一周的作业。第一天,同学们觉得还挺好玩的,快放学时,其中一个孩子的袋子里装了九个马铃薯.上面说的是一个孩子说他新理的头发很丑.另一个孩子打了一下他的头,还有一个孩子不肯让他抄作业。  相似文献   

4.
“哎呀不好意思,明天我妈过生日,实在没时间,下次吧!”挂上电话,李阳看到妈妈惊奇地看着他。“同学聚会,实在不爱去,就拿您做一下挡箭牌!”李阳向妈妈解释。“干嘛不去啊,你在外地一年就回来几次,同学聚聚多好啊?”妈妈问。李阳摇摇头:“说实在的,我真怕跟同学相聚。他们谈的都是什么孩子啊,我一个单身插不上嘴。要不然就是股票啊,谁又换车了,买别墅了什么的。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成了‘恐聚族’了.”  相似文献   

5.
解明 《女性天地》2011,(9):22-23
众所周知,美国好莱坞是一个诞生超级大片与超级明星的“梦工厂”,也是很多怀有星梦或致力于电影创作的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但真能在那儿站稳脚跟的幸运儿又有多少呢?这份幸运就降临到一个中国女子身上。经过几年打拼,她不仅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好菜坞站住了脚跟,还另辟蹊径成为好莱坞的另类“明星”!  相似文献   

6.
错事一大筐     
健身房有两个明星教练。一个喜欢打击人,“你怎么还这么胖啊?”“不行,你再不减都不能见人了。”一个喜欢鼓励人,“哎,你比上次又瘦了。”“体型更好了,看,都有肌肉了。”他们俩身边,总是围着一堆人。过往案例在那儿摆着,想不被迫捧都难。  相似文献   

7.
服务对象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学习成绩优良,但与同伴关系不好,在班上几平没有玩伴。据男孩的老师反映,他脾气急躁,极易发怒,喜欢挑衅同学,时常与同学发生冲突。除此之外,最让母亲和老师头疼是,服务对象较同龄孩子“早熟”:  相似文献   

8.
柳哲 《当代老年》2013,(7):22-23
今年59岁的娄宗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4年前,他与妻子李桂凤,收养了第一个孤儿,此后,先后有34个孤残儿童加入到“爱心大家庭”中来。这些年中,夫妻俩经常是刚抱着一个孩子睡着了,又被另一个孩子的哭声吵醒了。不少孩子身有残疾,娄宗全夫妇就带着孩子们四处求医。10多年里,两人先后承包过沙石场,办过企业,为这些孩子,花掉了近200万元的积蓄。  相似文献   

9.
一位女士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 真正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的。但是最近,我不这么认为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我这个不懂世故的蠢人幼稚的幻想而已─—相交了二十几年的朋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居然不肯伸出手来。 我和这个朋友是中学同学,在学校里关系就不错。后来各自参加了工作,虽然来往少了,但仍有联系。再后来,我们又相约一起上了“夜大”。又是四年同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她的家庭发生了危机,为了离婚,她什么都没要,给自己来了个扫地出门。因为闹离婚她跟父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我最深恶痛绝的,是别人无休止地谈论他们自己的孩子。我身边有几对夫妻,他们都是非常和善的人,但自从有了孩子后,育儿成为他们唯一的话题。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他们不停地发各种照片和感想刷屏,对孩子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大呼小叫:“天哪,她已经学会吃手了!”“你看这个角度会不会更漂亮?”如果赶上朋友聚会,他们会慷慨地把手机递给其他人,让那些不幸的观众把手机里几百张大同小异的照片和视频看过一遍——还不能快进。我另一位朋友,因为她的表兄每天都用QQ给她发送许多孩子的照片,她愤而将其拖黑,差点闹出家庭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对小孩来说,大街是不能随便去的,街上人多车乱,碰着就伤。街上岔路多,走着走着就回不来了。还有,大街上可能有坏人,把小孩拐走卖了也说不定。所以,家长向孩子们讲大街时,多将其渲染为一处充满危险的地方。然而随着年纪增大,在孩子眼里,大街日渐成为一处充满诱惑的地方,那里“没见过”的东西很多。对都市里的孩子来说,从家里长大,冲出家门走入世界的第一个“场所”,是大街。  相似文献   

12.
“映秀母亲项目”是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站在映秀发起的集哀伤辅导、心理支持、组织发育、生计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项目。该项目最初的参与者是映秀镇张家坪村在5·12地震中痛失孩子的母亲们。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母亲们亲手绣出了丰富精美的绣品,有自己孩子生前的画、有古朴典雅的羌绣、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等;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从一个村扩大到另一个村.从一个乡镇走入另一个乡镇。目前,这个项目已凝聚了3个乡镇5个行政村近100名妇女,制作出400余幅藏羌儿童画绣品。  相似文献   

13.
三个筛子     
香美 《当代老年》2006,(6):34-35
一天,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某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14.
谜似的红卫兵真假“孙悟空”理想主义的反叛历史的正、反、合不是英雄,不是恶魔“红卫兵”这三个字,一度对一些人说,是骄傲,是责任感的象征,与此同时,它又是另一些人恐惧的源泉.一度,它是仰慕欢呼的对象,前几何时,它却成了魔鬼的代名.  相似文献   

15.
自“爱心助学特快专递”栏目推出以来,来自各界读者朋友的善举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目前,已有近三十名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并与资助人建立了联系。 太原理工大学的侯燕军同学、山东财政学院的孙建增同学用勤工俭学的收入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其中孙建增一人就资助两名;甘肃省平凉市的金文彬先生在资助了一名学生后,又专门打来电话,表示要继续关注本栏目,尽自己所能地帮助那些可爱的孩子;家住大连市的退休老人刘淑琴打来电话,“希望能资助两名学生,给人生困境中的孩子们多一些支持”;天津市一位在合资企业工作的朋友准备资助12名学生…  相似文献   

16.
1989年元月27日,凛冽的北风吼叫着直往人的骨缝里钻,一列从陕西省宝鸡市开往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列车沿着陇海线飞快地奔驰着,行至河南兰考站时,它缓缓停了下来。下车的人流中有几个山东汉子,他们耐不住旅途的疲劳,要下车活动活动。“咦,这是谁家的小孩?”有人喊了一句,几个山东人循声来到站牌下,发现地上果然躺着一个被包裹得仅剩一双眼睛的婴儿。“这么冷的天,怎么把孩子放在这儿!”一个山东汉子说着,跨前一步把婴儿抱了起来。他想给孩子透一下气,便扯了扯捂在婴儿面孔上的被褥,这才发现婴儿从眼睛以下嘴以上的部位都被纱布缠满,中间平平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同时还露出来一封信。信上写着: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学生家长不管子女的学习成绩如何,不惜支付巨额择校费,千方百计将孩子送进了重点学校。结果是适得其反,苦了孩子,累了自己。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学生一个班为45到50人,可在某些重点中学,一个班多达七八十人,管都管不过来,又怎能保证教学质量呢?在这样的学校,最苦的除了老师,就是学生。一位“择校生”吐苦水说:“我就像一名体质欠佳的运动员,虽然在不懈努力,但总是力不从心,跟在别的同学后面苦苦挣扎。”将孩子送进“名校”,是想让孩子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家长可谓用心良苦。殊不知,即使是“名校”,也是生源、师资、学风和…  相似文献   

18.
我大学毕业没几年,就不知被哪位伯乐相中,一纸调令把我从三尺讲台推到党政机关,由“孩子王”变成“父母官”。开始是在离家乡数十公里外的一个乡任文教助理,后来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9.
钟阳 《老年世界》2008,(20):34-34
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人们的珍爱。树桩、枯根,本不是艺术,但将这些“璞玉”雕琢成“器”,便构成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各种优美造型,使人浮想联翩。欣赏根雕艺术应该从以下几处着眼。  相似文献   

20.
因为娶了她     
京是我们同学中“混”得最好的一个,三十岁 不到就拥有了几百万的资产,“行有车,食有鱼”,风流倜傥,出手阔绰,让我们既嫉妒又眼红。正如所有的光环不能被一人占尽一样,上天给了他一个平凡的妻子:矮矮的,有些黑瘦,弱不禁风,说话都怕把人吓着。就是这样一个小巧的女人,也不知从哪里来的神通,居然把京管得严严的。她病了,京端汤喂药,照料备至。京在外面喝酒,她只需一个传呼,京就心甘情愿地回去──其心急火燎之态,常令我们钦敬而又愕然不已。 一次同学聚会,我们问他:“为什么要那么怕老婆呢?现在的男人,有几个在外面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