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在产业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熵概念及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构建了产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机理,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产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正向演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德育尤其是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学校应了解网络时代的特点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研究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规律,构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阵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比利时物理学家兼化学家普列高京为道的布鲁塞尔学派,创建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复杂系统中的非平衡,  相似文献   

4.
耗散结构理论与科学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推广的原理。任何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外界有能量或物质等交换的开放系统(包括普利高津的open和Closed系统);另一类是与外界没有交换的孤立系统。按照现代的热力学理论,系统的熵的改变为ds=des+dis。des称为熵流,是由与外界交换引起的;dis≥0  相似文献   

5.
耗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散结构是一种自组织的宏观时空有序结构,它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但在其内部,并非只有普利高津所言的单向熵增过程。体系内外熵均处于平权的地位,这就突出了动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这种系统的演化方向就是可持续发展方向。把耗散结构的模式扩大到整个自然系统,就是人们所追求的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耗散结构的数学模型的内在序参量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的相互作用并决定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来的.文章从耗散结构及其形成条件入手,就德育师生关系满足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系统开放、远离平衡、非线性、涨落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新型德育师生关系建构的几点思考:德育师生关系通过开放引入负熵流,通过打破静止使系统自身激活而走向新的有序,通过建立自催化机制使系统内要素间产生非线性正向作用,通过创造有利的涨落、汲取负熵使系统产生新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开放 ,既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因此 ,高校要把握网络文化特点 ,积极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 ,勇于探索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新途径和新模式 ,开创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教授于1969年提出来的。所谓耗散结构,即指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國值时,可能从原来的某种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而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这种“耗散结构”的形成、稳定和演变的规律的一种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在各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于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一理论创立过程中。其创始人又很注重哲学思维的作用,并对东、西  相似文献   

9.
系统的涨落、协同与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统称为自组织理论)是分别由普利高津和哈肯于七十年代创立的,这两门学科从研究物质世界的实体出发,进而研究一般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规律,已成为现代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耗散结构论强调开放,侧重从外部环境对系统作用及系统内部的临界涨落来考察系统进化发展的依据.这与强调从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围绕系统目标间的协同作用来考察如何形成稳定有序结构的协同学共同组成了分析系统演化的完整的系统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协同与涨落的共同作用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对高校传统德育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笔者从环境变化着手分析网络对高校德育引发的影响以及构建高校德育新格局的对策,以期使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能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从熵增的自然演化观到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变公式,都是以物质能量耗散的不可逆性为基础的,即便按“自组织理论”也只是现成有序的转移而不是产生。那末,有序是如何创生的?本文作者在对现有一些自组织理论及自然界、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大量事实进行哲学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产生有序之能力属于演化中的信息,特别是演化之初的微弱的有序——潜在的信息。这种微弱的有序与强大的无序相互作用、结合后而发生了有序的创生。正是有序的创生与物质能量耗散的熵增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展开着自然界的生动演化。当代辩证发展观与机械论演化观的根本分歧正在于:前者注意到了有序创生机制从而认为自然界除了有序自发丧失的趋势外还具有再造有序的能力,而后者则认为自然界只能丧失有序而不具有再造有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把中国的科学技术同西方进行长期深入的比较研究后,指出:“无论是谁想要解释中国社会未能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原因,那他最好是从解释中国社会为何未发展商业的以及后来的工业的资本主义入手。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模式。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的因果关系,决非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式的因果模式,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应是诸因素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因果模式。如果根据历史事实,并上升到现代理论的高度。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这样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应该作为一个耗散结构来分析。大家知道,凡是一个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形成稳定而有序的动态结构,即耗散结构。普利戈金指出,耗散结构总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功能、结构和涨落。  相似文献   

13.
黄先可  孟涛 《东岳论丛》2011,32(1):115-119
创业资本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性,其发展、演变需要不断地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上的交换。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创业资本系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可以研究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方式,探寻促使创业资本系统增加有序性、减少无序性的路径。由此,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制造有利于我国创业资本系统发展的巨涨落,实现我国创业资本系统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红  李宏英 《理论界》2005,1(3):120-122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基本观点,阐明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四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至上思想、需求层次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是衡量和考核德育工作成效的尺度,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目的的具体化.在新时期研究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趋势;社会化趋势;人性化趋势;层次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是衡量和考核德育工作成效的尺度,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目的的具体化。在新时期研究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趋势;社会化趋势;人性化趋势;层次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竞争性市场的耗散结构理论描述刘润忠对于竞争性市场的描述,传统的理论侧重于市场的均衡状态及其静态的经济效率。本文试图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来描述竞争性市场的动态过程,着意刻画揭示市场在满足了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性条件后所形成的耗散结构市场对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上的指导方针。我们要在深刻领会学习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积极探索,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创造新业绩,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旷勇 《湖南社会科学》2005,22(5):158-16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诸多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负面的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的耗散结构系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的研究与开发,有助于人类思维的深刻变革。受方法论限制,有关创造力问题的揭示基本停留于现象学的描述水平。耗散结构论有关自组织的生成机制,为创造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原则。通过系统识别发现,创造力系统是典型的以自组织为特性的耗散结构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的生成原理,我们推知信息网构及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建构是创造力产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