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佛画的传入决定了西夏藏传风格绘画的产生,但后者并非是前者的简单翻版。二者具有共同的象征语汇系统、风格渊源和绘画程式,但在描绘的对象、主导的风格以及风格的衍化方面,西夏藏传风格绘画都表现出颇具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全面论述二者的异同对于学界进一步探究这种异同所形成的根源、背景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百年来的中国因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世纪以来,因明自印度传入中国汉地和西藏,又东渐朝鲜、日本、蒙古。近代以来,又弘传至欧美诸国,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学术。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在中国分为藏汉二支。藏传因明侧重于知识论,故又称为藏传量论(“量”是指认识和知识)。汉传因明的研究则是以逻辑为中心,只是随着唐初法相宗的衰落,宋、元以后,汉传因明几成绝学,研习的重心反而东移到了日本。20世纪初,随着佛学在近代中国的复兴,汉传因明亦随之复苏,并与藏传因明交融发展,迎来了中国因明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4日,达赖喇嘛不顾历史定制,破坏宗教仪轨,否定中国中央政府在班禅转世问题上的最高权威,公然在印度擅自宣布西藏一名儿童为“班禅转世灵童”,他的这一行为,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坚决反对。下面,我们从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两个方面看看达赖擅自宣布班禅转世灵童这一行径之非法及其政治图谋。关于历史定制清朝治理西藏,多次制定章程,对西藏的政治、宗教、军事、外交、财政、贸易、税收、差语等各种制度,均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定制。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有关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相似文献   

4.
因明是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自中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形成了汉传因明和藏传量论二支。藏传量论注重于知识论但亦有丰富的逻辑思想,吕澄、王森等对此已有所论述。近年来,又有法尊法师、杨化群、罗炤等将一些藏传量论的经典译介,从而使我们逐步有所了解。本文拟对藏传量论中的逻辑思想作一初步的介绍和剖析,以期引起学界的兴趣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论藏传佛教对汉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最早传入西藏是在公元 5世纪 ,大规模正式地传入则是在松赞干布时期 ,从唐朝和印度两个方向传入的。其后藏传佛教对汉族发生了长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唐、宋、元、明、清诸朝统治者 ,都崇奉藏传佛教 ,因此而影响到大量汉族群众。其具体表现是 :1 在汉族地区兴建了众多藏传佛教寺院 ;2 汉族人入藏传佛寺当僧人 ;3 部分普通汉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这些对提高汉族群众的文化素养 ,对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对促进汉族和藏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NHK的《西藏度亡经》专题节目引发的日本佛教界关于生命观的讨论,主要围绕该书宣扬的"中有"说而展开。以中泽新一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它反映了藏传密教的最高教义——大圆满法的精义,甚至是三万年来人类关于生命的参究和证悟的结晶。而以山口瑞凤和袴谷宪昭等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该书的"中有"说是在对佛教教义误读基础上,杂糅婆罗门教、西藏苯教的灵魂说而成立的灵魂实在论。它不仅违背佛教的"无我"教义,而且其修行方法有违背佛教戒律的危险性。《西藏度亡经》虽然与藏族人的临终关怀问题联系在一起,但从日本佛教界的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实践看,本书未必具有跨文化的理论普遍性。两派关于"中有"说的争论,源于密教的体证主义与"批判佛教"所主张的佛教的理性主义之间的方法论的对立。  相似文献   

7.
西藏社会体育的发展,是根据西藏历史变革而发展的。早期的西藏体育活动项目多半由西藏上层统治者享用,不能谓之大众性体育活动。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促进了西藏社会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随着西藏人民物质生活、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条件的提高,西藏社会体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代体育、民间传统体育在西藏各地竞放异彩,为西藏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社会体育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给人民带来了越来越健康的体魄。挖掘整理西藏社会体育发展历史,保护、传承和弘扬西藏民族体育项目,是研究西藏社会体育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西藏民族学院前身是西藏公学,是西藏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我的母校。根据当时西藏复杂的历史条件,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西藏在祖国内地办学的决定。1957年开始筹建,1958年9月15日正式开学,西藏公学的诞生,揭开了西藏民族教育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我是西藏公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我们于1957年7月离开西藏到祖国内地,当时由于西藏公学校址还未确定,我们先到了现在的甘肃省山丹市,当时是山丹县,在那里待了几个月。  相似文献   

9.
简论中央与全国对西藏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十年前,西藏在平定了分裂叛乱以后,开始了民主改革的伟大历程。在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热诚关怀下,西藏雪域高原上百万翻身农奴当家做生,从此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在封建农奴社会的废墟上.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后,各级政府都把发展地区民族经济、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推动西藏的社会进步当作西藏工作的根本任务。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利益,中央先后召开了王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如何加快西藏的社会发展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除国家对西藏实行政策倾斜、投入大量资金外,动员…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民主改革为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了崭新的起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纵观西藏50年来人权事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共和国成立后在西藏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和保障是十分正确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与教育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在为西藏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西藏高等教育与西藏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提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信息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从电子文件的内涵,西藏历史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电子文件在西藏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西藏历史档案电子化的必要性,阐述了西藏历史档案转化成电子文件的作用、风险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正当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翘首更加辉煌的21世纪之时,西藏民族学院迎来了建校四十华诞。岁月如流,往事如烟。这所创建于祖国内地的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不断发展,越办越好,走出了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办学路子,为西藏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为西藏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第九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毛泽东主席也多次指示,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西藏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贡献率越来越大。本文在总结西藏旅游业3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的同时,提出了西藏旅游业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种条件较之内地都十分艰苦、艰难的情况下,在世界屋脊上进行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改革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目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西藏通史著作在“藏学”研究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古代、近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西藏通史著作,并分析了不同时代的西藏通史的特点,对西藏通史的编纂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现代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西藏现代金融的发展历程,展示了西藏现代金融取得巨大成就,总结了西藏现代金融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8.
西藏教育管理体制产生于和平解放后,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探索、混乱、调整、追赶等几个阶段,形成了现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为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体制保障。但就整体来讲,西藏教育管理体制的民族特色还不够突出,与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能够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在回顾和分析西藏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发了进一步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藏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不同于我国其他省份的特殊性,本文从西藏及西藏国有企业的现实出发,分析了西藏国有企业加快民营化改革进程的有利条件以及影响改革的障碍因素,分析认为西藏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可取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为维护祖国统一、实现西藏各族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保障藏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起到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作用。达赖集团无视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的伟大成就,屡屡攻击、谩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炮制所谓的“大藏族自治区”谰言,妄图恢复黑暗、残酷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达赖集团炮制的所谓“大藏族自治区”的实质乃是搞“西藏独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昭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最适合西藏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确保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小康西藏、构建和谐西藏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