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藏社会稳定问题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还是个关注西藏必然要关注的问题,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稳定问题,学术界研究西藏社会稳定问题的力度大大增强,不少作品现世。其中,由孙勇教授于2008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顺利通过结项,并于2015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孙勇教授主持的这个课题是以  相似文献   
2.
基于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产品的显著特色,文章认为西藏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出路在于走高端的品牌化经营。作者以供应链的视角,对西藏农产品的原产地形象、企业产品优良品质形象和商业形象的认知与塑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这样才会促进消费者对商品典型性的认知,从而形成高端产品形象和高端品牌原型,高端品牌原型反过来会通过类别化影响消费者的商品典型性认知。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探讨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及其发展的战略对策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纵观西藏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自民主改革以来的四十年中,畜牧业、尤其是草原畜牧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是今后构建西藏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关键环节和  相似文献   
4.
西藏经济学从性质上讲,是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讲,它则是民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及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西藏的客观经济条件为根本依据,探讨西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西藏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含及背景,分析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为了确保使西藏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实践,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及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西藏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西藏发展旅游业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西藏旅游资源的优势从开发机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对西藏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的生物资源为依托,以生物产业及生物经济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探讨在遵循生物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在于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化。自治区党委及人民政府为了使西藏经济实现“三个转化”(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式经济转化及由供给型经济向经营型经济转化),走出多年来农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经过反复酝酿及科学论正,决定首先开发展条件及基础设施较好,易于见效又能带动两翼(藏东、藏西北)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拉萨河)中部流域地区。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造福西藏人民的宏伟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及大力支持,决定利用本世纪末这10年时间,计划耗资21亿元人民币,投入到该流域的综合开发建设中去。这项规模空前的开发“世界屋脊”的壮举及胜利完工,将使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西藏立于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9.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又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状况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贫穷与落后。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西藏不仅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还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优势,只要能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实事求是,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就一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状况,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同时,一个国家民族团结的状况,也是衡量执政党智慧、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藏族与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和亲密团结,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将这种客观的历史规律升华为我们每一个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觉悟,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繁荣富强、走向辉煌必然要求,当然也是西藏各族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在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的指导下,自觉树立和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这是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的核心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