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宪派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时期,它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反映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在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中,立宪派始终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主张君主立宪,指望清政府推行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政,反对以暴力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本文拟就辛亥革命时期广西立宪派的活动,试作粗浅论述。立宪派在广西的初步形成中法战争之后,洋务运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和导致外国侵略势力深入的反动本质,开始被一些进步人士所认识,由此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思想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湖南风起云涌的反清斗争,是当时全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武昌起义使湖北成为“首义”之区,那么,湖南光复则使本省成为“首应”之省。在湖南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各阶级阶层及其政治代表,诸如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立宪派,会党,满清官吏,地方绅士,下层民众等,都表现得十分活跃,在全国具有典型的意义。早在50年代史学界就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杨世骥的《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和李时岳的《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就是最早的研究成果。80年代后,随着史学研究领域贯彻“实事求是”和  相似文献   

3.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当中的表现,史学界的认识颇不一致。本文拟就立宪派的所谓投机、同革命派争夺政权及拆南京临时政府之台三个问题,谈点粗浅之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 关于立宪派“投机”的问题此论自民国成立即为胜利了的革命党人所大肆渲染,至今不衰。在任何一次大革命中,总难免有个别投机分子混入革命队伍,辛亥革命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辛亥革命中的所谓投机者不是个别人,而是一个政治派别,众多的立宪派人士。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资产阶级尚处发展状态,其内部按经济地位,已形成买办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中大部)、小资产阶级,即上、中、下三个阶层。而依照其政治态度,也相应形成右、中、左三派。作为资产阶级上层政治代表的立宪派,即改良派,或称维新派、保皇派……在戊戌变法前后,曾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突出代表而活跃一时。到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思想先进、行为激烈的革命派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过去,对资产阶级的上下两层及其政治代表立宪派、革命派的研究较多,对实际存在的资产阶级中层及其政治代表却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正在新的水平上展开探讨,这对于研究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对于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乃至整个近代史,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中,要在总体上科学地把握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状况,就必须加强地域性研究。武汉是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大的近代工商业城市,清代末年,武汉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弄清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状况,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开掘较深的领域。以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为契机,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下,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更呈现蓬勃发展状态。延至80年代中期,有关辛亥革命史的许多重要问题,诸如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外关系、思想文化战线的斗争、革命团体、立宪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问题、“反满”问题、会党、华侨参加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等等,都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探讨。1986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述评》一书,将建国以来至80年代中期30余年间辛亥革命史的研究状况,作了详尽客观的总结。近年的研究状况,无疑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对1986年至1990年五年间辛亥革命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本文所指的辛亥革命,下限止于二次革命失败。本文所介绍的研究状况,也仅限于中国大陆学术界。文中所述不妥之处,期望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冯祖贻、顾大全同志著的《贵州辛亥革命》一书,最近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从分析贵州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入手,分五章论述了辛亥革命在贵州爆发的历史根源、各个阶级力量所发生的变化、革命过程的特点以及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字数十四万。中国资产阶级和革命民主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全国陆续出版了章开源、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三卷本),金冲及、胡绳武著的《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多卷本),还有一些新的辛亥革命论文集。但据笔者所知,作为一个省(区),详细地、系统地研究和叙述辛亥革命全过程的论著还不多,而这种研究又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对全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填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将推动地方辛亥革命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因此,《贵州辛亥革命》如果说是一次新的尝试的话,那么,它是一次颇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正> 国民党改组派是二十年代末期至三十年代初期的国民党派系之一。它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为旗帜,既反蒋又反共,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中颇有影响,是中国共产党当时面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集团。夫于国民党改组派和国民党改组运动的性质,史学界大体上有两种看法:有的认为改组派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野派,国民党改组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的则认为改组派是打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幌子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反动政治集团,其实践活动是地主买办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投机活动。笔者持前一种观点。(一)国民党改组派和国民党改组运动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受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压迫,这是出现改组派和改良主义运动的阶级基础。一九二七年,民族资产阶级跟随蒋介石叛变了革命。他们本来希望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是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也是不可低估的一种政治势力。近些年来,已有不少历史学者对立宪派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作了历史考察。尽管在对立宪派的评价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的分歧,但是都认为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者们在论述立宪派的时候,大多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各省,特别是集中在江浙地区。这当然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这些地区的立宪派的基础最雄厚、势力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日》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动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为史学界所共识的。但当谈到它的编制者谁属问题时,看法就不尽一致了。笔者试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远非成熟的意见,供治太平天国史的同仁们讨论。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不少同志认为《太平天日》为“洪仁玕所撰”。最先提出此说的,是30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发现《太平天日》的王重民先生。他说: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史学界的新奉献──《简明河南史》一书读后郑永福张文彬、程有为、王珍同志主编的《简明河南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元月出版)一书问世了,这是河南省史学界一大喜事,是河南省史学工作者献给全省人民的一份厚礼。从史学研究方面来说,它也是河南省史学工...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的武汉民族资产阶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11年10月10日傍晚武昌城新军营房爆发起义枪声以来,历史已向前推进了整整七十年。然而,以武昌起义为高峰的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是单纯的“反满”斗争,还是带有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外史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产生歧见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对于中国当时是否已经出现民族资产阶级,看法尚未统一。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尽管其力量还十分薄弱。辛亥革命从酝酿、爆发到失败,所呈现的独特格局,正体现了领导这次运动的幼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 20世纪初叶,中国民族资本初具规模的地区,一是江浙,二是广东,三是湖北。本文拟对辛亥革命“首义之区”——湖北武汉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在袁世凯称帝的紧锣密鼓声中,《大中华》杂志刊登了梁启超反对帝制的宏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此文道出了“全国人人所欲言,全国人人所不敢言”,反对帝制复辟的心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公开宣告了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决裂。辛亥革命前一贯主张君主立宪的梁启超,何以要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与袁世凯一度亲密合作的梁启超为什么这时举起了反袁护国旗帜?倘对梁启超参加反袁护国的原因作点分析,即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且有助于对梁启超在这段历史中的功过作出正确评价。一辛亥革命后,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确有过一段不短的合作。这既反映了袁世凯为对付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惜倾心拉扰立宪派,以壮大自己力量之事实;也反映了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上层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研究辛亥革命评析刘德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篇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非常重视研究辛亥革命,其著作中多次论及。如《中国现时之危机》、《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问题》、《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接见...  相似文献   

15.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梁波偶见侯宜杰先生《清末立宪运动史》,随便翻阅,竟不能释手。细细读来,启示良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史学界对立宪派研究不够,且大部持否定态度。至六、七十年代,台湾同行在这一领域率先推出一批颇具学...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代表张謇,在武昌起义前一贯主张立宪,在武昌起义后转为拥护共和,其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相当深刻的。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张謇从立宪到共和的转变,却简单从事地一骂到底,什么“欺骗”、“伪装”、“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等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对此需要深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史学界一直有分歧,最近更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我把自己一些极不成熟的、粗略的想法,提出来向大家求教。 洋务运动的阶级基础 洋务运动是哪个阶级发动的,它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这个问题,过去似乎没有详细讨论过。但这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在许多有关洋务运动的专著、论文中,大多都附带论及。史学界对  相似文献   

18.
论汤寿潜的立宪思想及其社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冰 《齐鲁学刊》2002,(6):141-145
汤寿潜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著名代表 ,又是江浙立宪派的领袖 ,是晚清维新派中唯一一位与戊戌变法和立宪运动相始终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 ,在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中产生过重要影响。曾撰写《危言》一书 ,阐述了他匡救时世的维新思想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其功实不可没 ,因此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自革命发生之日起就日渐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史学分支之一。 90年代以来 ,辛亥革命史研究再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笔者就管见所及 ,对近十年来有关辛亥革命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的综述。一、政治史研究1 .辛亥革命的地位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 ,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杨春时按照时间和是否发生了自觉的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两个标准来分析 ,认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革命…  相似文献   

20.
江苏立宪派是清末立宪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主观上反对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控制革命并促进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在"二次革命"时背离革命,加速了"二次革命"的彻底失败.江苏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追求立宪的政治活动,加速了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但在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则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