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赫哲族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文明成果,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江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类型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环境、经济、政治等原因,赫哲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深入研究赫哲族文化内涵与特色、传承与变异,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益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益于引导赫哲族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有利益三江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的传统渔猎文化源远流长,赫哲族的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并深受渔猎文化的影响。然而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产生诸多影响,赫哲族不可避免地面临传统体育文化、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被强势民族同化的命运。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抢救、挖掘已迫在眉睫。本文以赫哲族的传统渔猎文化为切入点,对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文化内涵及传统体育中渔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力求为保护发展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是赫哲族渔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核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文章论述了赫哲族鱼皮文化的源流、鱼皮熟制和鱼皮缝制工艺,分析了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特色,探讨了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相似文献   

4.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历史上他们以渔猎文化为主,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赫哲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赫哲族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影响,如何在变革中去保护和传承赫哲族社会文化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源远流长。本文从介绍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出发,阐述了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面临流变和消失的严峻现状,探索了在发展中保护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新路,以期赫哲族传统而独特的渔猎文化能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长期以来繁衍生息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创造了以“渔猎”为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文化。赫哲族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文化开发中,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赫哲族传统习俗文化濒于灭绝。本文采用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研究赫哲族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和演变现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探讨其历史文化价值、精神文化价值、旅游文化价值及其对赫哲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现代化的理论和视角探索赫哲族传统习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民间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的民间工艺品以鱼皮为主要制作材料。本文以田野调查为资料,真实地反映赫哲族民间工艺的生存现状,从赫哲族民间工艺管窥赫哲族民族文化的现状与发展空间,试图为赫哲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找到一条适合社会现实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历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的文化内核进行分析与挖掘,旨在从乌日贡大会发展的历史轨迹,透析赫哲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与演化,揭示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意义,进而使赫哲族音乐文化遗产更能够得到保护与更大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社会发展变迁的同时,环境污染、旅游开发等因素使赫哲族的文化权益面临严峻的挑战,而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正处在流失的困境之中。因此,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构建相应的保护模式成为迫切的课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蕴涵着赫哲族的精神文化底蕴,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变迁,伊玛堪成为"世界级濒危文化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家、民族、生态的角度展开对伊玛堪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赫哲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民族文化元素在赫哲族民众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渐趋下降。  相似文献   

12.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蕴涵着赫哲族的精神文化底蕴,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变迁,伊玛堪成为"世界级濒危文化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家、民族、生态的角度展开对伊玛堪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繁衍生息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创造了以渔猎文化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宝贵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佳木斯大学地处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腹地,依据地缘优势,多年来十分重视对赫哲族历史文化问题的研究。2001年6月成立了三江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所,赫哲族历史文化即是该所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为突出地方高校教学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赫哲文化在倍受人们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了本民族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赫哲族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6,(2):189-192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时期民族生存发展史在文化音乐形态上的结晶凝聚,传承好、保护好,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对于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自信,以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在其长期的渔猎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丰富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语言、文学、艺术、宗教及民族风情等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呈蓬勃之势的经济开发浪潮中,更需要采取措施,传承和保护这些濒于灭绝的人类精神财富,让赫哲族文化遗产在三江地区开发中绽放生机,使其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  相似文献   

17.
伊玛堪为代表的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在与现代化的碰撞中遭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为挽救赫哲族传统文化,必须从本民族内部出发,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文化与经济相联系、保护与发展相联系,在尊重主体文化选择的同时增强民族内部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发展语言教育,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就像自然界存在着生物链和自然生态平衡一样,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所谓的文化链和文化生态平衡。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文化在共同存在和互相作用的的进化过程中推动着人类的整体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并保持一种相对的天然平衡。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维护地区音乐文化生态平衡,已经成为近年来文化界和艺术界学者关注的焦点。相比其他形式的传承途径来看,学校教育传承具有可复制和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优势,更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理应积极引入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投入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重大历史使命中来。  相似文献   

19.
正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赫哲先民创造出了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然而,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得赫哲族的民族特征及文化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挖掘、保护好赫哲族文化资源已显得日益迫切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的体育历史发展进程已有300多年,在长期生存背景下的体育文化有其特异风格,这是中俄两国少数民族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体育文化资源财富。文章通过研究黑龙江省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传统体育项目,使赫哲族传统体育成为黑龙江地区旅游的重要资源,有利于推动中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