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免耕播种机开沟器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免耕播种机的特点与技术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试验与测试.对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适应性进行深入探讨.经过研究分析,在北方干旱地区,采用动力型开沟嚣开沟性能较为可靠;在直立或倒伏的玉米秸秆地中免耕播种,采用动力型旋铣刀盘式开沟器开沟性能较为稳定;在一年一熟玉米地中免耕播种,采用开沟器安装切草盘加轮齿式拔草轮开沟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2.
干玉米秸秆是我国广大农区的重要农副产品,每年有大量的干玉米秸秆被烧毁或被烂掉,在燃料比较充足的地区玉米秸秆的浪费惊人。用干玉米秸秆制作青贮,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新鲜的玉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雄县种养技术推广站,经过几年实验,在常温下贮存嫩玉米,每个玉米贮存成本不足2分钱,比正常收干粒玉米效益高10几倍,嫩玉米常温贮鲜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对丘陵区麦茬水稻免耕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免耕与翻耕相比,分蘖快,根系活力强,功能叶面积大,提高了产量构成因素水平,增产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麦茬水稻免耕技术适宜于不同施氮水平和施肥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5.
裂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浅耕和常规翻耕三种耕作法和四种过磷酸钙施用量对稻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法间油菜产量无显著差异,而施磷量间油菜产量差异达极显著,耕作法和施磷量间存在互作关系.在免耕和浅耕条件下施磷的增产效果比常规翻耕条件下要明显得多.  相似文献   

6.
基于 1993—2020年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 FGLS估计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降水对其产出的因果估计。研究表明:以生育期整期为尺度的平均意义上的估计结果与分生长阶段的估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降水对夏玉米单产“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主要体现在抽穗期,存在最优拐点;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干旱会显著降低夏玉米单产;灌溉缓解了降水不足与不均对夏玉米单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夏玉米抽穗期适当升温有助于单产的增加,但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高温会显著降低单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及有偏演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0—2014年17个玉米主产省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将其划分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4个生态类型区,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物化学型技术与机械技术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定量分析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有偏演进模式。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北方春播玉米区技术效率最高,其次为西北灌溉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不同生态类型区技术效率的变化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玉米播种比例以及有效灌溉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生产技术进步主要以生化型技术进步模式为主,但不同生态类型区生化型与机械型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曾志红 《小康生活》2005,(12):11-11
在财政部的支持下,重庆市农科所于2004年大面积开展青饲青贮多用玉米新品种示范与推广,以发挥优质、高产、多抗、半紧凑、大穗型的青饲青贮多用型玉米新品种“渝单7号”品种优势,解决重庆地区玉米缺口大,青饲料严重不足,制约该市畜牧业发展问题。该所结合全市玉米生产实际,制定了渝单7号繁育制种技术规程、高效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及秸秆青饲青贮技术规程,在全市建立高产示范片、青饲青贮示范片和辐射推广示范点,  相似文献   

9.
以几年区域和品比试验表现突出的法国P23、P24、两个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一起,按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陕西长城沿线风沙滩区,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玉米种植密度以每亩5500株较为合宜,否定了生产上过去常常以每亩4000—4500株为限密度的做法,为这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合理密植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也为提高当地玉米生产水平找到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双基SAR干扰方程出发,将发射功率等与发射机有关的参数之积等效为干扰机在目标处探测到的回波功率强度,简化了干信比方程.推导了一定干信比下的干扰机等干信比覆盖区域,详细分析了此区域的特性及其与干扰机参数的关系.最后,从接收机已知角度讨论了有效干扰时,干扰机的等效辐射功率、干信比及干扰机到接收机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前人认为,桑塔木组泥岩隔水层控制了海西早期岩溶的分布范围:北部的桑塔木组缺失区是海西早期岩溶的发育区,并对先期的加里东中期岩溶产物加以全面改造;而南部的桑塔木组覆盖区则仅保留了加里东中期岩溶。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地震学等研究表明,海西早期岩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桑塔木组的限制。桑塔木组的覆盖仅仅改变了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的形式,即由裸露风化壳型岩溶转变为覆盖承压型岩溶。指出了与主体区相连的断裂带才是岩溶—缝洞型储层的发育区带,而孤立的、不与主体区相连的断裂带,岩溶作用不发育。该岩溶作用的发现,对于在塔河油田南部、西部桑塔木组覆盖区寻找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呈逐年增长态势,突发性溢油事故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发展有效且廉价的石油吸附剂成为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碳化玉米秸秆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中空结构的石油吸附材料.它不仅可以回收利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玉米秸秆在不同温度下碳化,可以制成碳化玉米秸秆.此种碳化玉米秸秆对氯仿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5 g/g,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户认知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是技术最终采用的主体,其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程度关系到此项技术能否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从农户角度评价旱作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适宜性问题,以阜新市保护性耕作重点示范推广区域开展的高茬覆盖、碎秆覆盖和整秆覆盖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模式的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模式在当地的认知程度为:高茬覆盖模式>整秆覆盖模式>碎秆覆盖模式,高茬覆盖模式农户认知程度最优,碎秆覆盖模式农户认知程度最差。其中,高茬覆盖模式中,农业投入、产出投入比、播种质量、保苗率、作物长势、预防病虫草害、劳动力接受该项新技术所需时间、示范推广面积农户认知程度最优,适宜于以秸秆为主要燃料和秸秆作饲料的地区;整秆覆盖模式中,农产品产量增长率、保墒效果、受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比重农户认知程度最优,适宜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碎秆覆盖模式中,农产品产量、土地净生产率、土壤肥力、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农业用工减少量农户认知程度最优,适宜于劳动力短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明专利成果“秸秆快速微贮生物添加剂”——秸秆微贮宝(专利号:ZL97119176.X)可将稻草、麦秸、玉米、高梁等各种农作物秸秆10天发酵成适口性好的牛、羊、猪等牲畜饲料,每袋50g处理1000公斤秸秆,比青贮法快20-30天,比氨化法节省费用6-8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节粮养殖首选产品。我国年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2020年玉米主产省市域层面数据,采用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补分离政策显著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并降低了玉米总产量;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具有时效性,这一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增加竞争作物种植比例来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同时促进了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玉米单产;玉米播种面积的负向效应大于玉米单产的正向效应,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减少玉米播种面积,最终使玉米总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一、原料选择 (1)精饲料。兔常用的有玉米、大麦、高粱、麦麸、豆饼、葵花饼、花生饼、小麻饼、鱼粉等。料中含水量不超过安全贮藏水分,无霉变,杂质不超过2%。(2)粗饲料。兔常用的有玉米秸秆、豆秸、谷草、花生秧、栽培干牧草、树叶等。晒制良好的粗饲料水分含量为14%—17%,叶片脱落少,色绿且有芳香味。霉败或水分高的粗饲料禁止使用。玉米秸秆容量小,加工时颗粒化或加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是维系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关于货币政策效应问题一直都未形成统一意见,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货币政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一个包含货币参数的经济增长模型来考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在稳定状态下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用性,以中国2000—2013年经济数据为例,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倒U型关系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对不同掺混比的玉米秸秆与煤矸石进行混合燃烧试验,综合考虑因素与因素间的协同作用,分别对着火性能、可燃性能、挥发分析出性能和综合燃烧性能等试验组合进行燃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各项燃烧指数影响均较大,掺混比对着火性能、可燃性能以及综合燃烧性能影响较大,升温速率仅对挥发分析出性能影响较大;混烧的优组合试验为氧浓度30%、掺混比为2∶3、升温速率为10 K/min,多因素正交分析获得的优组合可显著提升混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工况中,45钢是在有润滑的状态下工作,且所受的载荷是变化的情况,课题组在自行改装的MMS-2A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环一块接触摩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在油润滑状态下变载荷对45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性能进行对比;并对45钢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干摩擦和油润滑状态下的45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油润滑条件下的磨损量比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量要小很多;在油润滑条件下,45钢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研究验证了油润滑的存在有助于改善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700百帕、500百帕上的假相当位温θse和温度露点差(t—td)的候平均演变曲线,反映出长江上游地区夏季风的变化,并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特旱的1972年和特涝的1974年的夏季风活动规律,表明干旱年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短于洪涝年。通过500百帕上的候平均θse值,构造了一个表征当年夏季风特征的夏季风的综合指数Icsm,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反映出夏季风到达迟早、持续时间及强度等特征,为长江上游的旱涝预报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