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紧紧围绕人与自身历史的关系这个主题,完整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思想。它认为:历史进程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历史进程的实现方式是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表现形式的统一;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群众合力与个体分力的统一。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求我们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要求我们在党的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反对搞个人崇拜。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及系统理论,分析了社会稳定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本动力、合力动力的子系统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对社会稳定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杨霞恩格斯晚年提出并作了精辟阐述的历史合力论,其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完整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思想,对人与自身历史的关系这个为众多的人们感到困惑不解的难题作了令人信服的论证。自恩格斯提出这个理论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4.
历史合力论思想是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补充和创新发展.恩格斯历史合力论观点坚持经济状况是决定历史发展的第一位要素,同时强调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各种历史合力的相互作用,并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历史推动力是可变的.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与当前中国社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对指导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一科学判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契合。"集中力量"与多个意志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思想相契合;"办大事"与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相契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与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的思想相契合;"全国一盘棋"与历史是沿着合力整体方向发展的思想相契合。历史合力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论渊源,在理论上印证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正确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历史合力论的当代实践,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性,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正>刘歆立的近25万字的新著《恩格斯历史"合力"思想新论》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该书属于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负责实施的2015年度《河南社会科学文库》资助出版的10本专著之一。该书可以说是长年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精雕细琢的结果。历史合力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性质之间的联接点,在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中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和阐释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正确再现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学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社会结构论》评介胡寿鹤正值理论界热烈讨论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更新和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内容,呼唤改革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之际,谢平仄先生在多年从事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历史唯物主义动力观的辩证性质杨章钦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已相当广泛、为时亦久,但众说纷纭,今难成定论。本文试从方法论角度,侧重其基本辩证性质,对历史唯物主义动力观再作探析,以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必将从历史决定论走向历史合力论。历史决定论是唯物史观首先确立的理论形态和历史思维方式。恩格斯晚年对它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提出了历史合力论。历史合力论把历史发展看成是社会有机体一切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的产物,致力于从各种因素的交错和综合中再现历史的实际进程。较之历史决定论,它具有更宏阔的历史大视野,十分“贴近”历史的真实,具有极强的理论整合能力和解释功能,因而能更好地满足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或多国可能胜利论的提出,是历史唯物主义从早期的突出经济状况决定作用向着注重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发展重点转变的突出表现。恩格斯的合力论是这一转变的内在的理论动因和理论标志。从恩格斯至毛泽东,对历史发展观相对平衡性质的论述表明,历史发展只是相对平衡的状态。无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是经济状况与上层建筑之间,它们之间的矛盾平衡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恩格斯合力论由此开辟了历史发展的两条合力路径,其一是相对失衡,其二是相对平衡。历史发展表明,两条路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无论是走向绝对失衡,还是绝对平衡,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晚年恩格斯在批判以保尔.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歪曲,纠正党内教条主义倾向的斗争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理论,如合力论思想,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真正动力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如何发展生产力、深化生产关系领域的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强化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以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必然,是唯物史观的伟大理论创新。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上:(1)科学揭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突破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2)精辟阐明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3)深刻阐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拓展和升华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理论;(4)把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立党治国的伟大实践,赋予唯物史观鲜明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3.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直被视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精辟剖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探析路易·波拿巴一步步走上复辟之路的过程中,除了肯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之外,还将政治斗争、意识形态、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与个人等因素纳入归因范围,强调是物质经济关系的客观决定性动因与“现实的个人”的意志愿望以及个人背后强大的阶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发生,表现出较为完整的历史合力思想。《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蕴含了历史合力论萌芽,是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本人和自己一贯思想的更为系统与完整的总结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利 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探讨和解决了一系列宏观教育问题。因此,邓小平 教育理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讲,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灵活运用和积极发展的结果,它对我国教育理论 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具有坚实的唯物史观理据和丰厚的唯物史观意蕴:“生命至上”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举国同心”内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合力理论;“舍生忘死”既表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离不开必要的思想文化条件,也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尊重科学”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要义和方法要求,反映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命运与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展现。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重建的理论范式,坚持社会劳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并把自然、文化和技术纳入其中;倡导整体人类中心观,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主张生态原则优先的实践观,强调建立一个"可以承受的社会"。这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问题进行了哲学思索和探讨,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提供了新视角。但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没有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导致了其在逻辑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和不可分割的部分.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形成过程,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均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植根于实践中的理论,是植根于唯物史现基石上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性原则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的哲学依据。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更为突出和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个性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目标、价值尺度和发展动力。生产力标准和人的个性发展标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两把重要尺度,二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把马克思的个性理论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对于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教训、对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实质、对于未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不断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家,即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力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标准不动摇,把生产力的发展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