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帝神农时代大约距今8000年至6000年左右.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史籍有"生于烈山"说和"长于姜水"说.炎帝的陵寝史籍记载只酃县一说.葬在"长沙茶乡之尾"炎帝陵的是第一代炎帝.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关系是同源共祖、前后相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文明始祖的神农氏、炎帝,是中国传说中著名的文化英雄;神农氏、炎帝是一人还是两人,历来众说纷纭。从对五行说中颜色与方位的联系入手,并通过考古学、民俗学及传说与文献材料的探讨,试证神农氏、炎帝源于南方。  相似文献   

3.
史料中有关炎帝神农氏为南方之帝、南岳衡山君的记载,炎帝神农氏在南岳及周边地区的活动,南岳“僧道同居”的格局以及历代帝王对南岳圣帝祀典的重视和隆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南岳庙祭祀主神为炎帝神农氏。  相似文献   

4.
所谓炎帝神农氏的生地,实际上是指炎帝神农氏的早期生息与劳作之地。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民丧学界歧见丛生。作者以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术界大都未能跳出将炎帝神农氏的生地作单向、静止考莽的误区。为此,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材料的精细分析,分别对炎帝生地、神农生地和炎帝神农舍一后的生地进行多向的、动态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炎帝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开山鼻祖,他首创神农氏琴——五弦琴,其造琴制乐伟大历史功绩铭刻在炎黄子孙的心田。文章就炎帝造琴制乐、开中华民族音乐先河及其对中华民族音乐的伟大历史功用谈及独到的见解,特别是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对炎帝造琴创建原始音乐礼制的功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总结。这在目前为止,对炎帝神农氏的研究还是独到的,能自成一家之言。这对炎帝神农氏的研究将另辟蹊径,大大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伏羲神农炎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伏羲是个哲学概念,伏羲、宓羲、包羲、太昊、东皇太一等等都是指《易》学中的“太极”,后人称这种哲学的创立者为伏羲氏。伏羲氏其实就是烈山氏,亦即神农氏,是第一代神农。《易经·系辞》所讲的“伏羲氏没,神农氏作”中的“神农氏”是指第二代神农,亦即烈山氏之子柱,被祀为稷,是我国的第一位后稷。少典是末代神农妃,生黄帝轩辕和炎帝蚩尤。伏羲出生在陕西宝鸡,葬于湖北江陵,第二代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县,葬于湖南酃县  相似文献   

7.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大约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炎帝神农氏教民农耕,以解决时政,使生命得以延续;又品味百草,为民治病,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毅力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厚重。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珍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
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还发明了最早的医药等,为远古渔猎时代进化至农耕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备受先民推崇,被尊为三皇之一.后人称颂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将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称为炎黄,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汉代已经有了祭祀炎帝神农的活动,而且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如“神农社”之类.汉代画像中常见有对炎帝神农事迹的描绘,虽然这些事迹具有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却形象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对炎帝神农的崇敬.现代各地对炎帝神农的纪念活动,便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优良传统,将寻根问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张扬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炎帝神农氏,论者多以为起源于陕西宝鸡.检索先秦文献却发现,有关神农氏活动的记载皆集中于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而“宝鸡说”却找不到任何根据.“宝鸡说”所据以立论的“姜水”,据《山海经》言则在太行山中.汉唐以降文献披露了相同的信息.而在太行山地区至今仍存有大量与神农氏相关的祭拜建筑、传说遗迹以及习俗活动.同时据考古所得,最早的粟作农业遗址,也集中在太行山地区.文章以古典文献为依据,结合方志碑刻、地方传说、民俗信仰、生态环境、考古发现,对神农氏与太行山地区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认为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的发祥地,也是神农氏活动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时代的英雄人物的象征和化身,把炎帝说成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具体历史人物,炎帝文明代表了某一地区的文明都是不确切的。炎帝神农氏的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敢于开拓、重视创新、重农尊农的精神文化。弘扬作为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文化,有利于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炎帝与神农实为两人,炎帝排在神农与黄帝之间,而炎帝就是与黄帝作战的蚩尤,二者同为太嗥神农之后。而将炎帝与神农混在一起则始于班固  相似文献   

12.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缺略,所以有关他们的传说或后世的记载,有很多失真的地方.经过考证,认为黄帝的生地应在今陕西凤翔县境,炎帝的生地应在今陕西岐山县境,或在今陕西宝鸡市境.至于黄帝的葬地,汉代的记载本来是很清楚的,就是在上郡阳周县的桥山,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的大梁山.但随着后代阳周县名的迁徙,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也不断被搬家.直到唐朝才把甘肃正宁县东、与陕西黄陵县交界处的子午山当作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并把黄帝陵建在这里.炎帝墓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只说是"葬长沙",并不具体.对此在宋代曾经作过一次认真的调查,终于查清炎帝陵的所在.神农氏和炎帝并非同一个氏族,现在人们往往把炎帝与神农氏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当然这个误解也决非自今日始,至迟在东汉时就有人把神农氏与炎帝合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3.
关于炎帝、神农氏、烈山氏究竟是否同一个人,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本文以为,自先秦以降,各种典籍关于炎帝、神农氏、烈山氏的记载都是间接取之于上古神话和传说,并非有直接文字可考的信史。而任何神话和传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空间上的移徙与分歧和时间上的演进与变异。作者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多向的、动态的考察,揭示了炎帝、神农氏、烈山氏之间的分合关系及其因由  相似文献   

14.
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神农炎帝文化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大变化,即炎帝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神农在农业文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神农炎帝文化明显丰富,有关神农炎帝的信息明显增多。影响神农炎帝文化传承的原因是民众意愿、社会政治、农业发展、时间与空间、人群与书籍。  相似文献   

15.
株洲炎帝陵区旅游开发之制约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洲炎帝陵是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之地,炎陵县境内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目前炎陵旅游开发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着品牌知名度不高、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以及游客滞留时间较短且消费单一等制约因素。只有进一步发掘炎帝文化内涵,扩大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才能更好地打造出炎帝文化旅游品牌,使其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谈神农与苗族石宗仁人们知道古史称神农为炎帝,但不一定知道,上古先民为何称炎帝为“神农”而不称其为“农神”?“神农”与“农神”这两个词语有无区别及其具有何种语言含义?如此等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前人对神农的解释,神农意即农神也,神其农业者也;炎者为...  相似文献   

17.
魁隗氏、连山氏皆指人身牛首最初的炎帝神农氏,而大庭氏则非.魁隗亦即伊耆,所在的大方向即荆楚之地.炎帝神农氏最初所居是一个名叫连山的云遮雾绕的大山区.地因其自然特点而得名,族以其地而得氏,因此而称炎帝神农氏为连山氏.连山就在今湘粤桂交界的九嶷山区,九嶷南麓至今还有连州市、连山、连南等县、市名,九嶷腹地古亦为荆楚之地.  相似文献   

18.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 ,对古文献记载中的神农、炎帝、少昊、蚩尤、黄帝等传说分别进行对比考证 ,认为 :一、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及其地域 ;二、炎帝与神农系同一氏族 ,即炎帝出自神农氏 ;三、少昊是与炎帝神农氏族不同的另一氏族 ,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时代及其地域 ;四、蚩尤是炎帝神农氏族的一个分支氏族 ,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 ,正是蚩尤的故地 ;五、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山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及其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9.
神农或者神农氏,一般认为是汉族神话传说中农耕技术的发明者,关于他的所有传说,都围绕其对农耕技术的发明而衍生。神农的核心身份为农业神,“神农”一词的本义与另一农业神形象“后稷”之名等效,都是指对农业的发明和引出,并含有诸侯、首领之义。对神农祖先神身份的认同主要源于神农神话与炎帝神话的合流,这一合流始于西汉,成熟于晋代。战国时期,崇古思潮盛极一时,神农在这一历史浪潮中被推出,这一形象据农生民,以农教民,对农耕文明生态中道德伦理的成立具有极其关键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神农氏、炎帝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似神,又似人,炎帝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至今犹受尊崇;神农氏发明农耕、医药,功德无量。自汉代之后,二者逐渐合而为一。他们到底是神还是人,是一还是二,两千年来,聚讼不已,也许今后永远也无法弄清,但从这类传说中,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同时,从文化的角度去考察,我们对传说时代的古史也才能有较为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