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班牙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在语法上却有很多共同点。本篇文章介绍的是西班牙语与英语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相似性。不定冠词的相似性包括:表示初次提到的人或者事物,指一类人或者事物以及表示不确定的人或者事物。定冠词的相似性包括:表示前面提到过的人或者事物,表示确指的人或者事物,表示某一类事物的总体,表示唯一的事物等等。  相似文献   

2.
象征在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很常见,它借助事物间的联系,以具体事物作媒介,使人联想到与该事物有联系的相关事物。由于它采用的是“托义于物”的手法,不但具有生动感的特点,又意在言外,容易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如我们看到“做老黄牛”这个字句,所想到的不仅是“黄牛”  相似文献   

3.
象征在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很常见,它借助事物间的联系,以具体事物作媒介,使人联想到与该事物有联系的相关事物.由于它采用的是"托义于物"的手法,不但具有生动感的特点,又意在言外,容易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如我们看到"做老黄牛"这个字句,所想到的不仅是"黄牛"本身,而且由此联想到忍辱负重、敦厚温顺的人格."在象征中,语言符号本身似乎只是一种媒介,或者说只是一架桥梁而已,它让人们通过有限的符号去产生无限的联想,去联想语言符号所暗示的意义."[1]因为联想思维的不同,语言中丰富多彩的象征词汇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表示的寓意又大相径庭.如喜鹊,被阿拉伯人视为不祥之兆,当作小偷或笨鸟;但中国人却视之为吉祥鸟,报喜鸟.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14,(4)
正在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盛行之今日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如今只关注有趣的事物,好像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进入"娱乐至死"的时代。不是吗?无聊弱智的电视节目,无处不在的网络虚拟世界,以及永无止境的微博"碎片",已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一"套牢"。当下娱乐对人的控制无处不在。自从《超级女声》在中国第一次以娱乐的方式搅动人心,全国各地电视台便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以娱乐相拼的  相似文献   

5.
共情,亦称同理心,对于社工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那么,为什幺要共情?我们一般会回答,因为案主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为什么案主有不同的想法?因为大家的生活环境不同。为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想法?因为所接受的教育、接触的事物不同会导致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诸如此类。然而,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开,延伸到科学艺术领域,再回过头来探讨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容易说服自己不仅仅要从专业的角度对案主共情,而且在生活中对万事万物都需要“共情”。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的摇篮,它不仅对个体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也对个体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现代家庭对子女人生观教育的功能却相对弱化了。本文试分析现代家庭对子女人生观教育功能弱化的原因、表现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国泰 《职业》2017,(28):94-95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一些新的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与德育教育有很多的契合点.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课程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案例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逐渐形成阳光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结构。隐喻已经成为横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认知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课题。隐喻是指人在认识不同事物间的某种相似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想在语言层面上的一种表达形式,即联想是隐喻的产生基础。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霍克斯与杨宪益对于红楼梦的翻译有诸多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亦是多样的,其一在于中西方文化相异。语言相对主义认为语言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不同文化背景会造成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霍克斯译本更多体现出更多西方世界观,而杨宪益译本则更多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林海 《职业时空》2008,4(7):29-29
价值观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价值理念。人的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认识,是评价理性成果的集中表现。具体说,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对自由、幸福、自尊、诚实、平等、金钱、家庭、朋友等,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则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由于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或社会的各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参加社会实践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纵观历史,人类价值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融入到了青年一代的生活之中。大学生这一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同时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2.
董洁 《职业》2011,(24):98-98
一、积极培养,科学训练 人脑对事物的认识各不相同,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有些人深刻,有些人肤浅,有些人全面,有些人片面。职业院校学生各种经验不丰富,认识事物往往把握不准,这样在头脑中建立的意识概念就容易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3.
朱晓枫 《职业》2012,(25):108-109
惰性,似乎人人生而有之。生活之中,任何人都会产生惰性,或多或少,缘由也是多种多样。我们克服惰性的意志力并非与生俱来,或来源于一个值得所求的目标,或来源于对生活的一种执著的感情并由此衍生而来的对事物不惧困难的精神……目标高低不同,执著程度不同,意志力便有所不同,惰性改变也自然不同,每个人便由此走不同方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化的时代,同种事物以不同角度审视,亦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所谓时尚,不仅仅是拿着相机45°仰视自拍,也不仅仅是阿玛尼设计的三件套。有一种时尚,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又能够做到的。比如,少开一天车,坐地铁时为老人让个座—公益,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所追寻的新兴时尚。  相似文献   

15.
一、信念就是牢固的观念观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信念,也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然而,观念与信念的差别是什么?差别仅在于看法的牢固程度,即信念是指牢固的观念,或对事物习惯性的看法。观念之所以较弱,是因为观念随时都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是事物价值在个人思维中形成的观念。它是一个人对待事物价值的看法。在更多的时候,价值观源于出发点,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和视野。Michael Prosser把价值观定义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是最深层的文化。"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从而使人们区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本文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来加深对中西不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喜欢探索一切新鲜的事物,若不加以引导可能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境界决定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并互相影响,因此,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同一事物的表达上也有所不同。本文立足于词汇选择、句式结构、语篇等层次,着重分析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因此上思想道德课时不能只局限在相关理论知识和复习而用知识,艺术,讨论形式,幽默,感情,故事,新信息,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学习等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