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利弊及策略贾九平企业除了发行债券、股票融资之外,还可以发行与股票相联且将来可转换为股票的金融工具。这种兼具债券和股票特性的工具包括可转换债券(国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和配发认股权证的债券。可转换债券是可以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证券,转换...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筹划、国有股权退出等领域的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可转换债券具有债券和潜在股票的双重特性,文章分别从侧重于其期权性和债权性的角度对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期权特征,讨论了可转换债券转换权的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和债券价值定价模型,指出两种定价模型在理论上的互通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并以2002年4月万科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例,对转换权的理论定价和实际定价结果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对发行公司的好处 ,从期权定价模型入手介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及其对发行的指导意义 ,进而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借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对发行公司的好处,从期权定价模型入手介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及其对发生的指导意义,进而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转换债券实践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已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得失,剖析导致我国可转换债券失误的证券政策、证券市场和公司理财观三大基本原因,探讨促使我国可转换债券规范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的双重属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使可转换债券融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果的不同将影响企业进行融资决策中资本结构的制定,因而需要对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进行确定。完全转股和回售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和极差两种极端情况下可转债融资所产生的结果,此两种结果决定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的上下限,将完全转股结果下所求得的最优融资资本结构作为可转债发行范围的上限,回售情况下得到的最优融资资本结构作为发行下限,从而得到可转换债券发行范围。最后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融资决策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解释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发行条件设计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化债券是一种新型金融工具 ,在发行条件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分析方法 ,对可转化债券发行条件设计进行技术分析。首先运用公司理财理论和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可转换债券发行金额、票面利率和存续期限等基本要素的设计思路 ;然后综合考虑融投资双方的利益 ,确定了转股价格的理论范围。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是一类新兴的筹资工具,公司运用该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必然会引起公司价值的变动。文章在对相关理论支撑进行诠释的基础上,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十多年来的实践为依托,对其发行影响公司价值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反映并不敏感的结论,在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所在的同时,提出规范和发展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隐含期权的证券的定价—期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是直接债券和股票期权的组合。本文讨论了用期权定价理论给它们定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投资工具,它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是一种混合型的投资工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债券。以其风险小收益大的优良性能而受到众多中长期投资者的青睐。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可转换债券试点,“南化转债”和“丝绸转债”的发行和上市使得可转换债券成为市场之焦点.这一新的证券品种的推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证券发行的股价效应不仅取决于公告信息含量,而且还与投资者认知特征相关。结合中国市场卖空制度环境,构建企业证券发行模型,探讨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企业证券发行股价效应的影响机理,进而利用2008—2011年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异质信念与证券发行股价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发行股价效应为负,债券发行股价效应不明显;与此同时,股权发行股价效应大小与异质信念正相关,而债券发行股价效应与异质信念无关。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证券发行股价效应的关系受证券类型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折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师事务所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中介机构。国外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IPO的折价幅度,促进新股的顺利发行。随着我国《证券法》等证券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主承销商和发行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日益倾向于聘请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并不能降低IPO折价幅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金融工程学的分析方法论述了发行可转债券的利弊 ,指出了在当前可转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取向的路径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微观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化过程进行了讨论,并选择了可行的财务指标对其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利用路径分析有效地分离了公司各经营特征对资本结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发现公司经营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公司负债率往往具有不同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价值评估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作为金融衍生品之一,除了包含债券本身的价值,还具有股票和期权价值等特性。可转换债券的定价不仅是制定合理发行价和转股价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投资者评估其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并有利于风险管理和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先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进行探讨,然后采用二叉树和Black-Scholes模型定价,并通过案例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lack-Scholes定价方法效果优于二叉树方法;随着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转换债券价值正逐步走向合理的估值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动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2002年至2004年间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行可转债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后门融资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行为,通过大额筹资有利于上市公司控制权益最大化,标的股票低迷的价格表现是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热衷于发行可转债的原因所在;同时,诱导性的政府政策进一步促成了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国债发行规模及相关影响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确定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 ,并应用协整理论对国债发行规模及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关系检验 ,建立了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 (ECM) ,解释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国债发行规模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上,关于可转债的发行动机可以归结为五类,即基于不对称信息框架的理论、基于代理问题框架的理论、基于税收优势的理论、基于管理者自利的理论和基于权益市场配给额度的理论。在截面数据检验的过程中,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理论得到较多的支持,另三种理论却鲜有支持。而代表实业界观点的问卷调查得出的可转债发行动机是可转债的低利率及权益的溢价,这与理论动机大相径庭。可转债发行动机在理论、实证检验和问卷调查三方面形成差异的原因值得继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存在发行定价偏低、“热门股市场”和新股长期表现失常等现象。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A股股票和封闭型新基金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存在着发行定价偏低和“热门股”现象 ;但其长期表现明显好于市场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