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2009年10月-2012年9月间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修正的F-O模型,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对创业板IPO股票的价格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业板IPO股票在上市后36个月内存在明显的弱势现象,新股发行定价偏高是导致长期弱势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创业板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定价效率偏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创业板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双轨制”和公股上市流通问题。刘晓兵在《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第5期著文指出,我国股市中“双轨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定价规则的“双轨制”,即国有股、法人股等公有股实行计划定价,而社会公众股实行市场定价;二是流通权的“双轨制”,即国有股、法人股等公股的非流通性与社会公众股的完全流通性并存。定价规则的“双轨制”是流通权“双轨制”的基础,因此要彻底解决公股流通问题必须废除“双轨制”,从改革股票发行体制和改革股票流通体制入手,实现国有…  相似文献   

3.
验证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股票溢酬”,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在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产生的“股票溢酬之谜”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3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月度数据,将我国资本市场划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3个具有典型中国股市特点的市场,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在“牛市”和“震荡市”远小于成熟资本市场,在“熊市”出现了不符合模型设定的负值,同时实证结果也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股票溢酬”,投资者在“熊市”中倾向于“踩踏式杀跌”,在“牛市”表现出强烈的风险偏好倾向,而在“震荡市”中会出现无方向性的混沌式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IPO中的价格管制及其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罕见的牛市行情,A股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市场更成了无风险、高收益的代名词。从一级市场申购获得的新股票,在二级市场开始流通后,其价格在上市首日即可出现数倍的暴涨。打新股成为最时尚的投资项目。借助对中国新股发行市场的观察,本文分析新股发行价格管制机制对股票一、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价格管制导致的新股发行市场租金的产生和追逐。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整体经营效率有提升趋势,但衡量1999—2006年问中国主要银行经营效率及其无效率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历史包袱沉重、政策负担过多与产权结构是影响银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应用随机边界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新股市场发行定价与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定价是否存在定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研究发现,中国新股发行定价不存在类似于国外市场发现的随机上边界,相反却可以得出存在着显著的下边界现象,这种偏离程度对后市回报有一定的解释力。同时发现新股上市后,市场定价同样存在显著的下边界,显示有部分新股上市后被市场高估。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股票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当前 ,我国股票市场长期的低迷状态及众多股票发行跌破发行价的现象 ,引起人们对股票市场理性投资的关注。通过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解读了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发行定价的历史与现实,针对我国现行询价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一些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综述一级市场股票发行定价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原理,建立了股票发行与申购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给出了股票发行公司和投资中购人的博弈对策、股票抑价发行的博弈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IPO市场季节性变动现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理论界、实务界也开始关注关于IPO(首次公开发行的三个异常现象:短期价格偏低现象、长期价格偏高现象和市场季节性变动现象.文章对中国IPO市场的季节性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证券市场现实存在发行旺季现象的结论,并对相关的后续研究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信息含量表示会计盈余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1995—2000年间中国A、B股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A、B股市间盈余数字的信息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B股市场明显高于A股市场。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股市的“硬分割”阻碍了投资者对信息的传递、评价和反应,进而导致A、B股市场出现“软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在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和我国高校校办企业面临着社会化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 ,高校校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并争取发行股票和上市具有的优势条件 ,提出了争取发行股票和上市应做的准备工作 ,研究了高校校办企业争取上市的途径、方法和市场  相似文献   

12.
IPO承销商托市行为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股的高初始收益率一直是IPO(首次公开发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早期,学术界都是从发行价偏低(即IPO抑价发行)来解释这一异常现象的,但是自从Ruud提出承销商托市的观点后,学者们便开始从上市后的首日价格过高方面展开研究。文章对承销商托市的具体行为,其与新股折价发行的关系以及托市动机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分别基于托市交易数据和后市异常现象的承销商托市行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30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目的是扭转股市颓势.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首次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宣布2005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IPO制度,股市当日大跌,上证指数再度逼近1300点,熊市特征显现无疑.这期间政府、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扭转弱市之意,但效果不明显.改变市场状况的有效手段除了政策,还应该大力培养投资者队伍,改变基金无作为状况,把游资培育成合法主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一个假说的检验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检验新股发行抑价的信息不对称假说,本文选取了中国股市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发行的255只股票(其中沪市132只,深市93只),并按上市交易所不同分为了两个样本,采用同一模型分别作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两个市场的新股抑价程度均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假说来解释,在用于解释的变量中,新股的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以及发行前市场状况四个变量在描述假说中的事前不确定性上是显著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票发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股票发行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指出现行的股票发行管理体制仍然是一种排斥市场机制、强调行政干预的计划管理体制。改进的对策包括 :取消额度管理 ,严格发行审核 ;取消对发行价格的计划控制 ,实行新的定价方式 ;取消发行上市联动机制 ,实行发行与上市脱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折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师事务所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中介机构。国外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IPO的折价幅度,促进新股的顺利发行。随着我国《证券法》等证券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主承销商和发行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日益倾向于聘请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并不能降低IPO折价幅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询价发行的新股数据,从新股的价格行为特征入手,借助“簿记”理论,可研究我国累积投标询价方式发行新股的IPO抑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询价制度在收集发行前新股信息方面是有效的,但有效性受制度限制而低于国外;IPO抑价是对揭示真实信息投资者的一种价格补偿;由于数量补偿机制受限,导致IPO抑价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2006年到2011年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数据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新股投机行为对IPO抑价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投机行为与IPO抑价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级市场资金、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波动程度等代表新股投机行为的指标均对IPO抑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6年到2007年定向增发数据研究发现,只向控股股东等关联性股东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有压低定向增发价格向大股东利益输送的迹象,而定向增发由于非关联股东的参与,定向增发的价格没有被压低;未发现只向控股股东等关联性股东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不良资产达到利益输送目的的迹象;发现在定向增发的当年,有极少数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向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从199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1129家公司的数据,发现IPO抑价程度依旧很高,市场指数调整初始收益达到了122.24%。抑价现象与等待上市时长、发行规模、市盈率、中签率以及上市前30天的累积市场收益有关。除了承销商信誉理论,“赢家诅咒”假说、事前不确定性理论、信号模型、从众假说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IPO抑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