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鲸》是19世纪美国作家麦尔威尔创作的一部海洋题材小说,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该小说以幸免者以实玛利的口吻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裴廓德号”捕鲸船追捕大白鲸莫比·迪克.最终与大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在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结构等方面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文试图从《白鲸》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出发。探讨这部经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小说叙事艺术经历了叙事主体的突出到叙事主体的退隐,叙事情感的不知节制到客观化书写,叙事结构的随笔化到逐步严整,叙事时序的随顺自然到多种形态多种形式展开等发展变迁过程。沈从文小说叙事艺术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而且为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现代转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具有独特的叙述艺术。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叙事的情境设置和叙事意蕴,组成了整个作品叙事艺术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令人着迷,并非因为小说故事本身,而是由该小说的叙事艺术造就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第三人称为主、第一和第二人称为辅的多种人称复合叙事;蒙太奇式叙事———场面拼接叙述和特写镜头式叙事;以刻意多次暴露创作痕迹的元叙事追求历史化叙事。  相似文献   

5.
小说叙事学理论的引入与发展,使得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热度不减,这一点在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研究中体现得尤为显著。清末民初正是中国小说的叙事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叙事模式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新小说"大都在叙事艺术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革新。其中,《老残游记》体现较为明显,从对"史传""诗骚"叙事传统的继承,到对叙事视角的转变,并与西方"报章体"相融合,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具有代表意义,并进一步推进了小说叙事艺术的继承与革新。  相似文献   

6.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小说,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本文把《押沙龙,押沙龙!》叙事艺术和形式实验的深层根源追溯到现代主义艺术的源头——立体主义。以立体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和立体主义绘画艺术的比较,重点从分解和重构这两个角度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考察,分析其叙事上典型的立体主义特征,认为《押》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立体主义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是名副其实的情节小说,其叙事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叙事艺术包括诸多因素,本文仅涉及叙事角色和叙事视角。认为《聊斋志异》是以"传奇式"叙述者为主的多种叙事角色;以全知叙述为主的多种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8.
余华小说中重复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特征。重复的叙事艺术在他的小说中用的较多,也比较讲究。不断地重复使他的作品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叙事也有了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其文学价值在于,在简单与复杂的叙述突围中这一叙事手法大大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境界,在冷酷与温情中他为我们抒写了一种温情基调,在扬弃与重建中作者保持着他对艺术精神的一贯追求。余华用最简单的外在艺术形式来表现内在容量复杂的小说艺术世界,既推动了叙事的向前发展,又充分表明了他叙事艺术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叙事时间对红柯小说艺术性的体现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探究红柯小说的叙事艺术,运用经典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其小说的叙事时间,认为时序的畸变化,时距的极端化构成其小说叙事艺术的独特性。这种手法的使用,既创新了文本结构,又突出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叙事:在模式与效果之间--论《老残游记》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叙事学理论引入小说研究 ,使小说叙事模式的探讨成为热点。限知叙事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区分出一部小说采用某种叙事模式 ,固然也可以反映其艺术成就的高下 ,或彰显它对某些艺术特性的有效把握 ,但并不必然说明它的艺术效果及其感染力。《老残游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近代中国小说中 ,它是较早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模式的小说。在域外小说以及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双重影响下 ,它对这一叙事模式进行了自觉的运用和改造。它的成败得失 ,一方面显示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优势所在 ,同时也提示我们 ,叙事在模式与效果之间的定位应有一个明确的依归 ,即 :任何的叙事模式都要服从于一定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思潮中的一种新型小说样态,元小说以叙事露迹、拼贴、戏仿等叙事策略突显小说的虚构特性,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虚构与现实、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元小说理论及其特征观照木心的散文体小说《空房》,可发现其蕴含着表征叙事策略的典型元小说因素,如作者露迹、人物不确定性、周遭环境模糊性及碎片式创作等,故作为现实幻影的《空房》属于元小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分析反腐小说的叙事模式为切入点,试图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反讽叙事、叙事话语四个方面对反腐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进行阐释,并指出官场小说不仅塑造了性格鲜明的正面人物,也真实刻画了具有复杂人性的反面角色,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官场灰色人物的庸俗生活,揭示其各自不同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现代叙事理论,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解读,说明现代小说叙事手法的时空变异,挖掘其叙事结构的艺术特点.小说分别采用了“复调”叙述、“陌生化”叙述、“意识流”叙述、“多元”叙事的视角,以透视现代世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最蓝的眼睛》以现实主义艺术为主导的同时,又广泛吸纳和融合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描写手法、结构章法和叙事策略,体现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上继承、发扬和创新的精神。这部小说具有"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艺术特色,是作者小说创作道路上一部高起点的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 ,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 ,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 ;二是在叙事时间上 ,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 ;三是叙事结构上 ,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 ,作者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 ,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法国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家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小说《远大前程》中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叙事技巧。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匠心独具的叙事话语是使这部小说成为经典的重要元素之一。他通过巧妙的叙述手法恰如其分地控制了读者与主人公皮普之间的距离,使其时远时近,从而产生"张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感,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以叙事学空间理论为切入点,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探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作者如何运用空间化叙事艺术,打破了叙事常规,创造出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这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甚至整本小说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叙事、主题内容、美学症候三个方面来看,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神秘主义特征:首先,先锋小说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段将语言归入神秘之列,又以迷宫式的叙事策略将小说叙事艺术引向神秘的深渊;其次,先锋小说通过罪孽、苦难、宿命、死亡等生命主题传达了宗教、哲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神秘主义理解;再次,先锋小说通过神秘主义的书写缔造了小说一种寓言式的诗性品格。神秘主义不仅仅是个别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倾向,而是先锋小说具有整体性、流派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市镇表象到精神传达--鲁迅乡土小说创作形象中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乡土小说的审美基调和内在的精神传达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异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模式.其中,以鲁镇为主要叙事场所的"市镇"表象构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中介.深入分析鲁镇的美学特征、鲁镇人物的内涵和鲁迅小说的审美风格,能够对鲁迅乡土小说的内涵和艺术成就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