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光耀的实用主义福利思想是在新加坡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以公共福利为基础,强调家庭的作用,通过政府公共救济和志愿性福利组织来平衡特殊群体和阶层的福利需求。总体上,新加坡社会对福利的实际需求是它的导向,民主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和国家福利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它的原则。在李光耀思想的指导下,新加坡对福利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经济发展得以持续,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有了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新加坡建国40多年来的建设成就,以《李光耀四十年政论选》为依据,对李光耀在培养和利用人才方面的主要思想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得出其人才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3.
李瑞环同志在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会见时谈到:“如何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对于构成民族精神基础和主干的内容,必须努力继承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新加坡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国家,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民族地区,民族成分多样、呈现的文化多元。我们应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利于我们有效地开展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速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近日被选为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他在北京举行的该会成立仪式上就儒学对新加坡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发表了演讲。 李光耀指出,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的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  相似文献   

6.
论新加坡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李光耀为代表的新加坡民族主义是在反殖民主义基础上产生的。它以争取新加坡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提倡儒家思想,保持亚洲人价值观,强调合作精神,主张融会东西文化精华以创造新加坡现代文明国家。这种民族主义初步形成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大致定型于六十年代中期,七、八十年代又有新的发展。它是战后兴起的当代东方民族主义的一种形态,是“融合型”民族主义,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民族主义,代表着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国际社会中也是一种富有建设意义的思潮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缔造者李光耀李守贞以弹丸之地,却令世人瞩目;以奋斗的不懈,把荣耀播于全球。招传统的东方文化融于高速发展的今日社会,新加坡成为“四小龙”之一。他,以精于治国的强手,赢得了他的祖国,以及全球人士的称誉。今年2月26日,新加坡政府资政李光耀先生代表...  相似文献   

8.
在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思想中,民主人权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我们观察当今世界的民主人权之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李光耀的民主人权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西方的民主人权观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苏东巨变后,一些西方政治家把这看做是西方民主人权的胜利。克林顿...  相似文献   

9.
李光耀,位居新加坡总理之职达31年(1959年-1990年),他和他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创建了新加坡这个国家,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新加坡奇迹。李光耀现为新加坡资政。在他的倡导下,新加坡加大加快了与中国政府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各地均有合资项目,特别是在苏州设有规模最大的新加坡工业园区。 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是广东省大埔县党溪村人,而李沐文的祖先则是由中国北方南徙的客家人。作为风云人物,和与中国血脉有着特殊关系的外国领导人,李光耀看中国的视角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启迪意义,也正是如此,长期以来,李光耀对中国问  相似文献   

10.
论李光耀治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李光耀40年政论选》为基本依据,紧紧围绕新加坡独立、建设、繁荣过程中所采取的发展道路和治政举措,力图阐明李光耀治政思想的要素、构成及主要的政策主张,以期为我国国家管理、政权运作及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黄飞鸿、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叱咤于中国和美国好莱坞影视银幕上的功夫巨星们已经成为中华武术、中国民间英雄的标志。百余年来,有关洪拳大师黄飞鸿的武侠传奇叙事活动影响深远.成为和新派武侠小说及影视系列、霍元甲小说及影视系列相并列的三大中国现代武功文化叙事系列之一。数以千计的黄飞鸿叙事活动兼具霍元甲系列的民族与时代主题和李小龙系列的跨国文化沟通之长,而避免了霍元甲题材在海外传播的相对不广与李小龙题材乡土民俗趣味甚少的问题。形成“特型电影艺术+学术性+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约瑟问题”的深层意义在于,在整个人类科学文化演进中,是局部的凸显和超越到整体的融合,人类认识的发展将愈益表征为一个互摄、互动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国哲学的当代走势,应当是在“科学与人文”相互和谐的全球化语境下,以现代化为我们主要的思考鹄的,形成中国特色的“综合创新”文化哲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人学者李欧梵的学术心路,包含了一种交杂与碰撞的"边缘人"意味与"徘徊性"情结。由中国文学及其研究的"边缘"获得一种"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的世界视野,这种文化取向上的相对性,为李欧梵的批评实践带来比较眼界与灵动气象。对"传统/现代"问题的思考,集中显现出李欧梵的现代性情结。李欧梵的科际眼光、反省思想、边缘观念与徘徊意识,使其批评理论具备了中西、传统现代等学术领域的"互文性"特征;徘徊作为一种后现代性的学术策略,其方法论意义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探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李力扬诗歌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影响,指出李力扬的诗歌创作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基督教及中国儒、释、道三教及唐诗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常运用圣经典故及中国三教常使用的静虚、悖论等手法。  相似文献   

15.
华人导演李安的《断臂山》(2005)虽然题材前卫,但他以克制隐忍的艺术手法,通过人类天性与社会传统道德的冲突成功表现了同性恋这一颇为敏感的题材。其含蓄的艺术风格使他相当成功地实现了将同性恋作为一种人类正常情感书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由禅宗修行经验出发,强调无我、非二元性、无常性以及开放性的"禅宗生态"观,可以运用在电影文本分析上。以李安的《卧虎藏龙》作为个案讨论,《卧》里潜藏的公案结构挑战了传统以剧情为主的观看电影的模式。片中公案式的电影呈现与观看方式将观众从虚构的叙述时间里最终带回到充满生态性的当下时刻去。因此,《卧》可以被视为"禅宗生态电影"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李力扬的诗歌具有很多后现代派特征,写作手法也有其独到之处。但同时为了阐述爱与死亡的主题,诗人也不乏使用了许多传统的诗歌创作技巧如意象、象征、圣经典故、排比等写作手法。李力扬用玫瑰意象来阐述爱的主题,用黑夜、衣服、雨、等具有死亡象征意义的意象来阐述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难题"至今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对中西科学观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比较,认为近代科学在欧洲出现是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科学根本不具备产生近代科学的要素,因此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  相似文献   

19.
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李岩,崇祯十七年被李自成冤杀。关于李岩的籍贯,史学界众说纷纭。以近期发现的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清康熙五十五年由李元善所修的《李氏家谱》为依据论证,李岩的籍贯应为河南省博爱县唐村。  相似文献   

20.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和改造知识分子,建立文化大军;建立文化统一战线,实现文化领导权;采取多种途径建设文化领导权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我们党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