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整体感知。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进行对外交往的一张重要名片。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城市形象的有力工具。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其自由法治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其中离不开香港电视剧的宣传推广。本文通过分析香港电视剧在建构香港特区形象中所起的作用,希望对于大陆借助国产剧塑造国家形象,丰富公共外交手段,更好地开展对外交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当代电视剧主要通过反映城市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拍摄城市主题的电视剧、建设影视基地、举办影视节庆活动等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从而彰显城市的地域特色,承载城市文化内涵、扩大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增强城市文化的竞争能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需注意现实城市与电视剧中城市的差别;城市景观的过度描摹与城市精神的缺失;城市形象共性的泛滥以及个性的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关注的主要论题集中在以下领域: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理论研究,城市形象传播与旅游、节事活动,不同类型媒介与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形象传播的个案分析,城市形象广告研究,城市形象公关研究。中国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存在一些误区,其主要改进方向在于三方面: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形象建构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学界应该努力提出更多的创新性观点与科学结论,推出更多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决策、执行部门具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成果;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应秉持多学科视角和"大文化"视角,对城市形象传播问题加以综合分析研究;中国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应该对西方相关的城市形象研究(如城市社会学和后现代空间理论)加以整合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存在城市案例单一化、解释归因线性化、对策普适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此,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出影响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解释因子模型,并对2013年以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单一解释因子看,议题框架和报道强度对传播效果影响最大,城市层级、文化构建的影响则不够显著,说明微观解释因子的影响力优于宏观解释因子;从组合因子看,强聚焦性的议程框架与高报道强度结合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强文化构建能力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未来我国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地缘权力的让渡,从"城市层级权"到"都市区域权"的变迁;离散文化的互嵌,从"自我构建"到"协同共建"的融通阐释;传播策略的修正,从"失衡"与"失焦"到"平衡"与"聚焦"的议程转型;"自塑"力的精进,从"媒体"到"区域"与"国家"的叙事转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量化分析之方法,以受众研究为基点,以调查数据为依据,探析传播学视阈下受众接受新媒体对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当下多元化传媒信息体系中,新媒体已成为本土民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新媒体传播模式影响了民众的城市形象观念,并对塑造与宣传城市形象起着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拉松赛事不仅推动城市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发展,同时也成为传递城市形象、传播本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以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作为个案,从传播仪式与场域理论出发,分析马拉松赛事作为传播场域在城市形象传播中产生的作用及效果。同时借鉴国内外著名马拉松赛事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经验,以“赛事+城市”的互动视角,探索国际马拉松赛事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的好坏是一个城市综合能力的体现,借助体育赛事举办、提高城市体育氛围来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与大众关注度,已成为众多城市传播城市形象的主要途径。大庆市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在过去的几年里举办了许多大型体育赛事,并成功地利用铁人三项赛事作为契机和载体,促进大庆市的国际交流,树立城市形象。本文将从铁人三项赛事对城市形象传播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庆市城市形象的提升进行剖析,以求为大庆市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的兴起为政府的形象宣传提供了网络平台,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城市形象,传递政府声音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采用文献研究、数据梳理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媒体兴起后政府在自身形象传播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挑战,以及对西安市、重庆市等政府部门的短视频官方账号内容、运营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阐述短视频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以及相关策略。研究发现,短视频制作简单,能依靠后台大数据对用户使用短视频场景进行精准分析,对政府城市形象宣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的风口。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利用短视频进行自身形象的宣传,可以使政府的形象更加立体,通过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操作层面的大众化传播,重塑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改变以往对于城市的刻板印象,引起受众主动传播城市良好形象的行为,最终提升政府管理与形象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信息、掌握社会动态的技术手段,更是人们了解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名片。目前,技术的进步把人们带到社会变迁的十字路口,互联网思维下的传播路径更加多元化,这为城市形象的构筑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最好的传播方式是提取其文化符号、构筑其空间价值,并将这些资源转化成一种"文化资本",依靠互联网手段进行传播和扩散。城市在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如何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支持下挖掘城市文化符号及其内涵,使城市形象传播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广告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连云港市城市形象广告宣传效果甚微,主要是因为其城市定位不精准、表现手法缺乏创意、传播渠道单一。需要努力打造连云港市核心吸引元素、打造连云港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创新表现手法,拓宽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个性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城市个性是城市形象中塑造城市品牌、揭示城市发展内涵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却普遍因过分追求统一、盲目改造和模仿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多元化,注重从城市的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方面深刻发掘和塑造自己的独特魅力,使城市发展真正走向成熟和文明。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产品是城市特殊的形象载体 ,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和开发城市形象产品 ,是当代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城市形象产生的根源,城市形象的塑造要从城市的自然历史条件出发,尊重城市文化,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对城市形象加以塑造。研究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为城市形象定位和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阆中古城作为中国风水典范,其形象变迁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秦至汉晋时期,嬛得山水之利,从山谷之城发展为巴蜀重镇;汉晋至唐宋时期,得山水之美,从琅福地发展为阆苑仙境;唐宋至明清时期,得山水之胜,从堪舆胜地发展为风水典范;新中国成立到现当代,得山水之肥,从丝绸之都发展为风水之都;展望未来,得山水之韵,“山谷之城、风水之都”应为阆中古城新的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进程中 ,现代城市面临着特色消褪和文化丧失的问题 ,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更好地把握城市文化特征 ,并用以塑造城市文化特色。根据这一目标 ,作者在对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基础上 ,将社会、文化、城市规划融合在一起 ,提出城市文化意象的定义 ,共同探讨城市建设中如何重现再塑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的辐射力、竞争力来自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外部形象。在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推动下,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为了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应该在发展中塑造崭新的贵州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古城水街巷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形象是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苏州古城水街巷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研究,认为使其形象鲜明丰满是完善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需要。在分析苏州古城水街巷地理文脉、景观形态、市场感应的基础上,对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其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设计,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深圳作家塑造出改革之都、欲望都市、沧桑都市、活力之都、阳光都市等各类深圳形象。多元化的深圳叙事整合出一个真实全面的深圳形象,为读者想象深圳提供了文学符码,在构建和传播深圳城市形象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