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一个深受侠文化影响和侠文化精神浸润的新文学作家,萧军在现代革命意识指导下,结合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侠文化进行了现代性改造和创造性转化。他从侠文化中提炼出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资源和斗争力量,抒写着民族复仇精神和反抗意志,以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救亡热情,从而使传统侠文化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语境下呈现出新的话语蕴藉,体现了萧军的个人英雄主义人格追求和自由主义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2.
谱写壮丽人生描绘文坛骁将──读《萧军评传》黎辉王科、徐塞著的《萧军评传》,全面而详尽地展示了萧军一生的悲剧命运和奋斗历程,准确而客观地评析了萧军一生的创作成就。在作家评传领域是一个可喜的新成果。萧军的一生确实是不平凡的。从儿时失母,父亲严酷,到为了生...  相似文献   

3.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第三代》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作为鲁迅弟子,萧军创作深受其影响。与鲁迅相识相交时,萧军仅是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技巧与风格,创作上有着较强的可塑性,鲁迅巨大的人格精神魅力和具体入微的指导,对萧军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代表作《第三代》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不乏“鲁迅式”的闪光。  相似文献   

4.
从《鲁迅日记》看鲁迅与萧军王科,李绍华鲁迅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培养了一代甚至几代的作家。现代著名作家萧军,便是“被这位伟大的人所哺育、教育……过的千百万文艺青年之一”。①《鲁迅日记》中有关与萧军交往的记载,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多达130...  相似文献   

5.
20世纪40年代,萧军一边是硕果累累的艺术成就,一边是刀剑纷纷的政治批判,支撑萧军面对批判百折不挠,且取得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背后的精神资源是萧军的"新英雄主义"。"新英雄主义"在内涵上有三个突出的特征:一是"为人类"的远大抱负,二是强健自己的人生取向,三是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新英雄主义"不仅是创作思想,同时也是一种人生取向,它在创作上激励了作家用宏大的视野和深邃的历史意识创作史诗般雄浑的作品,刻画民族脊梁般的雄健灵魂,同时形成了萧军在杂文创作中匡救时政、针砭时弊的强烈斗争意识。  相似文献   

6.
丁玲和萧军都是被五四运动的晨钟唤醒且受过鲁迅作品启蒙的前辈作家,各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出过为对方无法取代的贡献。虽然丁玲和萧军在彼此公开发表的回忆文章中都很少提及对方,但在新近披露的萧军日记中却有不少关于丁玲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不少新史料,这些史料是丁玲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四十八年前,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发生过轰动一时的“文化报事件”。对此,不要说今天的年轻人,就是六、七十岁的人,如果对文化界不很熟悉,也早淡忘了。但它的影响不容低估,值得回顾和反思。回顾“文件报事件”,首先要谈的是其主角萧军。萧军,辽宁省锦县人。原名刘鸿霖,以笔名萧军蜚声文苑。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萧军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人物。他小学没毕业,就因为对抗师长被学校开除了。在东北军中当过骑兵、炮兵、宪兵和下级军官。他秉性豪爽刚烈,一副侠肝义胆,好打抱不平。在兵营中由于一个弟兄受辱,他抢起铁锹差一点劈死军官队长,为此几乎丧命…  相似文献   

8.
萧军与东北文学研究所是锦州师范学院的一家基础科研机构,隶属于科技处,由中文系领导。该所成立于1990年,现有专、兼职科技人员6名。该所有3名正高职研究人员,副高职及中级职务研究人员3名,外聘顾问5名,研究员7名。 萧军与东北文学研究所以东北现当代文学为研究方向,以萧军及东北作家群研究为重点,着重填补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空日——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东北流亡作家群及东北论陷区文学),努力掘掘以萧军、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开创和东北现代小说的构建上的历史性贡献,并寻觅其对当代东北文学的深刻影响,创造当代东北文学新的增长点。 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是上世纪来兴起的填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空白的研究课题。早在1977年,研究所的创始人徐塞先生就带领中青年教师、研究人员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对萧军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使萧军蜚声文苑的作品是《八月的乡村》。这部受到鲁迅称赞的长篇,不但使萧军成为东北作家群的翘楚,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过,成名之作不一定就是成熟之作。萧军自己就曾说,《八月的乡村》“只好算一枚还嫌太楞的青杏”。那么,代表萧军创作最高水平的作品是什么呢?我以为,是他的长篇小说《第三代》。撰写这部力作,萧军化了十三、四年的时间。全书共分八部,长达八十万字,称得上宏篇巨制。1937年,当它的第一、二部问世时,就引起评论界的重视,曾被誉之为“雄浑、沉毅、庄严的史诗。”(常风:《近出小说四种》,载1937年6月《文学杂志》1卷2期)可是,十八年后,1955年当全书以《过去的年代》为名出版时,却遭到评论界的冷遇,不仅印数极少,  相似文献   

10.
《跋涉》里的六篇作品,写于一九三二年五月至一九三三年八月。这一年多的时间,正是萧军生活道路上最艰难的时期,也是他思想开始闪光的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沈阳。具有强烈的反抗和爱国精神的萧军挺身而出,在吉林省舒兰县秘密组织抗日义勇  相似文献   

11.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2.
因犯了杀父娶母大罪而被迫弄瞎双眼流放而死以解除百姓于灾难之中的俄狄浦斯王,一直作为一个罪人而承受了因果报应式惩罚。但是,随着现代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领域的应用,人们才有可能从他受挫的心理出发去研究这一情节的必然性,并因此而对他的人品重新作出评价。在他的三次冒险中,始终贯穿着他强烈追求母爱的潜意识渴望,贯穿着他对人民的兴旺与幸福的无私奉献。因此,他暂时脱离母爱而流放致死只不过是一个楔子──把剧情推向高潮以更加充分地歌颂他的光辉和伟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道家文化的接近与体贴,戴望舒在他一生的处世、为人、诗歌创作、择取西学的路径等方面有鲜明的独异性特征.戴望舒与道家文化的关联很深,老庄哲学、诗学、美学思想对他影响极大,并内化为潜在心理机制,影响着诗人的人生选择与诗艺追求.他在爱情生活中选择逃避、他的悲天悯人的忧郁气质、他钟情于死亡书写、独特的诗歌写作的运思方式、诗歌经典意象的营造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是一个终生追求美的诗人。这一个性心理表现在他追求作品的艺术美、偏嗜女性美和沉迷自然山水美三个方面。郁达夫对作品艺术美的追求是对其在早年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自卑、孤独和忧郁心境的补偿和超越,这不仅使他以“美”作为创作的标准,而且使他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追求“美”:偏嗜女性美是对“诗意”的女性的审美追求,沉迷自然山水美是其审美追求在生活中的泛化。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的词以豪放名世,而作家风格的形成又与创作激情密切相关,从人类心理的角度深入研究,创作激情是源自心灵的第三层,亦即滋生理想的志性层面。而我们试图从文艺心理学激情创作的角度,即从英雄激情、爱恋激情、讽刺激情、感伤激情四个方面探索辛词创作的心理动力特征,从而全面地探讨创作激情对辛词多样化风格形成的影响。英雄激情成就他的豪放,爱恋激情形成了婉约缠绵、朴素清新、浓纤绵密等风格,讽刺激情构成了词作的尖锐犀利、诙谐风趣,而感伤激情则对应的是悲凉深沉、抑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号召复古,力振风雅。其人才雄负气,傲睨一世。其心态至晚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自是到自知,由任才力到信天命,在霸气犹存的同时,表现出对生命本真的复归。梦阳晚年心态的这种变化,跟他的生平遭际密切相关。梦阳盛年即遭遇放逐且一往不复,至于终老林下,构成其晚年终难解脱的一痛,再加上中年丧妻的孤独落寞,遭遇的坎壤促使他对过往进行反思,从而带来了其心态的变化,并影响及于梦阳晚年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而他的诗歌写作与其诗学观念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在发掘出于坚诗学中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对其诗歌写作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诗学观念存在着的先天缺陷和危险的偏执倾向,以及其诗学观念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18.
阮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富特色的思想家、文学家之一.他生不逢时,抱负无从施展,在残酷的政治清洗与身家毁灭中,他矛盾重重,表面狂放不羁、任情放达,内心却痛苦不堪、恐惧忧虑.其人生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态度上"心"与"迹"的矛盾;二是思想形态上"儒"与"道"的矛盾;三是行为方式上"狂"与"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孙犁前后期创作的一个不同特点是:前期以描写女性为主,后期以描写自我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又时代因素,又有其生理和心理因素,并与孙犁主体意识密切相关。孙犁幼年所患惊风疾对其神经系统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犁融入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其个性上的不足,他以描写女性来表现抗日战争,是其“女性崇拜”心理情结所致;孙犁晚年生活相对封闭,创作以描写自己为主,自我得到彰显,在时代作用下,其主体意识得到觉醒和升华,但主体意识与个性自我形成冲突和争斗格局,造成其晚年创作中“亮色”与“灰色”并存。  相似文献   

20.
鲁迅去世前,在遗嘱的初稿中表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当文学家和美术家的意愿,这是鲁迅品尝了以文化改造社会不能成功的苦酒后所产生的绝望心理和虚无情绪的反映;但鲁迅在承认自己有虚无情绪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绝望反抗”.因而,鲁迅晚年文艺思想的这一重要层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对此不必回避,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