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各项开放措施及相关制度创新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2014年底成立的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担负着依托港澳、服务内地的重任。虽然两个自贸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发展定位有所不同,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和自然人移动方面,南沙自贸片区的开放水平高于上海自贸区,但在政府行政和金融开放方面与上海仍有一定的差距,税赋制度方面则二者水平相同。因此,南沙自贸片区若在开放制度上赶超上海自贸区,需以香港为师,这将是南沙的制度培育和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创造对外开放与改革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重大转折的当前阶段。因此有必要实施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自贸区承载了中国续航改革的重任,本文通过对南沙自贸区经济基础、金融便利化、制度便利化、合作便利化等维度创新程度进行测算,从而加深对自贸试验区的创新程度的理解,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丹 《城市观察》2015,(4):15-2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在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上海自贸区按照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开放度高的自由贸易园区的目标,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创新、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改革试点经验已经开始在全国复制推广。但上海自贸区在探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为了将问题具体化,本文针对上海自贸区"加快职能转变"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展开,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董微微 《城市》2015,(4):32-34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建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制度以及配套政策体系.分析并总结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有关经验与教训,对天津自贸区的建设与启动后的政策制定、模式构建、制度创新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金融税制存在流转税税负偏高、重复征税和税制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问题。上海自贸区可以通过借鉴国际金融税制创新的经验,探索有利于自贸区发展的金融税制:构建公平、合理、确定的金融税制;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税制,以扭转上海自贸区成为国际税收"高地"的不利局面;积极探索"分项不分国"的综合限额抵免法;谨慎对待境外投资所得的税收饶让抵免。  相似文献   

6.
钟韵 《城市观察》2017,(6):67-74
人才交流是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代下,广东自贸区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亦担负着为港澳青年拓宽发展空间的任务。本文试图在对南沙新区引进人才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基于对港澳青年的调研及问卷调查资料,描绘出港澳青年对于到南沙新区实习、就业及创业的意愿,以及港澳青年目前对于到南沙工作的顾虑,最后提出促进港澳青年到南沙就业创业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何艺 《老人天地》2013,(11):6-7
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自贸区”)。至此,上海自贸区的架构从纷纭猜想走向清晰。一条条横跨贸易、投资、服务、金融、税收、行政体制等多领域的开放措施,勾勒出的不仅是空前的开放力度,还有推动复合型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各行业准则和规则都要远远宽松于目前国内适用规则。自贸区作为我国离岸金融试点的前沿平台,引发了新一轮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建构思考的热潮。文章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讨论如何从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体出发,建设规则完备,监管有力的离岸金融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发展和创新的速度也在加快,金融服务日益复杂多样,也对税收提出了更复杂、更艰巨的技术和制度设计要求.深化金融税制改革,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创新改革的迫切要求,这也是促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南沙不仅是国家级新区与自贸区,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在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之际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自然环境的复杂与活跃性、制度环境的多元性、中心体系的动态变化性三大独特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下,南沙则具有深水岸线、几何中心区位、土地发展空间和省会副中心的四个独特点。在深入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及南沙独特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交通联系和产业关联的双链接建设第四代港口、构建十字型轨道交通中心、携手港澳深化对外开放、共筑美丽湾区的四大发展策略,作为南沙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