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的角度探索日语教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日对比是日语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在进行汉日语言对比的同时,还有必要导入中日文化方面的对比.通过汉日语言对比,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汉语和日语各自的语言特点,以便更好地运用到日语教学当中;通过中日文化对比,可以使我们了解两国间的文化差异,排除交际上非语言因素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2.
汉日语言对比的训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汉日语言对比的训诂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文章从“证古”、“补阙”、“探源”、“究变”四方面论证了汉日语言对比在训诂学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对“癌”、“”、“”、“退婴”、“素人”、影像”、“写真”诸字词,进行了汉日语言对比的语义辨考,并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的词汇研究中,反义词是不可忽视的对象。反义词无论处于哪一语言片断,也无论是否从言语上下文中独立出来,总是对现实中存在着的概念的对立、矛盾、对比现象的反映,表现出意义的相反或相对,如“大”与“小”、“光明”与“黑暗”等等。这是我们所说的语言反义词。但是,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作者和说话人除运用语言反义词之外,有时还出于某种表达的需要,临时用两个词构成相反或相对意义的关系。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别是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表现出来的相反意义,构成的反义关系。为了与语言反义词相区  相似文献   

4.
《晏子春秋》的反义词俯拾即是,这些反义词有辨词功能,即提示多义词的词义、帮助确定同义词和反义词、构造复合词;也有修辞功能,即构成对比、对文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5.
提到反义词语的修辞作用,人们会马上想到用以构成对比,对偶(反对)、反衬、反语和仿拟等等,对浑括和相反相成却不大注意。但是,它们在语言实际中却很常见,而且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因此应予以重视并且进行深入研究。下面分别谈谈自己对反义词语这两种修辞作用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表示对立概念、相反意义的一对词构成反义关系(antonymy),这一对词互称反义词(antonyms)。以语义对比(semanticcontrast)为依据,可将反义词分为:(1)分级反义词(gradableoPPosites),也可称相对性反义词,指的是一些语义相对而形成两级的词,其中相当大的数量为性质形容词,如good/bad,hot/cold;(2)非分级反义词(ungradableoPPosites),也称互补反义词(comPlementaries),如:male/female,married/slnsle,Present/absent,此类反义词的互补性指的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3)换位反义词(conversiv…  相似文献   

7.
汉、日两种语言同为“汉字文化圈”语言,正前所未有地接受着来自英语的洗礼.大量源于英语的新词,承载着对新事物和新概念的诠释,涌入汉日语固有的语言系统中.IT领域新词是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该文通过建立汉日新词对比词库,据此对比分析了汉日IT领域新词的构词特点,指出两者在新词吸收及使用上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反义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语"是描述词义之间对立现象的语义学术语.对于什么样的词义关系构成意义相反,英汉语言学家的观点并不一致.英语认为反义词表示一种对立关系,汉语研究则大多仅将反义词看作是词义相互矛盾或相反的关系.因此,英语一般将反义词分为互补、等级和关系三种类型,汉语大多仅分为矛盾和相反(等级)两种.在形态上.英语常通过否定词缀表示反义,汉语虽然对是否存在词缀有争议,但词缀化反义词呈现出上升趋势.在使用过程中汉语优先选择音节和构词对称的反义词.  相似文献   

9.
汉日被动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相通,特别是汉语中及物动词作谓语的被动句与多数可与日语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对应。但汉语被动句与日语被动句也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这点与汉语有很大差异。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主要从汉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被动句与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的对应情况考察汉日被动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汉日被动句谓语动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日被动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相通,特别是汉语中及物动词作谓语的被动句与多数可与日语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对应。但汉语被动句与日语被动句也有很大差异。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这点与汉语有很大差异。汉语中进入被动句的动词受到很多的限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动句。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汉日被动旬谓语动词主要从汉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被动句与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的对应情况考察汉日被动句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日两国的税制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目前税制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早在公元四世纪,儒家思想就已经传到日本,千百年来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儒学思想对日语敬语的影响以及在日语敬语中的具体体现中,可以看出儒家哲学已经深深渗透在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与道德伦理观念之中。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对于了解日本民族,学好日语敬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日汉语气助词对比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深学习者对日语终助词和汉语语气助词的理解和掌握,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明两者共性存在于“使用场合——对话与独语”“句中位置”“地域性”和“重叠使用”四方面;差异存在于,日语终助词具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特点,且交际功能发达。与日语相比较,汉语中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比较丰富,使用复杂。针对以上学习难点,提出参考性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形容词是各语言中构成方式最为多样,语法特征也各具特色的部分。从语言学的视角审视,中、日、英文形容词无论是在形态方面,还是在活用与语序规则上都各具特点。尤其是日语,除了有与中英文名称相同的形容词外,更有词义性质相同而形态及名称不同的形容动词。通过对三种语言形容词的对比和分析,探究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是对比语言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中日两国大学校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比较分析出中日两国大学相近的文化价值理念和相通的人文精神内涵,初步探讨了中日两国大学在日益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大学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大学人文精神、实现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着相近或相通的文化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层面上,对汉、英、日、俄四种语言,主要是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描述,以期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阶段过渡.同时预测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高层次消费项目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最后针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对比分析英汉科技论文中介入资源的使用异同,以期为英汉科技语篇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60 篇英汉科技论文的定量分析表明,英汉科技论文中介入资源在论文各部分的分布不均衡,在两类语篇中的分布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同时,各类介入资源在英汉科技论文中的使用频次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有一种过多使用“の上”的倾向,反之学习汉语的日本人刚开始无法理解“天花板上”一类的词语。汉语的方位词“上”与日语相比,用法更灵活丰富,二者表现出了一种不对称性。文章从空间认知角度,分析了汉语、日语关于方位词“上”的认知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从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抽取的例句进行分析,得出汉日语“上”的异同之处,揭示了汉语日语“上”的各用法与不对称表现中隐含的认知规律,以期为两国关于该词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古今和歌集序》受到《毛诗大序》、《诗品序》的直接影响 ,但《古今和歌集序》绝非雷同之作 ,中日诗学的差异在于 :一个重儒家教化与怨刺 ,另一个重悯物崇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