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  相似文献   

2.
流沙 《领导文萃》2011,(3):36-37
第一种:能力超强者。别人不懂的,你懂;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不敢做的,你敢做;别人做不好的,你能做好。于是,能者为师,别人非得跟你学不可,你自然而然就成了"头儿"。只要你的优势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那么,你这“头儿”的位置就很难动摇。在领导学理论中,这种领导被称为“专家权力”。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人不喜欢"政治",觉得政治就是"耍手腕",不是高尚的人应该有的。其实,"政治"与团体或者组织有关,而与个人无关。也就是说,你只要与人打交道,就离不开政治。即使你不想搭理政治,政治也会主动找上你。你只要是一个领导,或者想要做一个领导,就一定要懂政治、讲政治。否则,你就根本不适合  相似文献   

4.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0,(1):8-8
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相似文献   

5.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辛巴 《经营管理者》2007,(11):125-125
<正>1.至少挑战一次自己的极限,并且坚持到成功。不管是考试得第一名,或者游泳游过不曾穿越的河流,或者在讲台上当众演讲,你至少要成为一次主角,至少要让成功证明你一次。这样,在漫长而平淡的一生之中,你都始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有权在这个世界好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你可能少有实权或无权掌控公司做事的方法,但和自己竞争完全掌握在你手中。和自己竞争的意思就是,向自已过去的表现挑战,勉力为之超越过去的自己。 这并非要你做个工作狂,将身、心、情感的精力通通消耗殆尽;而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不俗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主动工作,自己找活干,将公司当成"家",将公司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想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视,并非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而是你能自己主动地去做出成绩。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你不主动向前走,没有人会推着你走——更多的人只会想方设法拽你的后腿,希望你停滞不前或步履缓慢,始终走在他们后面。  相似文献   

9.
朱威廉说他应该"感谢"史玉柱,如果当年不是因为写博客评论史玉柱被误解,被人说成是只会说、不会练的人,他也不会自己做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别人更不可能相信,拿着四五百万人民币就敢做网游,并且一年多就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万青 《领导文萃》2006,(2):86-86
■你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态度。■当你放弃的时候,失败才成为事实。■每个人都会被击倒,问题是:你有没有退缩?■成功的人做失败的人不敢做的事。■当你不再试图改变他人而开始改变自己时,你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好。■当我们为我们的想法、决定和行为负责时,事情会变得更好。■当你期待成功,你的头脑就会锁定成功。■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你所必须做的就是抓住它。■如果你不知道想去哪儿,你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如果你不敢出发,你就没有机会到达。不出发,就没机会到达@万青  相似文献   

11.
陈玉金 《领导文萃》2012,(17):97-98
不是流行着一副对联吗?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竞岗中,其实也是一个行与不行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竞岗之中,不单是领导说你行与不行的问题,而是要全方位地做好行与不行的文章。首先,自己要说自己行。面对摆在那儿的空缺岗位,你要有强烈的冲动心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呐喊出"我行,我最行,我不会不行"的强音。面对竞岗,如果你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最行的,或者认为自己不太行,怀疑自己是否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你在竞岗中就会软绵绵的,一副畏畏缩缩的熊样;就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各种各样争取  相似文献   

12.
正1.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2.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需看其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且无碍于其处世行事。3.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  相似文献   

13.
李弘 《领导文萃》2011,(23):101-105
我常常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种心境,我觉得在工作中千万不要过于挑战自己。如果你有十分的能力,你尽量争取做九分事,你就会做得非常漂亮。如果你有十分能力,非要做十一分的事,那你会觉得非常累。可能我这样说跟有些人说的“应该挑战自己的极限,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这种论调有些不一样。但实际上我一直按照这样的方式做事,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认识"到位不越位"的含义 "到位不越位",首先是真到位.一是要独当一面.副职领导对自己分管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这"一面",特别是针对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要有自己的主见,尽最大努力独立处理,如实在独立处理不了,要及时争取正职领导及其他副职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要一面独当.这里的"一面"是指本单位所有副职领导工作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可从承担义务出发,多做补缺的事.若其他副职领导先于你已进入了这"一面",那你要善于充当"配角".以上两个"一面"的有机相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位.  相似文献   

15.
纽约房地产商威廉.哈芒卖出过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房子。他最爱说的是众所周知却又总被忘记的一句话:"推销员最大的禁忌,就是与客户争论。争论就是一种竞争,而任何人都不想在竞争中失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一定要迫使他人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往往会一无所获。也许,只有那些没有经验的新人才会采取这种笨方法。不难发现,真正的成功者,总会十分谦虚地请他人评述自己  相似文献   

16.
黄前进 《经理人》2003,(8):95-96
“做什么都要有个标准,你要看那个标准是什么,然后你会按那个标准去做。”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怕受伤,是因为太在意。那个在意变成深埋的地雷,动不动就炸伤自己。然而,人生的墨菲定律是:你不想人家提,却偏偏常常被提。嘴长在别人脸上,别人可以随便说,你不能控制,你只能控制自己心里怎么想。你不往坏处想,什么话也不能为难你。  相似文献   

18.
盖茨准则     
在高中和大学念书时,比尔·盖茨曾为自己制订了 11条准则,它们是: 1. 生活永远是不公平的,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适应生活。 2.世界永远不会在意你的自我感受,世界要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做好几件事。 3. 高中不毕业,就挣不到每年 4万美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车上就不会有车载电话。 4.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太严厉了,那就等你的老板出现吧,他是可以随便换的。 5. 做小事不会伤你的自尊心。祖辈们有另外一种说法来看待做小事。他们说,那就是“机会”。 6. 如果你把事情搞得一团糟,那不 是你父母的错。不…  相似文献   

19.
克服障碍     
人生总有一些时候,会觉得自己似乎永远无法达成目标,虽然不断向前推进,路途却险阻多艰,非但障碍重重,甚至逼你倒退。比如有人扯你后腿,你也许还不自知;经济或新技术使你不得不重新考虑自  相似文献   

20.
调色板     
《经营管理者》2003,(11):52-52
<正> 你错过了什么 你年轻聪明,壮志凌云。你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渴望名声、财富和权利。因此你常常在我耳边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你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么就产在巴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去游泳的海湾?拿破仑偏能碰上约瑟芬而英俊高大的你总没人垂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