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万宇艳 《城市》2014,(3):15-18
正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向农村渗透的历史过程。认真研究和总结国外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一、国外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一)英国: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陈恭  刘玉博 《科学发展》2014,(10):109-112
中国城镇化的风险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即中国特定的制度和政策背景产生的城市化问题;二是市场因素,是由市场追求效率导致的市场失灵。中国新型城镇化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区域格局新变化,对上海全球城市崛起将产生重要影响。上海全球城市的推进应建立在健康的城镇化模式基础上,走符合国情、符合上海发展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二十多年的城市化浪潮中,中国迎来城市建设的历史高潮,却在急切中失落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当前,城市失落传统文化主要根源于人们对现代化误读、对传统建筑文化无知和城市建设中权力审美的介入。没有历史内蕴的城市是没有灵魂,坚守城市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三省和广东省比全国早10~20年进入城市型社会。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东北地区和广东省进入城市社会以后城市化的动力问题。研究发现,在城市社会的初级阶段,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流动人口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城市化仍发挥重要作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对城市化的作用不显著;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动力作用已经释放完毕,甚至显示出负向变动关系;国有投资比重整体上未通过模型检验,但尚不能断言国有经济拖累城市化进程;对外贸易对城市化的影响不显著,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化有挤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对城市化速度的推动作用不显著甚至为负。与进入城市社会之前相比,城市化的传统动能仍然较强,新型城镇化动能不足。  相似文献   

5.
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条重要路径。我们知道,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已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发展的主要载体,全面深化改革自然对城市体制也提出改革要求。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中国城市体制历经变革,目前形成了以地域性建制为主、层级繁多,实行市管县、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城镇化率赶上了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但还处在城市社会的初级阶段。这是构建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城市化道路、方针、政策和战略框架的基本依据。从世界历史看,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也与大量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由劳动者的出现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成功避免了其他国家高速城镇化过程中时常遇到的大规模城镇失业和贫困,但累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必须把握四大战略基点:城市社会的城市化、大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以及直面历史问题和化解累积风险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刘荣增  李蕾 《城市》2013,(5):22-27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列为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体现了新世纪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南和蓝图,城市规划受到了城市快速发展的深刻影响,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法规体系更加健全,规划需求和编制队伍呈  相似文献   

8.
秦洁  郑边虎  蒋学英 《城市》2011,(10):3-6
大国崛起,必先有地区崛起;地区崛起,必先有新区崛起。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动力,但长期以来,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低(低于全国),中心城市区域中心作用较弱,特别是竞争力不够强(2005年~2010年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河北省11个市中7个城市竞争力排名大幅下滑),一直是突出矛盾,对全省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对此,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催生出生机勃勃的沿海三大新区和一大批产业聚集区,为全省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郑蔚 《公关世界》2008,(9):26-26
在新近举行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年卷首发报告会上,专家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进入法制、人文、环保为主题的新阶段。据上述报告提供的数据。到去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5%。全国共有城镇人口5.94亿人,全国城市总数达656个。  相似文献   

10.
在新近举行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年卷首发报告会上,专家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进入法制、人文、环保为主题的新阶段。据上述报告提供的数据,到去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己达45%,全国共有城镇人口5.94亿人,全国城市总数达656个。相关专家表示,在中国城乡建设中,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很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渐突出,城市灾害暴露出一些地方在交通、供水、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蔓延现象日益显性化,造成了土地的非合理利用和城市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治理城市蔓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蔓延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国外城市蔓延治理理念、治理工具和治理模式进行了较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城市规模的差异,选择相匹配的城市蔓延的治理工具和治理理念,尝试构建了适合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差异化的城市蔓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健文  徐莹 《城市观察》2012,(5):142-148
通过借助城市化基本规律的理论基础,从城市化规律角度研究西方城市化中逆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现象的影响因素,以及探讨中国城市化阶段与城市空心化问题,分析逆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现象与城市复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现时中国城市复兴的实质特征,指出复兴项目基本上仅是城市开发中局部的城市更新,与西方城市复兴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张引  庞景超 《城市观察》2010,(4):134-143
研究韩国城市空间拓展的模式、特点以及不足,综合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在中国现有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韩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构建中国未来城市化战略和城市空间设计,力求为提升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4%,按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60%,这表明超半数总人口已居住在城镇。说明中国的城镇化已经完成了一半,这是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拐点,同时,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关于城  相似文献   

15.
李惠聪 《安家》2009,(8X):52-79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巍巍神州,泱泱大国,锦绣中华在浩瀚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而中华民族走过的兴衰可谓千回百转,波澜壮阔。中国这个曾被拿破仑称为东方睡狮,60年前,甚至"连苍蝇都敢落到她的脸上叫几声",60年后,她走向了雄狮怒吼与巨龙腾飞。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从改革开放城市化稳步发展,中国整体城市化率从30年前的15.82%提高到2008年的44.9%。未来中国发展至少在20年内,城市化将唱响主旋律。60年祖国沧桑巨变,30年中国房地产跋涉前行。在城市化大浪涛天澎湃之下,我们不禁自我拷问:为祖国,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做过什么,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在历史长河中放眼纵向远眺,中国房地产有过泡沫,有过迷失,而无法否认的是,它们成长过,也在成长着。房地产从原来的小盘开发到大盘化,再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运营中来,就是这样一条无形的成长线索贯穿其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杜甫在1000多年前就唱出的朴素理想,依然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懈追求的使命。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杭州西湖第一高楼,仅仅只使用了13年就被爆破拆除的消息仍然会—次次在人们的惋惜中出现,值得快慰的是,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尤其是实力雄厚的优秀开发商,凭借超前的意识和对城市负责的态度,配合政府科学规划、经营城市,在土地运营中不仅实现了土地价值和城市价值最大化,而且成就了企业自身与一座城市的传奇经典,他们挥斥方遵,激情进进,在高扬自身品牌冲锋旗帜下,整合各种资源,用更多的模式,打造一个个新区域与新城市。盛世60年,我们为中国取得的成就喝彩;成就60年,我们为中国城市化大潮中贡献力量的每?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很多人是被城市化的,最尖锐的批评认为我国城镇化是伪城镇化。目前的城镇化率降低12%,即35%左右才反映真实水平。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只着眼于漂亮城市的建设,未更多地去解决民生问题农民问题。对农民来说,城镇化是土地被拿走,房子被拆掉,进城后还没有应有的权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  相似文献   

17.
林昆勇  谢鹏飞 《城市》2013,(6):10-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在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和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最大的发展潜力所  相似文献   

18.
梳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演进历程,中国探索式城市化道路成就瞩目,但依然出现许多诟病,究其原因是缺乏稳定的检验城市化质量的标准,提出人居环境是检验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标准。从城市问题现状论述其必要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空气污染尤为严重。从人居环境的学科基础论述其充分性:现有城市化衡量标准,忽略城市化的主体与本质;人才队伍、学科基础使其具备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充分性。从城市本质及城市功能论述其重要性:聚居点是城市的本质;人是城市的主体,而非本质,衡量城市化需要以人为本,但不能把"人"当作城市的本质,更不能当作城市化的衡量标准;居住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居住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科学发展观能够统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石森昌 《城市》2014,(4):50-53
正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的城镇化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3个方面。城市内部区县经济协调发展是构成城市发展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推进城市内部区县经  相似文献   

20.
尚雪娜  雷鸣 《城市》2015,(9):13-16
农民工队伍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之一,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不高,主要受制度、观念及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因素等方面的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政府、社会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共同着手构建完善的城市融入机制,携手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