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农业生产中,雇佣制大农场占据主导地位,小家庭农场处于附属地位。雇佣制大农场制度的兴盛,与当时经济形势,土地过于集中的大地产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后半期,随着经济形势改变、大地产制的衰落,雇佣制大农场逐渐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工人运动改良主义倾向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一直因其改良主义倾向而受到指责,被认为是工人运动发展的歧路。但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来看,英国工人运动趋向改良主义完全是社会改良的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人运动走向改良主义是必然的趋势,它是工人运动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并非一条歧路。  相似文献   

3.
14世纪中期以后 ,英国城市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逐渐成长 ,其鲜明的特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英国王室不断抑制外商的在英势力 ,英商势力不断增强 ;旧的城镇普遍衰落 ,新兴城市开始构建并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4.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水平和整个社会公共卫生状况的一面镜子。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婴儿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当时英国卫生环境、社会因素和人口健康三者之间关系不平衡的表现。导致婴儿高死亡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孕妇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堪忧导致婴儿先天性体质虚弱;19世纪英国产科学和助产学发展水平有限增加了产妇的生产风险;母亲育婴知识的匮乏也是导致婴儿死亡的危险因素。19世纪后半叶英国婴儿的高死亡率表明这一时期英国的公共卫生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5.
关于英国“衰落”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英国今天仍然是世界一流大国,但它以往作为英帝国而衰落是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19、20世纪之交时,英国已在内外两方面形成了各种潜在威胁,包括缺失企业精神,形成绅士病,自由主义的负作用,外部势力挑战,外交政策误区,殖民帝国体制性矛盾等.导致英国衰落的因素中,外部的挑战和较量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就已经开始制定食品安全法令,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相应的学术研究也随之展开。故该文旨在廓清英国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回顾英国学术界对英国食品安全监管及其立法的学术研究状况,特别是对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成败得失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期英国殖民统治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迅速崛起,曾称霸一时的英国文化面临着被其取代甚至同化的危机。因此英国文化不断寻找着既能助其保持殖民统治,又能抵制美国化的同盟军。它们在英国加勒比移民文化中找到了可团结的力量,以此一度对加勒比移民采取拉拢的态度。反映在文学上,加勒比流散文学也需要这种拉拢才能得到英国主流文化的承认,并确立其在英国的地位,因此欣然接受拉拢,甚至主动向其靠拢;但流散书写总是不断对自我身份进行重新审视,这使加勒比作家进一步反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其的统治。由此,二者之间虽呈现出短暂的、反常的融洽,但这种平衡终究会被打破。20世纪中期英国加勒比流散文学正是这一特殊时期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8.
但丁·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重要的诗人兼画家。本文试从当时英国社会的历史语境、罗塞蒂家庭成长环境、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思想的影响以及宗教救赎情结,来分析罗塞蒂女性审美救赎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末与近代初的英国历史和奴隶贸易密切相联,可以说,奴隶贸易是英国历史的重要部分,从16世纪中期起到19世纪初止,在长达两个半世纪中,英国积极参与贩奴活动,贩奴是它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贩奴促进了工业革命及大城市的兴起,在贩奴及以后的禁奴活动中,英国夺得了海上霸权及广大殖民地,因而称雄于世界。  相似文献   

10.
《嘉莉妹妹》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自然主义男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简.爱》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文章从嘉莉和简这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出发,分别从女性经济地位和女性自我意识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到男女作家对文本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1.
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土家族长期聚居在鄂西武陵山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鄂西土家地区的宗族组织和宗族生活随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出现了勃兴、发展、衰微、回复的过程,对当地民间社会生活和社会基层组织建设产生了久暂不一的影响.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材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此作出了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公元 7~ 10世纪中期 ,是伊斯兰法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法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为穆斯林帝国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促使阿拉伯帝国出现全面繁荣。但 10世纪以后 ,由于“创制大门”关闭 ,伊斯兰法开始走向僵化封闭 ,与现实严重脱离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是造成穆斯林世界普遍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斯兰法的兴与衰 ,是穆斯林世界兴衰的重要衡量标尺。  相似文献   

13.
王艳雯 《南都学坛》2002,22(5):23-26
17世纪中叶以前的波兰曾经堪称东欧强国,其疆域和当时的俄罗斯相差无几。但是从17世纪中叶以后,波兰国家渐渐由盛转衰,趋向没落,在18世纪的最后30年,遭受数次被瓜分以至亡国的命运。波兰是在内忧外患的综合因素作用下由强变弱的,复杂的民族宗教纠纷是近代波兰遭受列强入侵的重要原因;“农奴制第二版”直接导致了近代波兰的经济落后;封建贵族专权致使波兰中央政府的衰弱和国家政治的混乱;“自由选王制”是波兰近代亡国的祸患;俄、普、奥的三次瓜分是直接导致波兰亡国的外因。  相似文献   

14.
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突出的社会现象。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是美国新中产阶级崛起的首要因素;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中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条件;美国妇女广泛就业也促进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美国新中产阶级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约50年间,以进化论思潮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中国文学研究走向了现代化的过程;20世纪中期以后占据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研究汲取百年精华,从外来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交融中正悄然经历着第三次意义深远的历史转型。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文学研究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理论观念的更新与文献积累的深厚,是促使中国文学研究从“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新兴阶层,以商人阶层、乡绅以及约曼农阶层和专业人士阶层为代表的中间阶层构成了18世纪中产阶级精英的主力,这些新兴力量的出现和崛起,不仅改变了英国传统的、等级色彩浓厚的社会结构,而且对英国近代社会转型、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直接促成了19世纪更加成熟的中产阶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老思想与著作在日本一千四百多年的传播轨迹,可知地域的接近、文化的深度交融为老子思想与著作在日本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其传播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7至17世纪自上层社会开始的老子思想传播;17至19世纪中叶老子著作以注本形式流传开来;19世纪中叶以后老子思想影响学界和社会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将不断下降。从19世纪中期至今,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次经济波动,利润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印证了马克思的判断。但是近二十年来,下降趋势渐缓并开始上升也是事实。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因创新导致的局部变化、再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剩余价值率的变化等,都制约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利润率变化的长期趋势需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9.
土生葡人16世纪初在印度果阿和马来西亚满刺加起源, 16世纪中期至 18世纪在澳门初步形成, 19世纪初至 20世纪中期在澳门进一步发展, 20世纪 70~80年代后终于成为在澳门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族群,成为东西方种族混血、民族融合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