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游 《经理人》2009,(8):64-65
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全球汽车产业陷入低迷,再加上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环保认识的加深,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无处不在,国际汽车巨头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其展示重点,国内自主品牌,如奇瑞、比亚迪、海马、吉利、长城和众泰也同样带来了各自精心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家参展企业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展示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绿色汽车超越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冲森 《经理人》2010,(7):102-103
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所有汽车大公司都展出了自家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创纪录地展出了95款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是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引爆点和行业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科技实力比拼的焦点。经过"十二五"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了产业化起步阶段的任务,从"十三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应用型高校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如何支撑人才培养成为各类高校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技术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了便利。文章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对人才的要求,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指出应用型高校如何构建新能源汽车教学体系,制定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输送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5.
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扩散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和阻碍因素,探求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应兼顾激活市场、构建创新体系、增加配套设施及整合产业资源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政策指导与全球能源战略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运用SWOT理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为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新能源方向。在这个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各国都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作为一个消费大国的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制造业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8.
杨毅沉 《决策探索》2014,(22):29-30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共配置了近1万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指标,但是真正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仅有600余辆。在中央地方连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情况下,普通百姓买账的依然不多,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未出现井喷式发展。记者调查发现,成本、技术、地方保护等因素,成了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软障碍”。  相似文献   

9.
陈勇鸣 《领导之友》2012,(8):27-28,3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2010年9月通过《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求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先行经验,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认识,以及对于新能源开发的扶持与关注,新能源汽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已经成长为工程机械与新能源紧密融合的全新领域。相对于燃料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唯一不足的是在发动机的动力以及稳定性方面仍需要深入的探讨。文章将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的阐述,进一步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重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卫明 《经理人》2024,(1):14-15
<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聚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除了动力电池集群式退役下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需求,还有产品出海,扩大全球贸易的长远考量。随着比亚迪、蔚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军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歌猛进,国内汽车保有量中的新能源汽车占比也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加入WTO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石油供应却持续出现紧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我国应当避免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本文将以我国主要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为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使得众多汽车品牌纷纷转战该市场,传统的汽车行业也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正值汽车行业发展的瓶颈期,汽车销量面临着负增长的危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在快速增加。文章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拟合出新车比的走势,并预测出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  相似文献   

15.
龚炯 《经理人》2009,(1):70-71
替代石油的能源汽车开始浮出水面。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一直实施无歧视的支持政策,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为“三横”。但从实际技术发展和中国现实国情来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6.
绿色消费行为是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协调为思路,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新能源汽车扩散模型,研究绿色消费者对制造商微观决策与宏观新能源汽车扩散的影响。在小世界网络情境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宏观上,绿色消费者溢价和绿色消费者比例的增加都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扩散,但是二者的微观影响机制不同。绿色消费者溢价的增加总是使得演化稳定状态下所有制造商的平均收益都增加,而绿色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可能导致所有制造商的平均收益都减少。在产业层面,绿色消费行为对新能源汽车扩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企业层面,绿色消费行为的作用并非总是积极的。因此,一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扩散需要加强对需求侧的重视。从扩大绿色消费者规模和提高绿色消费者溢价两方面考虑,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激励机制或加大环保宣传等财税或非财税方式促使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该制定恰当的营销策略促使绿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生更多溢价;燃油汽车制造商能够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营销策略中搭便车,应避免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进行恶性竞争。论文从影响因素和扩散机制两方面拓展了新能源汽车扩散理论研究体系,研究结论能够为提高新能源汽车扩散效率,构建有效的产业发展干预机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毕舸 《决策探索》2021,(1):19-19
2020年1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此外,规划还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制定将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的具体办法。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催生各国政府推出各种优化补贴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优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动力系统分支理论构建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三种新能源汽车补贴,包括:1)研发补贴;2)市场补贴;3)混合补贴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新能源汽车研发补贴能刺激企业研发投入,但补贴的增加会降低市场稳定性;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弱于研发补贴,过度补贴会降低市场稳定性;最后,新能源汽车混合补贴下,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优于市场补贴,对企业利润的刺激效果劣于市场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性的提升优于市场补贴。基于此,本文认为增加对其他技术路线以及高端产品的市场补贴,未来对应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研发投入间隔梯度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调整速度,以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得多项政策支持并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最终将摆脱依赖,依靠市场的力量继续壮大,所以必须明确自身发展困境,找准方向积极前行。文章对新能源汽车目前在轻量化技术、车身设计和燃料电池使用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研发正处于产业化阶段,本文运用研发网络的概念,论述新能源汽车研发网络环境,分析影响新能源汽车研发网络的环境因素。本文的创新在于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网络,并通过对研发环境的研究,论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