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泉州南安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宋人叶梦得撰写的《石林燕语》(以下简称《燕语》),对这位政治家同时又是天文学家和诗人的苏颂十分重视。《燕语》中所涉苏颂事迹的记录,有23条之多,这是我们研究苏颂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本文兹就《燕语》所记并参之以《宋史》等对苏颂其人,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苏颂使辽 ,遇到宋辽历法“冬至日”相差一天的问题。他明知辽历为优 ,但为了维护国家尊严 ,运用历法知识 ,说服了辽人 ,保证了双方关系的正常发展。苏颂回宋以后 ,受任校订历法 ,创制“水运仪象台”,绘制《新仪象法要》,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葡萄牙传教士徐懋德在钦天监的天文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牙传教士徐懋德通晓天文学、数学,以精通历法者的身份进入北京,在清钦天监任监副一职。作为钦天监的主要天文学家,徐懋德是德国传教士戴进贤的挚友和亲密合作者,他们在北京的许多天文观测报告很快传回欧洲,引起欧洲科学界的关注。徐懋德与戴进贤在编撰《历象考成后编》的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历象考成后编》介绍了刻普勒天文学理论及欧洲天文观测新结果,是一部以西方天文历法为核心的较先进的著作。徐懋德与戴进贤密切配合,对中西天文学交流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天文事业十分发达。在天象观测、星图的绘制和天象仪器的制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如以记录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恒星观测而闻名于世的“苏州天文图”,驰誉世界的至和三年(1054)对超新星的观测,北宋苏颂等人所制造的、被国际天文学界推为天文钟祖先的“水运仪象台”,都堪称为世界之冠。这一些,自然是与宋代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天文机构分不开的。然而,我们对宋代“天文院”的设置情况,了解得还不够。比如,反映在有的著作上,单知道宋代有天文院,而不清楚有两个天文院。《梦溪笔谈校证》一书,引用了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五的一段原文,校证者对这段引文标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薛凤祚对近代中国天文学发展最特别的贡献,是他在《历学会通》中引入了一个与哥白尼日心说有渊源关系的宇宙体系,这使他成为当时与西方天文学发展的正确道路走得最近的中国科学家。薛凤祚天文历法研究中所采用的"镕各方之材质,入吾学之型范"是最先进的中西会通模式,可以避免走上"以西学取代中学"和"以中学同化西学"两个极端。但对于薛凤祚贡献的评价不宜过高,他引入哥白尼日心说可能并没有明确的意识,且日心说在当时并不是最先进的宇宙体系,因而影响很小;他会通中西天文学的努力也没能引导中国天文学走上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学术动态     
已故贵州大学教授张汝舟先生遗著《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文选》经整理,最近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孙家遂同志任责任编辑,予计八五年上半年发行。张汝舟先生(1899——1982),安徽全椒人,是国内知名的语言学家。他博学多闻,治学严谨,于声韵、训诂、语法、古典文学和古代天文历法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上能力排纷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为学界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7.
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自然辩证法》)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为了探索自然界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找出它的规律性,以便掌握生产季节,搞好农牧业生产,一直注意对天象进行观测,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天文学。历法则是天文学的实际应用。我国各民族人民保存着极为丰富多彩的天文历法资料,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八八年是北宋著名天文学家苏颂首创水运仪象台九百周年。九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文史所、医学史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及吉林大学古籍所在苏颂的故里福建省同安县联合召开了纪念苏颂学术讨论会,为研究这位在国内尚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科学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北宋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苏颂(1020—1101),一生从政58年,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重臣。32岁入仕,任宿州观察使,73岁升任宰相,81岁拜太子太保。先后任职于地方和中央,多次担任外交官。其人政绩,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这样称赞:“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在科技方面的成就,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苏颂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为《苏颂与〈本草图经〉研究》一书题词赞誉苏颂:“探根源,究终始,治学求实求精,编本草,合象仪,公诚首创。远权宠,荐贤能,从政持平持稳;集人才,讲科技,功颂千秋。”庄添全先生纵横评价苏颂:“既是一位名臣贤相,又是一个在多个领域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外交家和外交史学家。他不愧是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奇才、骄子。”  相似文献   

10.
从《说文解字》所收天文相关汉字字形及许慎的说解入手,可试梳理古人的天文学思想。"天""示""三""王"等字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神""祡""尞""禷""禅""封"等字反映了古人对天神的敬畏与崇拜;"圜""宇""宙"等字反映了汉代人认为天是中空的半球形曲面;"暆""岁""曟""辰""辱"等字反映了先民对日月、五星及恒星运行情况的观测,并用以制定历法、指导农时;"娲""一""地""五""晶""星""日""月"等字则反映了宇宙由神创造、源自虚无、源自元气等几种学说。因此,《说文解字》为我们研究古天文学提供了新的信息或佐证。  相似文献   

11.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后,复将其设计原理和全部图样汇集成书,即《新仪象法要》。“靖康之乱”中,该台“不知所终”,南宋乃据《新仪象法要》重制成功。建国后,我国先后复制成功模型二座。本文全面研究了苏颂制图学的成就,认为他绘制之设计图内容完备、画法多样、线条规整、比例恰当、尺寸准确、文字说明清晰,反映中宋代机械制图标准化倾向,而前后数次重制成功,正表明了苏颂制图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天文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四大学科之一。中国在天文天象观测、历法制订推步等方面曾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是政治、生产需求、人们求知欲交互作用的结果。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 ,它对天文的发展形成了强大推动 ;与此同时 ,天文学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农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象观测和历法的进步 ,伴随和标志着农业及农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从日月五星的观测、历法制订推步以及时节的确立等方面来探研中国古代天文对传统农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著名的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他虽然不以诗歌名于世,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说:“今观诸诗,唯《元帝》一首,不免伧父面目,余皆不愧所称,亦可谓渊明之赋闲情矣。”王士祯称其《王方平》、《璧月》《梁元帝》、《送僧游庐山》、《忆钱塘  相似文献   

14.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苏颂《前使辽诗》的一首。陈子彬注文说,潭州是今日之长沙,汉朝功臣靳歙庙是信武殿。但是辽国是宋朝北部邻邦,北宋使臣赴辽不可能经过潭州,更不可能去朝拜那里的靳歙庙。这与常理有违。并且,按照习惯,靳歙庙应该建在江陵,即今日之荆州,潭州就没有靳歙庙,更不会有信武殿。另从《宋朝事实》《宋会要辑稿》《开州志》等历史文献及原诗内容分析,《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一首对"澶渊之盟"的颂歌,而"澶渊之盟"就签订于澶州。信武殿是宋仁宗于皇祐五年(1053年),为纪念其父真宗在景德元年(1004年)御驾亲征到澶州,战胜契丹,与之订立"澶渊之盟"的历史功绩,下诏建立于澶州的。因此,原诗题名中潭州实为澶州之误。  相似文献   

15.
沈括在图书易、数理易和儒理易盛行的两宋时期,将易学研究与天文、历法等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为易学研究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论证了古人在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易学研究带来新视角、注入新活力,为《周易》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与其他知识的结合树立了典范,同时也体现了他在科学视域与传统理论思维融合下的彷徨。  相似文献   

16.
宋元以后,回回天算家供职于中国天文机构,对中国天文学做出了特殊贡献。本文从洪武中对回回天文历法典籍的译介、明回回天文机构的具体职掌和日常工作以及其天文工作的缺陷与不足三个方面,在学界第一次专门、系统地讨论了明朝回回天算家的天文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从天文学的角度对《邠风·七月》中的几个历法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七月》的难点,就在于不同历法的混合使用,也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几种历法有较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一 )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指出 :“白璧微瑕 ,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风一’者 ,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 ,亡是可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他对陶渊明的《闲情赋》给予相当低的评价。他的评价来源于讽谏的概念。北宋的文学家苏东坡批评萧统的评价说 :“渊明《闲情赋》 ,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 ,与屈、宋所陈何异。而 (萧 )统乃讥之。此乃小儿作解事者。”他认为《闲情赋》有国风般的内容 ,和屈原、宋玉的辞赋一样有价值。从表面上来看 ,萧统和苏东坡的评价颇有距离。但 ,苏轼也未抛弃讽谏…  相似文献   

19.
苏颂(公元1020——1101年)字子容,福建同安人,是北宋杰出的学者、科学家,他首创“水运仪象台”——现代天文钟的雏型。著有《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等,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方面的问题,已有许多专门著述。但纵观苏颂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政治活动。从公元1042年登进士起,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地方和中央为官近六十年,担任过州县郡守、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刑部尚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中国回回天文历法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评述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热点和成果。《中国回回历法辑丛》是马明达、陈静先生广事搜求、校勘整理而得的巨著,为回回天文历法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