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欧洲文化认同作为一种过去长期遭到人们忽视或者说漠视的理论,逐渐超越以往在阐述国际关系中人们所注重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理论,成为在关注和研究国际关系时的一种举足轻重的因素。欧洲文化认同作为欧洲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相当于建构欧洲认同的基石,是与欧洲的历史文化相联系的。欧洲文化认同的基础就在于欧洲共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共同价值观。欧洲文化虽然是由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所组成,但是这些欧洲国家民族文化大多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相似的文化发展历程和共同的宗教道德观。近代欧洲认同和欧洲一体化观念的形成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认同是欧洲各民族在和平、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现有民族认同的超越,主要涉及欧洲文化认同、欧盟公民身份和欧盟外交与防务认同等层面。欧洲认同的形成既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手段,它有利于解决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合法性问题,弥补一体化功能主义道路的不足,培养公众对欧盟的归属感,缓和欧洲的民族矛盾,提高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欧盟东扩提供基础和动力。欧洲认同的发展应着眼于未来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打破一体化发展僵局,实现欧洲整体善治。  相似文献   

3.
自然法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体系的法律哲学,理性是它的核心,平等、自由和正义等价值则是其基本理念,并成为其渗透至民法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民法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法思想是其价值判断的调节器,特别是在近代欧陆民法法典化运动过程中,自然法的理性主义法典编纂思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度成为法典编纂的指导思想与哲学基础.我国的民法典制定也可以从近代民法法典化过程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邱芝 《学术探索》2006,46(5):63-67
欧洲认同既为欧洲一体化提供文化基础和深层动力,也制约着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在欧盟形成和壮大的过程中,建构欧洲认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自我约束是建构欧洲认同的四个主变量。欧洲认同的建构是一个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面临着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5.
欧洲一体化是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寻求欧洲统一是大多数欧洲人的信念和愿望,它几乎贯穿于整个欧洲历史.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文化上的同一性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最终促成欧洲的联合,使欧洲一体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起步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发端于中世纪欧洲.民族归属感的比喻可回溯到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现代民族与前现代时期的民族截然不同.18世纪后半叶,制度化和职业化的历史研究出现,科学的历史学兴起.历史学家成为民族叙述发展的重要因素.19世纪,浪漫主义的民族历史编纂学在欧洲各地崛起.语言、历史和文化被用来论证民族的特殊性.1850-1950年,民族历史编纂是欧洲历史编纂的主导形式.历史学家排斥或调和宗教、阶级和种族因素对民族历史的侵蚀,维护民族叙述的统一性.二战中的战争、占领与大屠杀导致欧洲各国的民族历史经历重新审视.战后,历史编纂学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潮不断考验民族历史框架,把认同与历史重新民族化的尝试随之产生.21世纪初,欧洲历史学家期待欧洲化、全球化的历史编纂,但民族的历史编纂框架仍然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7.
欧元是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结果和标志。统一而又各具国别特色的欧元图案 ,充分体现了欧盟文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强调和发展欧洲共同文化的同时 ,保护和弘扬各成员国的民族文化 ,把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一而又多样的欧洲文化不仅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础 ,而且赋予欧洲一体化以力量与活力。欧盟文化政策是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欧洲一体化深层次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颁布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一大批重要民事法律,积累了宝贵的民事立法经验,为实现我国民法法典化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实现民法法典化,应当着重解决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民法典的编纂体例、制定民法典的工作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阶段,"人类"这个词不再是从西方传统哲学曾经设想为历史统一体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观念.任何单一的民族文化,甚至希腊-欧洲的精神性的文化本身在其有限的经验统一性中也不足以建立世界历史统一性.相反,标志世界历史形成之现实基础的总体事实,会遇到理论家们在纯粹精神领域的认识中的成就将其遮蔽起来的危险.而且,真正能够引起这种一般化哲学抽象活动以及被科学和文化所覆盖的世界历史统一性,恰恰是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奥义所揭示的生产的历史统一方式之上的.生产方式是我们共同人类性的最终基础.马克思充分揭穿了那种欧洲人的精神必然会成为普遍的文化精神这样一种信念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视野中,文化认同的取向不但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接受,而且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将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时,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操双语者对母语文化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个性及共同性的双向理解及接受,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对于民族学校构建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认同是民族的自觉行为,表现为一种归属感.跨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性,即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历史表明,在国际关系中,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作用最为敏感,要处理好跨界民族问题.必须解决好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前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的商业精神发展轨迹,以及工业革命后欧洲商业精神逐步育化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可以看出:欧洲商业精神是伴随古希腊的商贸活动展开的,其间虽几经波折,但还是延续了下来.后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洗礼,商业精神取得"合法"身份,并受到欧洲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价值基础.欧洲商业精神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家性,不仅奠定了欧洲国家经济模式的思想基础、催生其殖民扩张的欲望,而且也提升了各国的国家主义意识,导致欧洲国家最终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明、清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大统一政策的政治文化感召以及南迁德宏后汉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在近代与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侵的重大历史契机中,云南景颇族的文化认同由族群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向更高层次上的升华,使云南景颇族的政治文化具备了良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身份、认同都是可以建构的。作为正在极力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欧盟,集体认同的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欧洲集体认同的建构基础、内涵及面临困境的思考,探讨集体认同与欧洲一体化之间的互动与建构关系,认识建构集体认同对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薛其林  蔡雄 《云梦学刊》2008,29(3):51-53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而民族、国家认同则不仅维系着国家的和平与统一,同时也促进着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海峡两岸在文化上同根同源,同属中华文化,在目前情势下增进文化认同,拓展文化交流,强化归宿意识,是实现两岸和谈与统一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区域发展中,文化和经济协调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长三角经济协作区的形成,是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互动基础为前提的.文化协调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认同基础、精神动力和竞争优势.最后,本文提出了长三角文化协调发展的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7.
云南通海县的纳古镇自近代以来经历了种种政治危机,其对内外事务的组织与控制往往呈现为一种"认同性调控".即在历史、文化、血缘的认同一致的基础之上实现对自身的社会调控,采取了务实努力、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关注社会、不轻言"为宗教牺牲"等举措来保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效化解了每一次政治危机.这种生存智慧的获取是民族对于自身历史、社会背景、宗教文化传统的完美整合,是政治人类学研究中应予以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社欣  王仕民 《学术研究》2015,(2):23-28,159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灵魂和品格,文化作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思想观念一以贯之,代际相传。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动力之源,是国家认同最深厚的基础。以文化认同为契合点来固基国家认同,强化了国家认同的心理依据和思想基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增强和拓展国家认同的空间。当今,通过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凝聚共识,探讨中国国家认同的强化之道,提升民族的整体归属感,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普丽春 《学术探索》2013,(8):108-1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其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论壮汉民族融合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汉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首先表现为壮汉民族在长期而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增进了两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促进了两个民族相兼融合。儒学关于民族关系新观念、仁政德治学说是壮汉融合的思想文化基础;血亲观念、宗法意识、崇祖思想以及共同的农耕文化是壮汉融合的政治、经济基础;民族迁徒与杂民是壮汉融合的深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