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1954年开始的云南民族识别工作,既是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民族平等理论在云南的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对云南民族的识别,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民族问题,在法律的层面实现了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目的,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民族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民族基本理论、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及民族发展繁荣等问题上的大胆探索和艰辛开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奠定了党的民族理论的基础,科学地指导了中国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民族"新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概念的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民族这一社会现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成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也是发展的.经过长期的思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关于构成民族六要素的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外国民族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的认识,还合理借鉴了国外关于民族的论述,可以说是集中国、世界的民族理论之大成.  相似文献   

4.
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石,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法律保护。未识别民族是民族识别工作的遗存:有的已经识别并归入其他少数民族但尚存争议;有的虽然进行了民族识别但民族身份的归属仍未确定;有的则没有进入识别程序。由于未识别民族没有获得国家(中央政府)的认定,相应权利自然不可能得到完整、有效保护,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规范及政策文件将未识别民族排除在外,成为法律政策上的盲点:一方面,未识别民族作为单一民族而独立存在的少数民族法律主体身份的缺失;另一方面,未识别民族可能作为少数民族及"少少民族"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很显然,这与民族平等的宪法原则相悖,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地区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及认真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思想,对我们进一步搞好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都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成果,来自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领导集体深入的理论探索,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正确的理论指导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提高驾驭和解决民族问题能力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金炳镐教授所著的《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对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作出了清晰的全景式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示了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轨迹,不仅强调了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本源性内容,点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基础理论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还结合近2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展开论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体系的应用理论研究进展。此外,该书还对民族关系等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系统而准确地界定了民族关系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论述,在民族的定义、民族工作的主题、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干部的培养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是新世纪中国民族理论的新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之后的又一新发展,对新世纪中国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原则与我国民族、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并在民族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及基本政策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予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民族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民族理论真正实现理论突破和发展的时期,是中国民族理论真正展开全面研究和发展的时期,是中国民族理论真正完善和确立学科体系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濮、越民族源流关系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时期濮、越异源,当时濮人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后有一部分向南、向西迁移到我国的西南地区;越人则自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就分布在自东南沿海到两广、云贵的广大区域内。到汉晋时期,濮、越融合出现了僚,同时也有濮、越融入其他民族中,例如融入氐羌系民族的濮人就成为了现代彝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60年的民族政策最重要的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主线.纵观新中国60年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团结政策主线思想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历史上广东壮族与汉族的关系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历史上,广东壮、汉民族关系一直十分融洽,两族经济联系紧密,商品交换频繁。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两族相互影响和交融。壮汉两族互通婚姻,互相往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本文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这四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根据134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各民族内部的管理控制偏好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世为唐臣"思想虽是吐迷度与铁勒诸部首领的共同思想,但吐迷度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世为唐臣"思想虽有一个演变过程,但其主线十分清晰.在吐迷度等人的意识中,"世为唐臣"思想具有接受唐朝官爵、成为唐朝臣民、加强与唐朝联系以及得到唐朝的庇护等比较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已经渗入到吐迷度及其之后许多回纥首领的脑海之中,成为回纥首领处理与唐朝关系的主流思想.顿莫贺可汗提出了"以血洗血"和"以水洗血"的概念,"以血洗血"相当于以暴易暴,"以水洗血"相当于以德报怨."以水洗血"思想的形成,既与顿莫贺可汗个人的智慧有关,也与回纥当时的政治局势、各种利害关系以及复杂的外交环境有关.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人们能够按照"以水洗血"的思想处理各种矛盾,民族关系就会更加和谐,社会秩序就会更加稳定,世界就会更加和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现代化是民族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民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如何对待小民族的文化、发展与繁荣、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发展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进程。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民族化进行研究 ,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中国的传播及历史发展 ,指出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表现为民族成员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其他成员的亲近感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说,宗教总是构成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虽然民族认同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宗教总是民族认同的一个因素.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宗教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种宗教对不同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工作具有普遍的、全国性的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云南民族工作的重要经验就是:正确认识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是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前提;民族与阶级是两个系列的范畴,民族的实质并不在阶级,民族就是民族。  相似文献   

20.
论国籍冲突的解决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籍冲突问题直接涉及到主权国家与其公民之间的关系 ,是国际公法上一直在着力解决的一大“瓶颈”;由于国籍是涉外民事关系中常用的连结点 ,国籍冲突问题也是国际私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解决国籍冲突问题时 ,国际公法旨在彻底防止和消除国籍冲突现象 ,以实现国籍唯一原则 ;国际私法则只是在已存在国籍冲突的情况下 ,选定其中一个国籍作为连结点或寻找一个替代连结点 ,以确定应适用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