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线消费者评论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两阶段销售模型(预售期、正常销售期),通过刻画预售期消费者评论对正常销售期需求的影响,探究消费者评论如何影响商家定价策略以及商家如何利用消费者评论调节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垄断或竞争市场情形下,若忠实消费者选择等待至正常销售期购买产品,商家均会采取折价预售策略,即通过降低预售期价格提升消费者评论,刺激正常销售期的产品需求。在竞争市场情形下,若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偏好成本非常低且预售期购买量较小,商家的折价预售策略能通过提升消费者评论以阻止竞争者进入市场;随着普通消费者产品偏好成本增大,商家会将重心转向忠实消费者,进而缓解商家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基于消费者对相似产品的不同支付意愿,研究了零售商补货及反应性定价策略。通过两阶段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找出反应性定价的规律并确定产品的补货量。归纳了在清仓定价(延迟定价的特例)和无延迟定价下零售商的定价和补货策略。借助数值仿真,讨论了市场波动性和产品接受度对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定价模式(反应性定价、清仓定价、无延迟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习惯性将影响其复购选择,而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历史消费行为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研究企业是否存在歧视行为及消费者的产品习惯程度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利用博弈方法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研究表明:(1)消费者对产品的习惯程度不仅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也能影响企业定价策略;(2)转移成本加大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歧视程度;(3)企业倾向于采取歧视定价策略即给新客户提供价格优惠而给老客户收取高价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4)企业第一阶段的市场份额不能影响第二阶段定价,但能够影响企业两阶段利润。  相似文献   

4.
在线评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同时评分人数的多少也会影响用户效用。以 APP Store、Android Market 等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产品定价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经济学模型,研究在线评分机制和信息产品网络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垄断应用软件开发者的最优产品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软件质量低于用户事前期望、评分传递的质量信号较真实时,若网络效应强度较小,则软件定价应先高后低;若网络效应强度较大,则前期应该低价,甚至免费,以吸引更多用户,后期高价获利。当软件质量不低于用户事前期望、评分会限制高质量软件的信号传递时,用户只能通过评分推测软件质量等于其期望质量,因此最优质量策略等于用户期望质量。最后,探讨评分区间的局限性和弊端,软件开发者需要通过平台推广等策略提高用户的支付意愿,达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预售是新产品上市前,商家允许消费者提前预定产品的一种销售手段。本文以新产品预售为背景,建立了商家同时销售新旧两代产品时的预售模型,先对消费者最优购买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即商家在预售阶段公开或隐藏新品未来市场价格,研究了商家最优预售价格折扣和最优订购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新品预售策略和商家收益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商家在预售阶段公开新品未来市场价格可以获得更高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6.
白世贞  姜曼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0):159-169
现售和预售是线上销售的主要模式。考虑不同模式下消费者对产品估值的差异,分析现售、预售和混合销售(同时开展现售和预售)三种模式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构建Stackelberg博弈和Nash均衡模型,得到三种模式的产品均衡定价及需求,并探讨开展不同销售模式对应的消费者估值差异阈值以及不同主导结构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任意主导结构下,销售模式只会影响现售产品价格,对预售产品定价没有影响;任意销售模式下,制造商主导结构的产品定价和批发价更高,但产品销售量较低;消费者延迟收货敏感度增强使预售模式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润降低,但混合销售模式可以有效防止由此引起的损失,且制造商主导可以同时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服务差异化的电商平台利用基于行为的定价(BBP)与竞争平台争夺顾客资源,但这种外部价格竞争策略冲击了平台与合作商的内部关系。针对“自营”和“佣金”两种模式的平台,分别构建两周期动态定价博弈模型,探究BBP对平台外部竞争和内部合作的交互作用,分析平台的最优BBP策略以及与合作商签订的最优契约模式。阐述了平台分别以利润、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渗透率为决策目标时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契约选择方案,进一步发现了平台具有向其合作商共享顾客信息的动机,分析了合作商向新(或老)顾客提供优惠策略及依据,最后研究了强势平台合作商的最优契约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使零售商的生鲜农产品的定价和库存决策面临更大挑战。本文基于报童模型,综合考虑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对生鲜农产品价值下降进行离散化处理。刻画策略性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构建零售商的单阶段和两阶段定价及库存决策模型,分析了产品价值剩余率对消费者行为、零售商最优定价、最优库存水平以及零售商利润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单阶段模型中零售商最优价格和最优库存水平均随产品价值剩余率的递增而递增;而在两阶段模型中,第二阶段最优价格随价值剩余率的变化趋势可能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零售商收集顾客信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具有策略性和选择性。首先,构建零售商只销售一种高质量产品的情形,研究其两阶段的定价策略,并分析产品的跨期折扣因子对产品的零售价格、销售量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然后,考虑零售商可提供高质量和低质量两种产品的情形,顾客在第一销售期、第二销售期都可以选择两种产品。构建两阶段的定价决策模型,并分析产品的跨期折扣因子、顾客对低质量产品的接受度等参数对产品两阶段的零售价格、销售量的影响。最后,用数值算例分析了第二种模型下顾客对低质量产品的接受度等模型参数对零售商两阶段总利润的影响,然后比较了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型下高质量产品的零售价格和销售量。研究结论较全面的分析了顾客策略行为对差异产品两阶段销售期的定价决策的影响,为零售商进行定价优化决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模式逐渐成为商家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利器,在该模式下消费者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为产品或服务的最终形成创造一定的价值。本文构建了顾客参与产品价值共创背景下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刻画顾客参与偏好、顾客参与复杂度、价值共创效应和麻烦效应等关键变量,研究了零售商的定价和服务策略。研究表明,当麻烦效应充分小且价值共创效应足够大时,零售商引入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战略能达到零售商和消费者双赢局面;大多数情况下提供上门安装服务是零售商的占优策略;零售商提供服务后能够借助服务定价更有效地区分消费者从而更有效地实施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受损;大多数情况下零售商服务成本的增加反而对消费者有利。  相似文献   

11.
周晨希  郭朝阳 《管理科学》2019,32(2):108-119
有害型产品或服务在当代社会的消费规模日益增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害型产品包括自助餐、快餐、手机游戏和赌场等。该类产品的显著特征是:消费时,消费者得到即时的满足感,但其消费的副作用将在未来对消费者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消费场景体现为消费者通过手机软件提前订购自助餐、快餐和手游等产品或者服务。 ????????基于消费者自我控制理论和厂商预售定价理论,探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偏差对厂商预售定价的影响机理。以销售有害型产品厂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行为经济学模型,系统分析消费者当期偏好倾向和消费者过度自信两大消费者行为偏差对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厂商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厂商提供退款承诺对行为偏差和厂商利润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显著影响厂商预售定价和退款战略,即在存在消费者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厂商愿意承诺更高的退款金额,并且高的预售价格也未必与高的退款金额紧密相关;②消费者行为偏差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厂商利润水平,而厂商是否提供退款机制显著调节消费者行为偏差与厂商利润之间的关系;③相对于没有退款承诺的情形,提供退款承诺能够帮助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有害型产品的副作用越大,消费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从而厂商通过退款承诺获取的利润也越多。此外,消费者在提前购买商品时面临的购买风险既可增加也可减少退款承诺带来的额外收益。 ????????研究拓展了传统的预售模型,在考虑消费者行为偏差后,新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刻画消费者对于有害型产品的实际购买决策过程。进一步揭示了退款的另一重要作用,即通过打破消费者决策行为的一致性来获取价值。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相关行业管理者洞察消费者行为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战略和提升企业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鹤 《管理评论》2023,(12):148-159
本研究针对在线评论对电商平台定价决策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问题,构建有无在线评论情形下电商平台与制造商之间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在线评论对系统均衡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会受到在线评论的影响,当制造商直销渠道与电商平台自营渠道的竞争程度足够大,或者渠道竞争程度较小但在线评论有效性水平足够低时,电商平台才会实施低价策略;在线评论会导致利润在各企业间的重新分配,当渠道竞争程度适中时,在线评论对电商平台有利,对制造商的影响不确定。其次,在线评论的存在会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渠道,尤其是部分消费者放弃直销渠道而选择自营渠道购买产品;然而,如果在线评论有效性水平满足一定条件,则消费者参考在线评论可能会放弃购买产品,由此导致产品需求降低。此外,本文还拓展了原始模型,进一步考察电商渠道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售商品种类繁多,可分为从未上市过的新产品和已经上市过旧产品。面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根据消费者效用理论,消费者可能做出不同的决策。研究在产能约束的前提下,零售商销售不同类型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问题。结果表明,新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取决于正常销售价格,旧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受正常销售价格与消费者构成的共同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大于后者。较低的正常销售价格或较大的高估值消费者比例增大了消费者在正常销售期购买的缺货风险,零售商应采取溢价预售策略,否则应采取折价预售策略。此外将新产品和旧产品的最优预售策略对比发现,利用消费者对产品估值的不确定性,新产品预售比旧产品预售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段文奇  柯玲芬 《管理科学》2019,22(12):40-55
鉴于临界用户规模由平台价格等变量内生决定,与文献视其为阻碍平台发展的主要因素观点相反,提出了通过调控临界用户规模大小提升双边平台利润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引入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包含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模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效果,考察了平台服务质量、交叉网络效应和度分布指数等参数对最优定价策略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平台企业的最优利润,提高相对服务质量优势有助于提高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最优利润和市场份额,提高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或增大度分布指数将提升两阶段定价策略相对于不考虑临界用户规模的传统定价策略的利润改进效果.研究结论为平台管理者制定利用临界用户规模特征提升利润的价格策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产品与服务竞争性市场中,信息产品及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日渐成为信息产品提供商关心的首要问题.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没有统一考虑产品的后续服务,且假设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同.分析了异质消费者和双寡头垄断市场,针对基础信息产品和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两个企业的捆绑销售和分别销售策略的博弈模型,使得双寡头企业通过4种局势下的策略选择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同时,将差异化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引入Hotelling模型,计算企业的需求函数和收益函数,并采用两阶段Bertrand博弈分析两个企业的定价策略和竞争行为.通过模型求解,得到4种局势下两家企业的最优定价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潜在消费者的构成比例及市场规模对企业定价、市场占有率和最优收益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本和市场规模组合下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两期销售环境下,研究了面向策略型消费者的在线零售商库存信息披露及联合定价、库存决策问题。考虑在线零售商库存信息共享和隐藏两种库存披露策略,构建了在线零售商两期销售利润模型。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讨论了在具有策略型消费者的市场中,在线零售商应如何选择库存信息披露策略,以及如何制定最优定价和库存决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在线零售商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库存决策受消费者估值折扣系数和第二期定价策略的影响。特别地,当在线零售商选择第一期缺货时,更倾向于共享其库存水平信息;当在线零售商选择第二期缺货或者两期均不缺货时,消费者估值折扣系数存在一个阈值,当低于该阈值时,在线零售商会选择隐藏库存水平信息,当高于该阈值时,在线零售商会选择共享库存水平信息。  相似文献   

17.
软件厂商广泛采用多阶段产品发布策略应对不确定的顾客需求。为了研究需求不确定性对厂商决策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两阶段框架:垄断厂商在第一阶段向异质顾客推出质量较低的产品,通过产品的使用,将不确定的顾客需求变得更为明确,然后在第二阶段推出升级产品满足这些需求。将厂商的决策定义为受需求不确定性影响的最优化模型,将第一阶段的质量与两个阶段的定价作为决策变量,分析厂商在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决策。数值实验表明,需求不确定性越大,第一阶段的质量和两个阶段的定价越低。当需求不确定性非常大,且负口碑效应强度超过正口碑效应强度时,厂商在第一阶段就不应该推出软件产品。本文为信息商品领域内的厂商在不能准确把握顾客需求时的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收益管理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产品作为一种典型的易逝性商品,其定价对于零售商的利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基于收益管理思想,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考虑缺货时消费者的替代行为,建立了随机需求环境下基于多项logit顾客选择模型和服务水平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收益管理定价策略模型.对建立的模型用单阶段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讨论了不同顾客到达率、不同初始库存、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不同影响度下的最优策略,得出了一系列比较有意义的性质和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消费者双通道心理账户及参照依赖行为对企业长期利润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一般支付、提前支付及延迟支付方案下的动态定价问题。采用了离散时间动态规划分析思路,讨论了两周期模型在不同支付方案下最优价格、最优利润的关系,进一步将动态定价行为扩展到了无限期的情形,分析了在各种支付方案下的稳态价格,结果表明当需求函数是线性时,提前支付与延迟支付下的稳态价格要大于一般支付下的稳态价格;当初始参考价格较高(较低)时,最优价格策略类似于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双通道心理账户各参数对不同支付方案长期总利润的影响,并总结了厂商如何选择最优支付方案以获取更高利润的建议。该思路对基于行为的动态定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时尚策略型消费行为的研究,把消费者心理动机归结为两种,其一是因冲动购买而错过降价产生的“高价遗憾”;其二是因等待降价并延迟购买而遭遇缺货产生的“缺货遗憾”,并在此基础上,在一个两周期销售中分析其对企业的降低标价(Markdown, MD)与抬高标价(Markup, MU)两种定价模式的影响机理。首先把两种遗憾心理因素纳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建模分析了需求随机下降低标价(抬高标价)两阶段销售模式中供应商如何通过考虑消费者行为设置不同阶段价格和限量配给水平的决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定价模式下供应商收益参数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两种遗憾心理因素效应对销售阶段分割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有遗憾心理的消费者将削弱延迟购买倾向,供应商可通过制造适当的配给风险诱导顾客高价期购买;其次两种定价类型下,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面对遗憾心理的消费群体,企业均能实现比统一定价更高的最优收益,并且抬高标价比降低标价的优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