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229名员工为样本,从"压力源-紧张状态-后果"的视角,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研究辱虐管理对员工人际偏差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工作压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辱虐管理作为员工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源之一,对工作压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导致员工产生人际偏差行为;员工自我控制能力可以调节工作压力与人际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较高的自控水平不仅可以削弱工作压力对人际偏差行为的正向影响,还可以弱化工作压力在辱虐管理与人际偏差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陈云  杜鹏程 《管理学报》2020,(3):374-382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通过对63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析了自恋型领导对员工敌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敌意;领导合作型冲突管理行为能降低员工敌意,竞争型冲突管理行为会提高员工敌意;领导冲突管理行为(合作型和竞争型)中介了自恋型领导与员工敌意的关系;员工权力距离调节了领导冲突管理行为(合作型和竞争型)与员工敌意的关系。即权力距离越高,合作型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敌意的负向影响越强,竞争型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权力距离的正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3.
张伶  聂婷  黄华 《管理学报》2014,(5):683-690
基于对中国大陆1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550份主管-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家庭亲善政策、员工工作压力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提供家庭亲善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员工工作压力和提高员工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来显著提高员工的创新行为;组织认同能够调节家庭亲善政策中的工作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组织认同在家庭亲善政策中的亲属照顾政策与工作压力之间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偏差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方式对335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数据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组织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身份认同调节了自我牺牲型领导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相对于高道德身份认同员工而言,自我牺牲型领导对低道德身份认同员工的道德推脱影响更大;道德身份认同调节道德推脱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04个二阶段问卷样本的实证分析,探析时间压力对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压力通过促进型调节焦点负向影响工作退缩行为,通过防御型调节焦点正向影响工作退缩行为;员工感知的过度工作氛围在时间压力与员工防御型调节焦点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了防御型调节焦点的中介作用;触发工作退缩行为的前因构型包括:低收入×防御型调节焦点、时间压力×防御型调节焦点和低收入×低过度工作氛围×时间压力。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员工正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其创新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前景与未来。本文基于中国文化和组织情境,从员工个体创新动机视角将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归为主动和被动,以306名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分布式领导对新生代员工不同性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创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与其被动性创新行为呈负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在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此外,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的交互项调节了分布式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为企业如何指导新生代员工进行有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领导排斥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研究运用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采用分层回归法探究领导排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效应和神经质的调节效应。369份两阶段追踪问卷数据表明:领导排斥显著负向预测员工创新绩效,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神经质负向调节领导排斥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负向调节反馈寻求行为在领导排斥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对领导的监督管理与组织的文化建设,建立规范化员工反馈机制,并对高神经质员工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进一步提高员工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仲理峰  孟杰  高蕾 《管理世界》2019,35(5):149-160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采用由202位下属及其领导构成的领导—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了道德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道德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和社会交换有正向影响作用,社会交换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权力距离取向不仅调节了社会交换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社会交换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即员工的权力距离取向水平越高,道德领导通过社会交换对员工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道德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潜在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来自63家859份员工-主管配对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员工实际介入组织和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员工-组织关系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氛围对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员工-组织关系正向影响创新行为且内部人身份感知部分中介员工-组织关系对创新行为的作用;创新氛围显著正向调节员工-组织关系对创新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而员工实际介入组织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究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授权型领导对心理资本有积极促进作用,心理资本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正向调节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在情绪智力对主效应的整体调节之下不显著。为此,要促进员工创新行为,需要选拔与培训授权型领导,鼓励领导者关注员工心理资本,将情绪智力相关测试结果作为招聘人员的参考依据,并纳入员工培训体系和职业生涯规划,切实提升员工情绪智力,提高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1.
越轨创新是员工自发进行的一种非正式创新,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并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有研究从个体、领导和组织角度对越轨创新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忽略了同事的作用。因此,当员工观察到同事创造力后,是否以及如何对自身越轨创新产生影响值得探讨。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规范视角,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提出同事创造力将对员工的越轨创新产生曲线效应的影响,创新同侪压力是上述关系的关键中介机制;考察员工的面子取向作为创新同侪压力对员工后续越轨创新的激发作用,以及同事创造力通过创新同侪压力激发员工越轨创新这一间接关系的边界条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在两个时间点上收集259对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数据,运用Spss 26.0和Mplus 8.0进行回归分析,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同事创造力对越轨创新有显著的J形曲线效应;(2)同事创造力对创新同侪压力有显著的J形曲线效应;(3)创新同侪压力在同事创造力对越轨创新的J形曲线效应中起中介作用;(4)员工的争面子取向在创新同侪压力与越轨创新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员工争面子取向越高二者关系越强,但护面子取向不能调节创新同侪压力与越轨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林新奇  丁贺 《管理科学》2019,32(3):54-67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优势理论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优势使用理论作为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认为个体优势使用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和绩效,而且还能降低个体的工作压力和缺勤率。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员工优势使用有益于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员工优势使用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工作要求资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中国情景下探讨员工优势使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时间压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3个时间点收集数据,共得到226份工作在中国各类型企业中的有效员工样本。通过Spss 22.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检验方法,对构建的员工优势使用对创新行为影响机制模型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员工优势使用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创新时间压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优势使用不仅能够通过促进创新自我效能感提升创新行为,而且还能通过降低创新时间压力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为员工创新行为驱动力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进一步丰富了员工优势使用的影响效应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员工优势使用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转化机制以及打开两者之间关系的黑箱,拓展员工优势与创新关系理论的跨群体适用性;有助于丰富工作要求资源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内涵。对于如何构建和执行基于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及如何管理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时间压力以便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旨在探讨高压力工作情境下,伦理型领导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的过程机制。研究采用两轮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40个媒体节目团队的152名媒体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1)伦理型领导能够显著减少员工的挑战性和阻断性压力源;(2)挑战性和阻断性压力源对伦理型领导与心理授权、压力感知、公正感知间关系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3)心理授权、压力感知和公正感知对挑战性和阻断性压力源与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度间关系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压力—情绪理论,构建时间压力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双路径平行中介模型,运用Mplus 8.0和SPSS 25.0软件,对来自我国互联网企业的280份“90后”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二元时间压力(挑战性和阻碍性)对二元员工创造力(突破性和渐进性)的影响及其差异,以及在该关系中工作焦虑(促进性和抑制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大于渐进性创造力,阻碍性时间压力只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挑战性时间压力以促进性工作焦虑为中介,正向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而抑制性工作焦虑在阻碍性时间压力与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推动力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中国组织情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员工创新行为: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和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两者所产生的创新绩效存在巨大差异。然而,现有文献对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研究不足,理论研究已经无法适应实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员工创新行为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丰富创新行为的研究内涵。本文以新兴的领导发展取向——分布式领导为切入点,引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分布式领导对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以408名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分布式领导对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分布式领导与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同时,上下级关系和价值观匹配交互调节了分布式领导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为解构中国创新管理实践中纷杂多样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诠释,丰富了中国情境下的创新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CSR)会对员工态度、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已有研究还缺乏讨论CSR与员工态度、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机理。本研究根据组织认同理论(OI)和归因理论,通过23家企业的447份员工样本(有效回收392份)研究了CSR为什么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CSR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CSR与员工组织认同会被员工组织自豪中介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CSR Attributions)会调节CSR和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履行CSR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自豪,但是CSR与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却依赖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  相似文献   

17.
拥护行为作为一种角色外行为能够有效提高组织效能,受到了学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用两个时间点的303名员工数据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和谐工作激情的中介效应和个人—主管匹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与员工拥护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个人—主管匹配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的影响,还进一步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影响拥护行为的间接关系,即在个人—主管匹配高的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影响拥护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界对不当督导和强制性公民行为(CCB)的研究框架主要集中在心理安全感等中介及组织公民行为(OCB)的角色定义等调节上,但在华人组织情境中,一些本土化的变量如上下级关系、关系取向、传统性、权力距离等对员工态度及行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西方的研究框架是否与我国组织情境一致,本土变量在二者关系中又具有何种作用,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基于质性研究,通过对10位员工的深度访谈和40名被试者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探索了不当督导与CCB关系中可能的中介调节模型框架,最后认为,服从、绩效压力等因素也可能使员工表现出CCB;除心理安全感外,来自上司的压力也可能是一个中介机制;不同员工基于不同关系与动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CCB。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文构建了包容型领导对一线员工服务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对8家企业展开两阶段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184份有效上下级配对样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服务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绩效目标导向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与员工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时间压力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剑  刘佳 《管理学报》2010,7(6):846-850
综述了时间压力与员工创造性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状况,归纳了关于两者关系的已有看法,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对时间压力的性质进行区分,探讨两者间的调节与中介变量是解决(研究结果)分歧的(未来前途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