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紧接又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而实行利改税第一步,到现在着手实行的利改税第二步,每走一步,无一不是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紧接又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而实行利改税第一步,到现在着手实行的利改税第二步,每走一步,无一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提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问题,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这是因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构成经济模式的基础,如果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认识不清,在实践中处理不当,必然带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甚至步履  相似文献   

3.
论西方现代企业的法人制度和产权制度杨坚争,伍王宾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始终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环节。我国的国有企业,以最初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盈亏包干责任制,到两步利改税,普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贯彻落实《条...  相似文献   

4.
<正> 改革国营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利改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营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课题。国家对企业纯收入如何分配,企业纯收入怎样交纳给国家,这是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经济利益,打破吃“大锅饭”的旧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经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推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的重要问题。把现行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改为统一征税,自负盈亏,是提高微观经济,并对宏观经济以重大影响的一项重要改革。研究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一步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整顿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拨改贷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初步改变了绝人多数企业单一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生产型面貌,走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导下的生产经营型,使企业具有一定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一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从一开始便被列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改革的前期阶段,首先从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人手,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接着又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又搞两步利改税,以及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经营自主权,调动丁企业的积极性,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些具体形式进行改革,即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几年来,我们在农村成功地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同时,在城镇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扩大工商企业的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国营工商企业实行利改税制度,以及推行城乡流通体制,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有益的经验,它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企业的奖励制度是涉及到企业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制度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分配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的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随着利改税的普遍推行和企业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的普遍建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将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这方面已  相似文献   

9.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个人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调节杠杆。特别是我国实行“利改税”制以来,国家财政收入的90%来自税收,这就充分说明税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从198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国营企业普遍实行利改税以来,在实际工作接触中,我们仍听到有些企业的领导、职工、教学工作者对利改税工作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交利和缴税同样是把利润交给国家,为什么非要改个名称呢?为什么必须现在改,要求这么急呢?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国家拿大头、企业拿中头、职工拿零头?大中型企业现在税利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我校自1980年便开始探索后勤改革的路子,从实行单项经费承包逐步发展到目前的整个后勤经费实行全面经济责任承包。十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后勤改革是从经济改革入手和起步的,经济改革贯串于整个后勤深化改革过程中,在整个后勤深化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后勤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是后勤深化改革的有力保证后勤要深化改革,其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必须转变,同时还必须有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保证,才能达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从而逐步实现后勤工作社会化的长远目标和优化、强化、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在高校后勤中实行事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工作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中心课题,依然是提高经济效益。围绕这个中心,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上已经或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实行利改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各种经济杠杆的配合作用等等。但是宏观经济的改革,对于微观经济只是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各单位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还需要每个单位在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近年来本市邮电、仪表等系统的不少单位,在抓好全面经济核算,落实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内部银行(又称:厂内银行)。一段时间来的实践,证明了内部银行运用经济手段、价值规律,给企业管理渗入了竞争机制,不仅管好用好了资金,而且提高了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过去的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有些企业已发展成为产品门类较为齐全,产供销渠道初具规模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是当代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讨的问题。在这一探索中,匈牙利动手较早。匈牙利自从一九六八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迄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国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甚至被西方记者称之为“消费者的天堂”。 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就,在我国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文仅从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准备、实施和成就三个方面试述之。  相似文献   

14.
<正> 第二步利改税时,对国营企业调节税有这样的规定:“调节税按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以换算后的1983年利润为基数,对基数部份依率计征,对增长部份继续实行减征,减征的幅度由利改税第一步的60%改为70%,计算方法由环比改为定比,时间由三年不变改为一定七年不变。”(《财政》增刊,1984年利改税专号11页,着重点是引者加的。)  相似文献   

15.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搞活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根本原则。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既能够克服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弊端,又不会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相反,只会增加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使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围绕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一中心进行的,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和很大成就。今后,还要继续围绕这个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1 为了解决利润留成制度存在的问题,1983年1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利改税(或以税代利),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种及税率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完全归企业支配。利改税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形式规范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利改税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利改税从1983年6月1日起实行,其基本内容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利税并存,首先根据实现利润缴纳55%的所得税,企业纳税后的利润,一部分上缴给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上缴给国家的部分,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递增包干上缴、固定比例上缴、缴纳调节税及定额包干上缴四种形式。企业税后利润的核定,原则上是以1982年的数据为准,一定三年不变(1983—1985年)。对有盈利的国有小企业,根据实现利润,按原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税后由企业自负盈亏,国家不再拨款。从1984年10月1日起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其基本内容是,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上缴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分别按11种税种向国家缴税,税率为55%。余利超过1983年留利部分的企业征收调节税。实行利政税,是要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实行的结果,成绩是应该肯定的,它用法规形式把国家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使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但是,由于对税后利润较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征一户一率的调节税,形成了新的“鞭打快牛”的现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企业制度张弘企业改革作为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到目前的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转换机制,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已经历了15年的艰难探索过程,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辩证地、科学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促使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王承继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之后我国修改了宪法,将宪法第15条由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  相似文献   

20.
利改税符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应予以肯定。但是,其主要问题是:企图用单一的税收形式取代上交利润,在理论上是片面的,混淆了国家作为政权和所有者双重身份同国营企业之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否定了上交利润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此外,税前还贷的办法给经济生活带来不良后果;所得税制不统一,税负过重和不平,影响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横向经济联合。至于承包经营责任制,虽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实质上是包税制,否定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和监督作用,不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影响正常的竞争和联合。税制改草的方向应当是:实行税利分离,降低所得税负,逐步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取消税前还贷,实行所得税后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