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深层次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一架有力马车。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数量和投资规模上都有所提高。但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作用下,许多潜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企业角度出发,立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企业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参考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四家重庆摩托车企业的八次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对企业能力、竞争强度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主要表现为寻求海外市场.当企业不具备技术相关能力和市场相关能力的相对优势,面临竞争者增多、价格竞争增强的情况时,企业容易产生防御型市场寻求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并且如果主要竞争者已在目标市场投资,更容易促发企业形成这类动机.当企业具备技术相关能力和市场相关能力的相对优势,同时又面临竞争者增多、价格竞争增强的情况时,企业容易产生进攻型市场寻求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并且如果主要竞争者尚未在目标市场投资,更容易促发企业形成这类动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当前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78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既是我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非公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多,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上讲,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4.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不健全,如对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政策不完善、海外国有资产监管不严格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本文据此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产业的新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浩 《决策探索》2003,(7):13-14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产业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仅仅20余年的时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原来较低的基础上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就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而言,多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但近年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的6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虽然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仅港澳地区就有2148家,占总数的35%左右,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和北美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决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金融发展水平对东中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西部地区不显著;工业化程度对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最后,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均衡发展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传统的国际折衷理论加以拓展,归纳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2006-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扶植、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有重要影响.分类型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制度因素对贸易型、生产型、资源型和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才逐渐的被打开。我国对外投资从有到无,投资数额从小到大,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也经历着不同的过程,从不断的调整到现在成熟的阶段。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不仅内容上比较广泛,而且还涉及到比较多的部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的内容,并提出在管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蔡治 《经营与管理》2012,(11):40-42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最大制约就是人才匮乏。何骏指出:"员工海外培训是解决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通信施工企业处于通信产业链的中上游,主要是为通信运营商、设备商提供从规划设计、项目施工、网络维护、软件开发等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范围涵盖核心网工  相似文献   

10.
田明明 《经营管理者》2011,(6X):380-380
快速发展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也是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中国政府"走出去"政策的表现,本文重点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布、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的现状进行讨论,最后对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在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及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同时,也逐步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兴办各种非贸易性企业的步伐。据统计,截止1991年底,经批准在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已达1683家,投资总额为33.5亿美元,分布在五大洲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笔者认为,如若有成效地进一步开展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规模敏感程度大于成本因素敏感程度,而技术竞争力的薄弱,东道国较高的技术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但双边贸易关系并不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展,东道国资源禀赋也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影响因素。所以,正确的区位、产业和市场份额选择都是中国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应考虑的因素。有选择的转移国内产能过剩的边际产业,可以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留出资源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考察了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稳健结果支持了产能过剩引致海外直接投资扩张的基本结论。这主要是源于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突出体现着体制性产能过剩的特征。基于行业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的估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国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已成为影响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竞争性产能过剩是市场行为的理性选择,并不存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驱动力;而体制性产能过剩当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必然选择。围绕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即消除中国经济体制对于行业企业投资行为的扭曲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勇 《经营管理者》2014,(1):202-203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我国进行投资。本文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利影响,探寻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只有积极引导外商向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入,鼓励外资企业向农业、服务业的投入,促进经济向薄弱产业进行转移,同时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外商在我国投资地区分布的合理性,从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向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长,其中,资源型企业,作为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性行业(特别是石油、矿产类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这类企业主要以资源获取为目标,为我国以后的长期发展积累资源,但其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遭遇到的投资壁垒也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中比较多的。文章研究了这类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主要面对的投资壁垒,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建立,各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己接近60%。但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0.15%,与我们经济大国的地位相比,其跨国经营、对外投资的力度远远不够。而占据我国企业总数99.6%的中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符,这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潜在障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特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转变时期,其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对外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企业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应对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获取先进技术信息的理想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到了一个特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梁倩  康淼  方烨 《经营管理者》2014,(10):22-22
2013我国对外投资首破千亿美元,“走出去”是必然选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建立放开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限制;但另一方面,企业对外投资面更广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宁 《决策与信息》2009,(12):132-132
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最常见的两种模式,本文回顾了我国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9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FDI模式的各种因素,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我国企业开始转变以前依靠吸引外资发展的模式,摒弃单纯的资金利用方的角色,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成为资金的供给方,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非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块热土。文章从五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对非洲投资的现状,并为我国企业在非洲更好地投资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可靠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