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充批判"天人感应论"的理路和心态与其通过"颂汉"位列台阁的人生理想密切相关。王充以"天道自然论"来反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论"。他否定"天"的意志性,切断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联,进而否定自然灾异与帝王行为之间的"感应"关系,从而证实"天意谴告"的虚妄。王充批判"天人感应论"的矛头所指是主流知识界(儒者),而不是专制王权;其现实动机是通过对王权的维护与支持,以实现他位列台阁的人生理想。但是,在"天人感应"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他的人生理想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创作了大量气候灾异诗,这在诗歌史上极为罕见。东淘地区水旱频繁,吴嘉纪深受其害;同时他耳闻目睹灾害中贫民的悲惨遭遇,极为同情。这一切使他异常关注东淘的灾异。吴嘉纪以诗为史,记录了发生在周围的气候灾异以及灾难下民众的生活,不仅丰富了方志中的气象史,也反映了灾异中百姓生存的艰难,官吏、盐商、富户为富不仁的实际情形。另一方面,东淘频年的灾异、艰苦的自然环境,对《陋轩诗》严冷危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2,28(2):15-18
汉唐时期对灾异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两汉时期,人们认为水、旱、震、日月食等属于灾异范畴,基本上是用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等来解释灾异的产生,表达其对灾异的认识。唐代,仍然注重与农业相关的灾异,与汉代相比,基本忽视了地震、日食、火灾等灾异。在两汉灾异认识论的基础上,唐代仍然认为灾异为天谴,但是也有人淡化了董仲舒"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的思想,认为"灾变"非"灾异",灾变有常,是客观存在或者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唐代出现的灾变自然成因说和社会成因说。相较两汉而言,唐代对于灾异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4.
公孙弘的为学与从政具有典型的适应时代特色。其学之杂,体现了汉代政治指导思想上自陆贾向刘邦提出因世而权行以来的一贯特色;其政治行为之诈与个人行为之端的相互矛盾,既体现了汉武帝政治外儒内法的本质特色,也体现了儒者对帝王之尊及私人品格之精的双重人格特征。汉武帝与公孙弘政治互动所构成的君王与儒者关系,成为传统中国君臣关系的典型,标志着汉代政治模式的转换与成熟。  相似文献   

5.
赵杏根 《阅江学刊》2012,4(5):62-68
西汉儒家秉承先秦儒家“民本”、“农本”、“节用”、“尚礼”等思想,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西汉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有度,取之有时”的思想,在注意到开发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选择和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感恩等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西汉盛行的“灾异说”把生态灾异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误导了人们对生态灾异真正原因的探求,影响了生态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降赤雪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从南朝沈约开始,人们都将此视为赤祥,并进行了相应政治事应模式的建构.而宋朝孙甫却将其视作赤眚.孙甫从赤祥到赤眚的书写,反映了从南朝到北宋人们在灾异政治观念和实践上的某些变化.分析孙甫 《上仁宗论赤雪地震之异》 疏,对认识宋朝灾异与政治的关系、 灾异政治的实践效果及其内在局限,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汉代儒学的阴阳灾异说,是董仲舒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东汉时期,这一现象更是变本加厉,严重阻碍了儒学自身的更新发展。拿何体《公羊传解诂》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公羊传》本身精神相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汉代思想发展的轨迹,而且对我们把握两汉社会政治的特征也不无稗益。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引戴宏《序》云:“子夏传公羊高,高传于其子平,平传于其子地,地传于其子敢,敢传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于其弟子齐人胡子都著于竹帛。”这里说明了,一、《公羊传》思想渊源来自七十子后学。二、开始时一直在同一家庭中口头相授。三、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形成文字。因此,《公羊传》中所体现的灾异思想是西汉景帝时特定的灾异思想,而何休《解诂》中的灾异思想反映的则是东汉后期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帝王观的发展史上,<册府元龟·帝王部>的帝王观是个重要标志.它的内容取材于正史、实录,其编目条理明晰、分类明确,"帝王部"的总序与各类小序言简意赅地归纳了对帝王的建议与要求,体现了宋初士大夫帝王观的主要特点.<册府元龟·帝王部>以古代帝王的行事原则作为当朝统治者处理政事、治理国家的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册府元龟·帝王部>可以看做帝王的治国指针.  相似文献   

9.
王丽 《社科纵横》2014,(5):67-69
位于陕西咸阳的西汉十一帝陵,是我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墓建造模式的重要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历史、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还是在旅游文化开发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是,目前西汉十一陵只是对其中一两座帝陵进行部分开发,割裂了西汉帝陵旅游价值的整体性。笔者通过对西汉十一陵分布的地域、资源特征以及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依据陕西省西汉帝王陵墓旅游资源在文化性和独一无二方面的优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使西汉帝王陵墓旅游资源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代理权是代理人从事代理活动的合法根据 ,有些法律行为因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而成立代理行为 ,但由于欠缺代理权而构成无权代理。无权代理包括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狭义的无权代理是一种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 ,可能发生代理无效或代理有效的法律后果 ;表见代理虽为无权代理 ,仍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1.
司马光的《稽古录》共三十六条“臣光曰” ,概括出“人君之道有一 ,其德有三 ,其才有五” ,是司马光帝王为政思想的集中表述。司马光提出人君五才论 ,是在考察了历朝历代帝王之后 ,根据才能的高下 ,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和乱亡五类君主。五才论重点在于论述如何守成。司马光为帝王推出了一整套守成的方案———“仁、明、武”修心三德与用人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垄断行为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国外跨国公司投资的市场结构与进入壁垒效应的分析 ,发现跨国公司在我国已经具有行使垄断行为的可能性 ,同时对其可能发生的具体垄断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西王母》的题材本事与背景时代的转换  《西王母》是复式梦幻能 ,能乐各个流派都演此曲目。作者不详 ,有人疑为金春禅竹所作。周穆王时 ,一个女子告诉中国的帝王 ,要奉献三千年开花结果一次的仙桃。中国的帝王便问献桃的女子 ,仙桃是否就是西王母的仙桃。女子没有回答 ,就只是祝福帝王。帝王感到不可思议 ,再次询问。女子回答说自己是西王母的分身 ,并说自己要先回仙界再来献桃 ,说完就升入天上。中国帝王齐奏管弦 ,等待仙女到来。真正的西王母出现了 ,向帝王献了桃子 ,跳起舞来。中国君臣在宴席上欢醉之时 ,西王母又飞回了天上。这…  相似文献   

14.
徐小亮 《唐都学刊》2008,24(1):15-18
作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临潼华清池有着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该资源的主体是周秦汉唐时期的帝王沐浴文化.华清池所处的骊山北麓自然风光优美、温泉资源丰富,加之周秦汉唐等政权建都关中,地理条件便利,因而备受各代帝王的喜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帝王温泉沐浴文化.该文化具有经历帝王多、汤池建筑华丽、历史影响深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帝王崇拜 ,一些学者认为是源于东方 ,其实不然。因为古代的东西方都有统治者崇拜和神化的传统 ,但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导致了性质和形式不同 ,传统的惯性延续决定了希腊化时代帝王崇拜具有区域性。在东方 ,伴随民族的融合 ,帝王崇拜融合了东西方的因素 ;在西方 ,由于城邦形式上的存在和根深蒂固的民主自由观念 ,导致帝王崇拜只是希腊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吕祖谦作为南宋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关于其学问传承,生前即有“其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的共识.治宋明理学史的学者多从吕祖谦自身文献的角度加以概念性的定义,而较少从吕祖谦文献与吕氏家族先人文献参照的角度加以解读.以吕祖谦的灾异观为例,考察吕氏家族先人吕公著与王安石围绕“天变不足畏”之说的著名政争,以吕祖谦后学王应麟的灾异观为参照,力求更为具体地展现政治、家世对吕祖谦学问的影响,指出把握政治、家世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学遗产的宝库中,帝王诗词也是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璀灿夺目。但是,建国以来,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人认为帝王乃封建统治集团的总头目,肯定他们的作品有为反动统治者涂脂抹粉、歌功颂德之嫌。因此,对帝王诗词这一领域不敢涉足,几乎形同禁区。许多文学史,洋洋大观,绝口不提帝王诗词。偶有涉及,也仅限曹氏父子和李煜等少数人。致使几十年来我国丰富的古典文学的研究内容,受到削弱,帝王诗词  相似文献   

18.
孙喆 《唐都学刊》2010,26(5):84-87
在传统社会中,"德主刑辅"作为治国的一种方式,常被封建帝王奉为治国的圭臬。但在现实生活中,封建帝王并非按其行事,而是因地制宜地实施其统治。实践证明,凡当帝王因地制宜实施统治时,便会国泰民安、国祚长久;反之,则会社会混乱、国祚短暂。  相似文献   

19.
人生活在日常的社会关系之中,必然会发生各武各样的行为交往与互动,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都应当承担主体行为的责任.为了促使刑法理论重返真实的生活世界,真正地实现刑罚之该当性,并通过刑事政策杠杆重塑主体人之行为模式,促进社会的公平、高效与和谐,有必要提出并论证被害人加权责任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想流变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具体说来,白话的生成、文学的演进及其与报纸杂志的结合,并通过报纸杂志的传播、引导,社会各阶层人士最终形成松散的合力,奠定革命的基础,最后完成了颠覆帝王统治的封建制度,开辟了近世现代化制度新的篇章,同时,也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早早地播下星星之火,为后来新式文学遍地燎原起到张目之势.梳理清末民初报级杂志的演进方式,对于重新认识这一过程在文学史中的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