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日本料理的形成和特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日本料理与日本文化、日本礼仪之间的联系,指出日本料理中所包含的人文之美,是透视日本民族文化礼仪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10):13-13
由于人们旅游模式和旅游观念的变化、全球旅馆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那些具有自己特色的旅馆才能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8,(10):13
由于人们旅游模式和旅游观念的变化、全球旅馆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那些具有自己特色的旅馆才能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有一家旅馆因地处偏僻,生意一直很清淡。为此,旅馆老板十分苦恼。一天,他在工作会议上让大家提提建议,说说旅馆有哪些优势。工作人员都  相似文献   

5.
本多利明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颇具特色的经世学家 ,他以独特的风土史观为依据 ,力说日本应摆脱传统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努力接受西洋的文明成果。他的具有近代合理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倾向的政治经济主张 ,使日本学术界将他尊为日本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先驱。但是利明极具近代特色的经世主张实际上仍与传统儒学有着内在的思想关联 ,利明面对西洋文明的挑战 ,以独自的方式完成了从中国文化到西洋文化的价值转向过程 ,而这也正是日本社会从中国文化到西洋文化的价值转向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旅游热的今天,以怪异奇特的旅馆吸引旅游者,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点的一大特色。这些古怪旅馆以其新颖、奇特、惊险或舒适的独特风味,吸引了众多好奇的游客。  相似文献   

7.
关于日本文化本质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考察,认为日本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一,日本文化是在不断摄取外来先进文化营养中成长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外向性特征和随时进行"拼接"的文化结构机制,同时还产生了另外一个重要后果,那就是使之"本土化";第二,架构日本文化的主载体是日本的神道和中国的儒学,它们构成了日本文化的本质内涵,也是衡量和接受一切外来文化的价值标准;第三,每当日本社会危机发展到必须变革的关键时刻,日本人总是首先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为武器进行变革,最终使社会发生进步性的质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短篇小说<蓝色旅馆>的写作特色--新颖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及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克莱恩写作特色,是他对美国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之一.在<蓝色旅馆>这一短篇小说中,不论是情节展开,还是人物刻画,克莱恩都挥洒自如地运用了自然主义写作手法.而他言简意赅、口语体语言风格,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相似文献   

9.
以家训治家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显著特色,也是东邻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过程中积极借鉴和模仿的内容之一.然而,日本的家训在存在范围、训诫对象、编撰风格、功能作用、内容侧重、发展趋势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中国的家训,体现了日本家族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日本俳句具有淡雅、简洁,严格季题,含蓄、富有余韵,多取材民族生活、历史和传说等艺术特色。郭沫若在日本写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如是观。郭沫若留学日本,深得日本俳句之三昧。推崇诗歌创作的“自然流露说”,感生于志,咏形于言,郭沫若在日本的诗歌创作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观照。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室内设计和室内装饰有着自己的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论述了中国传统的居室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崇韩文化是潮汕文化一大神奇特异的风貌。通过对潮汕崇韩情结在潮汕古诗作品中的表征进行梳理,把崇韩情结置于诗歌这一微观的文化视域中去观照,从而探寻潮汕崇韩古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并证实崇韩古诗既是潮汕崇韩文化的构成,也丰富推动了潮汕崇韩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疆喀什的饮食文化因其具有维吾尔族特有的文化以及最大程度地保持和传承了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淳朴本色和原生态特质成为新疆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大众化、寓情于食、种类丰富齐全,饮食代表有馕、羊肉抓饭、薄皮包子等。利用和整合喀什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资源,采取建构新的思想观念、建树品牌和宣传品牌、加强饮食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转变餐饮经营管理模式、由分散走向集中和凝聚饮食文化资源及切实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等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土族有着复杂的历史形成过程,现聚居区又处在藏文化圈与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这就使土族文化在构建过程中不断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本文拟从土族的宗教信仰文化来透析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要表征的节日文化,是展示民族特色、寄托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昭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是各少数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最具魅力和个性特色的文化符号。以恩施州节日文化为个案,探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发现节庆文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与策略,对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村本土文化的积淀,固着性成为农村社会关系中最显著的特性,但随着人口的流动,这一特性受到严重冲击,流动性与固着性的矛盾导致一系列的农村民事纠纷。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确立固着中的流动原则,为解决农村民事纠纷,尤其是离婚案件和赡养案件所占诉讼构成比例偏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梁实秋自由主义精神的内涵,可见其从复兴中国新文化理想出发,在中西文化的交叉点上确立了以人的自由独立为价值尺度,以理性节制为调节器,具有传统古典色彩的独特文化形态,其中以理性人性为核心,建构起一种独特的个人化文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的诗性化与内涵的功利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文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以人类原始思维和中国传统哲学建构为切入点,从自然审美与伦理判断的先天亲和性、人类早期艺术的功利主义本质、轴心时代诗性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的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用事与审美的统一等层次来寻找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相契合之民族特色的心理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造就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校园体育文化基本特征,论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表现形式,揭示了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从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三方面进行的思路,从而表明,营造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倡导终身体育理念对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体魄,提高国民整体素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离不开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认知主体对于世界的假设。隐喻的认知主体是具体文化语境下的社会人,因而其认知语境不可避免地有着深刻的文化痕迹。通过对隐喻生成理解过程中交际者认知语境的研究,揭示了其文化突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