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献出了他毕生的精力。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理论,也是他最主要的教育理论。这个理论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他的“生活教育论”中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非常有价值的见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即来源于其“生活教育论”。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出发分析他的教育本质观、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论,从而研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能使我们从哲学层面去把握他的教育理论,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是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他的乡村教育思想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教学做合一”为方法论,以培养实干家式的教师为主的师范教育为关键,统一于改造整个乡村生活的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广泛,他倡导的“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和“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他的德育思想脱胎于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复杂的德育工作环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过程, 认为杜威的教育观集中体现于他的“教育即自然生长理论”,主要包括3 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这一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他的实用主义经验论  相似文献   

6.
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卓越的哲学家和作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美国社会的民主与进步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学校管理中,他融人“做中学”思想,并率先采用“方案”教学;他倡导大众教育,即简化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梭罗崇尚思想独立,反对迷信权威。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共写了四十一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他的教育著作被人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对道德教育的论述是他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科学实验研究中,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 1 92 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 ,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 ,脱离实际生活 ,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 ,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 ,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其一 ,“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在陶行知看来 ,自有人类以来 ,生活就是教育 ,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他认为生活与教育要一致 ,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 ,即使天天读劳动的书籍 ,也不算是受劳动教育”。“生活即教育”包含的意思是 :生活决…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必须要科学的教育理他的论作为指导。陶行知一生积极从事教育改革。致力于教育实验,力求提高全民族素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是素质教育思想与实践模式的典范。研究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可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一、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弘扬人的主体性 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只会教学生死读书。它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力,使学生成为书呆子、“书架子”,成为知识的奴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陶行知从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立场出发,根据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培养“真善美的活人”。他认为,旧教育是“死教育”,是培养“死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活教育”,是培养“活人”的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独立个性、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活人”。 陶行知认为“活人”要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生于一八九一年,一九四六年在上海逝世。他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家。陶行知在现代教育史上是以破坏传统教育,倡导生活教育而著称的。本文试图从生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生活教育的基本主张两个方面,就如何全面地,历史地认识和评价生活教育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编辑家,一生对儿童教育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他在批判与继承传统儿童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儿童教育思想,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儿童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教育方法则主张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学做合一。叶圣陶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及其实践,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可以为当前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运用诗歌教育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1891—1946)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地批判和创新是他一生最大的业绩;“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他进行教育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大众化的诗歌则是他教育人民的手段。为了有效地教育人民,他直到临终前夕(1946年7月24日)还整理诗稿到深夜。  相似文献   

13.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而更加快乐和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教师万一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但他至少要想办法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的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就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是那些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没有自己作品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他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他上…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说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产的发展;产生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的源泉,不应当从思想和理论本身中去寻找,而要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去寻找。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他的思想学说以及教育主张和教育方法,通过他的实践,清楚地看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被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所制约。  相似文献   

15.
在杜威看来,教育既不是奢侈品,也不是装饰门面的东西,而是生活必需。他认为通过教育,儿童才能获得人之异于动物的特质,而通过教育,社会得以永存,并且对生活的诸种方式,有意地作不断的变更。所以,有目的的教育把人的事业转为道德的事业。在教育事业上,组织经验和传播经验,便应当认为是人类的基本责任。教育和哲学教育和哲学的关系,在杜威看来,是内在的。假如我们把杜威当作是一位对于教育业务偶然发生兴趣的哲学家,那末,我们对于他在教育和哲学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便会误解他的论旨。他强调他的教育兴趣是他的哲学兴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  相似文献   

16.
杜威说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绝非放任自流;放任自流是断送教育的.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教育并不在其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顾拜旦从他开始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初,就以教育为主线,他认为,"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他的基本目的不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体育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之中。为了使奥运会具有教育功能,顾拜旦认为,"奥运会应当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相互帮助和竞争的结合,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智慧的世界主义的结合",应当是"人类团结的重要节日"。奥林匹克主义认为,体育只有和教育、文化艺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约翰·洛克受其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师职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认为教师是民治社会的导师;是理性的代言人;是师生关系平等的维护者;是生活礼仪的践行者。他的教师观对当今的教师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延续,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和经验中学习。他认为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这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与生活世界相对的科学世界。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充斥着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争。这主要体现为教育与生活世界呈现出交互性,产生对科学世界的拒斥;科学世界逻辑与概念被驱逐在生活世界之外,产生二元分离。  相似文献   

20.
约翰·杜成(1859-1952)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是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的;若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看,他又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当代教育哲学无疑应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鍪,不仅应把教育与哲学相联系,更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断批判和反思教育生活并使之不断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