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人学本体论是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潮流.它的发生既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自身逻辑运动的必然,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在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反响和回声.它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文学艺术的思维视角,同时,它的理论盲点也是我们在建构当代形态的文艺理论时所应当扬弃的.  相似文献   

2.
从三方面论述文艺理论研究切入点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和更新,随阶级之间意识形态冲突和需要而变化,提出了三个新的文艺理论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著的译注与诠释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料的储备和知识分子的学习改造;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异化期.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无限夸大和片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某些思想观点,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和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转换,其消极影响是理论话语的排他性和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前文艺理论研究仍然处于对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引进、吸引与融合阶段,在学术思想、学术方法、学术传统诸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和特点,仍然没有能够真正表述中国文学经验与文学现实的理论体系,没有形成理论建设的原创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代基本上没有形成研究基本理论的学术理念,二是中国当前文艺理论研究队伍的特殊格局.开展文艺理论建设有五个重点问题亟待研究:确立建设的目标;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确立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课题;在深化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在对当前文艺现象的批评与阐释中推进文艺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5.
洛特曼是俄罗斯塔尔图学派的创始人,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他的研究特点是具体性、多角度性和系统性.他在研究中兼具语言学、心理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社会历史学、符号学、结构主义、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内容.文章介绍了洛特曼前期的文艺理论研究和后期的符号学理论和结构主义研究.洛特曼对18和19世纪的俄罗斯社会思想和文化,主要是对十二月党人的创作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洛特曼文艺理论研究的精华是对普希金的研究.洛特曼从50-60年代开始结构学和符号学,他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推动了这一研究的发展.他写了大量的有关文艺结构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诗学分析,结构诗学>.他创造了新的语言学方法论和教学法.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洛特曼的作品都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一些新的美学与文艺理论思潮,如俄苏形式主义、现象学艺术本体论、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新批评的出现,带来了美学与文艺批评理论领域的深刻变革,古典美学与文艺理论逐渐丧失其主导地位并退出历史舞台,文艺外在规律的说明为内部规律的探索所取代,目的论的研究让位于本体论研究。这一变革使美学与文艺理论从实证论的功利性解释逐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瞿秋白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是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论题.毛泽东与瞿秋白文艺理论的命题基本相似,都由反映论的文艺本质论、工具式的文艺属性论、大众化的文艺方向论等构成,这体现了毛泽东对瞿秋白文艺理论的继承.在文艺语言、文艺批评标准、文艺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等方面,毛泽东发展了瞿秋白文艺理论.毛泽东与瞿秋白文艺理论的相似性、差异性,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文艺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系列思维误区.从思维方式的主导方面和基本方面来说,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实现文艺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从总体上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相关研究应从理论反思的角度,结合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具体经验,对该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思想背景、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实践意义等做出深入系统的总结,由此寻找特定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最终为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提供必要的参考,为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理论知识生产与整合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文艺界在文艺理论方面提出和讨论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新的观点。本文择要整理了其中的一些内容,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冯宪光率先在国内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系统研究,他努力全面准确地述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批判地借鉴其优秀成果。他从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体论形态角度入手,提出从人类学文论、意识形态批评文论、艺术生产文论、政治学文论四种形态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艺理论中吸收具有启示意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为建构我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做出了开拓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文学艺术的精品意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有关文艺论述,深化和拓展了文艺理论的新思想新创见新局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一些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在欧美、苏联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特点。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摆脱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模式的束缚 ,开始走向多元、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正在面对历史与实践所提出的新的课题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4.
就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对丁国旗研究员展开访谈,主要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演进的基本历史脉络、主要组成、核心问题和重要方法论,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国传统文论和美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其经典性或经典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讲话》在确认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文艺理论观念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革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文艺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二,《讲话》从实践层面上确立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不仅在当时统一了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国进步文艺界的认识,为进步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对此后70年来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最具权威性的影响,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文艺事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法典,新时期以来党在文艺工作方面一系列新的提法和观念是对《讲话》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其三,《讲话》的经典性还表现在,它的产生本身典型性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即理论与实际或现实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当代的文艺理论研究来说,如何富有成效地实践这个方法论原则,依然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而《讲话》则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16.
编写新的《文学概论》教材,不仅是改革中文系文艺理论教学、恢复文艺理论的社会声誉的必要步骤,也是不断发展着的文艺实践对高校文艺理论教学提出来的紧迫任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中国,我们高举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旗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文艺理论达到高潮,理论成果最丰,历史贡献最大。邓小平文艺理论对于当今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研究等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新的历史、文化、科技及当代学术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造性整合,日渐成为研究者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创新是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创新的前提则是厘清学理边界,拓宽学术视野,将庸俗社会学与任何霸权话语从研究领域剥离出去.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的文艺理论教学,几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高等学校在文艺理论教学方面改变了原来的“一穷二白”的局面,建立了文艺理论教研组,开设了文艺理论课程,逐步地培养起来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文艺理论师资的队伍,并且不断地突破了原来存在于文艺理论教学中的资产阶级的教学框框,陆续编写了一些新的、基本上适合于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在教学方法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只有在与其他各种文艺理论学说的比较中方能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当前的任务就是从学术上的多元并存、多极互补逐渐走向理论观念上的更新与超越,构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理论观念的比较与综合,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观念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的构建,其突破的结构性张力来自中国传统文论研究方法与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的比较、融通和综合。在研究路子上可以借鉴门罗所倡导的“中间道路”,并且把所有研究最终落实到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