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政治领域中政治人的人性假设不仅应成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而且应构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基本依据。本文在与"经济人"的比较中,挖掘与建构"政治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政治理性人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基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三元利益的激励下,追求、夺取并运用权力,来实现特定的利益权威性分配以满足特定利益需求,从而实现权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逻辑链外在体现为:双重需求激励—追求权力—三元利益互动—运用权力—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48-153
明清时期中国绘画史上画派林立,但学界对于"江西画派"论述却不多。"江西画派"在明清易代之际的出现是多方面的综合性表现,因为在权力系统下个体的选择并不自由,由于画派成员出身、地缘、师承关系各异,在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趋势的作用下,他们寻求到共同的价值取向自然形成艺术聚落关系;考虑到艺术家要受到社会风气、权力意志、个人能力、艺术追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最终的艺术作品是被干预之后的结果;在他们创作的山水、花鸟等形象中有了更多的亲和力和情趣意味,写意抒怀类的作品比重很大,画面境界的营造上透露出艺术家们明确的生活性指向。最终"江西画派"作为子集存在于社会总和中的这个文人群体,通过委婉的艺术创作小心地隐藏了自己的现实身份焦虑,并且通过有意识的结交和诗画结社活动成功塑造了这个略带"距离感"的入世型画派形象。  相似文献   

3.
"道"与"君"的关系是儒生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从儒生自身来说,他们对道的追求表明他们心目中有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并企图以这个超越的理想世界来匡正、改造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实现理想世界的主体又不是儒生自己,而是掌握社会政治权力的君主,超越的道最终必然依附于现实的政治权力,从而使理想世界愈加显得渺茫.这样一来,是"从道"还是"从君",便成了一个令人手足无措、难以割舍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4.
宋海勇  王海锋 《理论界》2010,(2):102-103
尼采哲学的全部努力就在于克服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在对"最高价值"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渐渐暴露了自己的虚无主义本性最终导致了对生命和自身的否定。尼采通过对价值谱系的考察发现了隐蔽在虚无主义运动背后的权力意志,从而主张以权力意志作为价值设定的新原则来重估一切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价值是反映主体对客体肯定关系的范畴,权力价值则是反映社会这个主体与权力这个客体之间需要和满足关系的范畴。所谓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产生和存在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其对社会的有用性构成了权力的价值属性。权力价值主体的需要和权力价值客体的满足需要的属性的统一就是权力价值的构成。  相似文献   

6.
张小军 《兰州学刊》2007,3(10):117-120
文章试图重构权力范畴,并对权力现象做一种多元的解读:追溯了"权力"一词的中西文词源;评析了权力概念的三种主要理论:力量论、意志-关系论、结构论,认为权力有四个本质属性,即力量性、命令-服从关系性、价值中立性、物质性,提出了自己的权力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权力类型划分,总结出几种对应性权力现象.文章认为,应该以一种多元的视角来解释权力这个现象,不仅提供了新颖的权力研究视角,而且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质疑“学术权力”:兼论和谐社会的另一层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学术的本质特征上看,学术不具有以强制性、关系性、方向性、资源依赖性、工具性、动态性等为特征的权力可寄生的空间,因此学术无权力。但管理学术活动的组织有权力,这是作为"后勤"或"联络装置"的权力。学术组织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是对社会领域本质特征及其作为的不正确理解,以及社会中某一领域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必须保障各领域的核心价值并形成领域间的适当关系,这种适当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挖掘、彰显空间的社会性及其对人的价值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空间转向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空间与社会权力的关系,指出空间是政治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充满了意识形态、矛盾与斗争,是空间政治的主要内涵。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有列斐伏尔、福柯、哈维、沃勒斯坦等。他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空间既可以是压迫的工具,也可以是反抗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司法过程在不同的场域中遵循的是不同的逻辑:在学术场域中,司法过程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追求法律真理的手段;在权力场域中,司法过程事实上是各行动者之间的权力话语斗争,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官根据特定权力场域的权力关系所利用的一种策略。两种相互冲突的逻辑必须在司法过程中达到完好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司法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提供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9,(9):41-46
晚明文人和伊壁鸠鲁都处在社会动荡时期,虽然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但他们都在所处的环境中感到了绝望与痛苦。在这种境遇之下,他们借鉴前人的思想,结合实际情况为自己或他人指明了一条通往快乐的道路。他们对快乐的看法有相似性,但在解决方式上有一些区别。从"贵舒意"和王阳明心学着手,结合晚明文人的寻乐方式,从理性与道德两个方面,分析晚明文人的生活观与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之关系,对当下共享快乐生活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与成功者相比 ,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心态之分。以积极的心态与成功者相比 ,就是比起点 ,树立信心 ;比素质 ,提高自我 ;比付出 ,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印度作为近来逐渐崛起的两个发展中大国,虽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因素,但是两国的产业结构却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产业是制造业,而印度的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中国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放宽对第三产业的管制、积极把外资引向服务业,从而加快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婚是严重违反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行为,为海峡两岸立法所共同禁止。文章主要从重婚的范围界定、重婚应承担的民事后果、重婚的刑事责任等几方面对海峡两岸重婚法律问题作一比较,指出各自的利弊和应相互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采取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合作的经营行为方式。众所周知,当跨国公司之间的创新活动是互补性的,那么即使是水平型的竞争者,也可以通过分享技术而获益。与此同时,通过创新技术被更广更快地加以扩散和采用,这种合作也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福利收益。跨国公司之间的水平型价格协调会降低经济效率;垂直型价格协调会提高经济效率改进,且这一结论可以延伸到纵向一体化联盟当中;战略并购在经济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两面性;非价格合作的战略联盟具有经济效率改进的特点。但是,理论分析和实践同时证明,这些结论并不是政策方面惟一的依据,无论是政府还是国内企业,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跨国公司之间合作的经济效率问题,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萨特的自由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康德的影子,是对康德自由的继承和发挥。但是康德的自由在更多层面上是形而上学的,仅仅限于精神层面的自由实践,属于知识论和认识论范畴;而萨特的自由是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他不仅要实现人精神上的自由,而且把这种自由观付诸于现实的实践活动,实现存在的自由。萨特的自由之路始终是与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由此实现的自由才能真正体现人的生存价值。这是康德美学上的自由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6.
莫言与福克纳文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伟  朱宾忠 《江汉论坛》2007,(4):121-124
莫言与福克纳在创作中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和遭际,探索在动荡的社会中人类情感的变异和人类理性的迷失,他们不排斥生活的真实,然而更重视"条理的真实性".他们自觉地追求文学的独创性,主张文学的功能在言志和自我宣泄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怀和批评意识,以此改良世道人心,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雷涛 《兰州学刊》2006,(3):84-87
本文运用了跨学科的比较方法,梳理了宋明理学与绘画美学的发展关系。认为道学与心学的融合对立表现在绘画美学中,是山水画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转变和对继承与创新的讨论。这种思想变化在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显示出文人画家在遭遇突变后的复杂心态。而《苦瓜和尚画语录》的撰写,代表了哲学与美学结合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明清画论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经济学家和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公共产权下会导致自然资源租金的完全耗尽,因而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但他们的分析是建立在一些严格的假设下的.本文分析表明,当这些假设不能满足时,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孰高孰低,取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性质.一般情况下,两种产权形式下都会偏离社会最优劳动投入量水平并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私有产权主要表现在资源所有者的剩余(租金)最大化,但它往往可能会侵蚀其他资源和要素的剩余,而公有产权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韦昭注《国语》公序本两个传本明金李刊本与宋元递修本间存在差别,金李本虽也有一些错误,但在使用借字、正字、古字、生字时有其一贯的特色;在使用助词"也"时也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而递修本在遇到公序本与明道本的异文时,总是一味依从明道本,以致模糊了作为公序本传本的特色。因此,金李本更胜于递修本。递修本与秦鼎本合,与金李本异,而前者是后者非者,多系金李本刻工之误;递修本与秦鼎本合,与金李本异,而前者非后者是者,实因金李本于旧版明显的讹误处已有所修订,因此,金李本可以说是一个经过修订的公序本。  相似文献   

20.
徐志啸 《晋阳学刊》2009,(1):97-102
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是美籍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一书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他以西方学者的眼光,认识、审视、解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并向西方读者作系统介绍的具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透视和比较中西不同的文学理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